女性理財方式

  在中國有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女人掌握家庭財政大權,但是懂得;理財的又沒有幾個人,接下來學習蠟像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一些女性理財知識。

  “家庭財權誰掌控?”是一個敏感而有趣的話題。在現今的中國,是妻還是夫更具財權“領導力”?這種家庭財權格局主要因何形成?家庭“財長”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大家對現狀是否滿意?上週某報進行了一次——“家庭財權誰掌控市民調查”,結果女性掌權高於男性近一倍,約一成實行“婚後AA制”。

  這次調查顯示,“妻子掌權”為大趨勢,達到受訪人的47.27% .24.61%是“丈夫當權”。1***1%為“家庭民主,共掌財權”。9.38%稱“分別管,基本上是AA制”,2.34%認為“說不大清”。

  市民周麗娟說,老公大手大腳,很哥們,不能讓他管錢。促銷員林虹也執掌著家庭財權,她認為這太正常不過了,同事親戚家“大多是這樣的”,還有一個理由是“男人手裡不能錢太多”。教師張怡說以前是她管,但是前年她進入股市大虧後,將財權交給了老公。“他比我冷靜,也不會有非理性的購物衝動,讓他管更合適”。工程師黃剛說他家是“共掌財權”,老婆的錢管日常開支,他負責還每月的房貸,遇到大筆開支,商量解決。

  49歲的潘老師認為,對一個家庭來說,共掌財權有些難。“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應該產生一個財權領導者,不然會分岐不斷,爭吵不休。”結婚半年的小王家是AA制,各人賺的錢各人用。“上週她給我買了件襯衣,我則給她買了件羊毛衫。常有送禮的感覺,這樣好像還行”。經銷傢俱的劉建明說,日常家庭開支是妻子說了算,但像買房購車這樣的大事,還是他作主。上週,該報民調人員在街頭隨訪市民,回收有效問卷653份,其中男性362人,佔55.44%;女性291人,佔44.56%。受訪者中30~40歲年齡段居多,佔37.37%。其次為41~55歲,有27.87%,30歲以下為22.82%,55歲以上佔11.94%。

  家庭財權歸宿探因

  51.45%:誰的理財能力強誰管

  38.44%:讓心細節儉的管

  35.99%:由更有家庭責任感的管

  形成家庭財權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選擇率最高的是“誰的理財能力強誰管”,佔51.45%。

  其他原因依次是:“讓心細節儉的管”***38.44%***、“讓更有家庭責任感的管”***35.99%***、“與性別有關”***28.02%***、“收入高的更有發言權”***16.69%***、“不想費這個心,讓對方管”***10.41%***、“他***她***大手大腳,不能讓他***她***管”***8.73%***、“不讓他***她***管就扯皮,免得麻煩”***6.74%***。另有4.15的人選擇“其他”。“與性別有關”選擇率28.02%,讓人一下莫名其理。受訪者回答得較多的是:女人更顧家、女人更精打細算、可以預防老公花天酒地。

  有網友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解釋“女人天生愛管錢”的原因:女性的生理條件比男性脆弱,在需要力量才能生存的原始社會,她們比男性更少直接參與殘酷的生存競爭,而會運用女性天生的細膩和敏感,通過掌管家庭財物來間接參與生存活動,體現自身價值。這一性別特徵代代相傳。

  也有人說,女人愛管財主要是心眼小,對老公不放心。還有就是不自信,管錢更有安全感。

  家庭“財長”什麼最重要?

  38.90%:會投資理財

  32.47%:公正,一碗水端得平

  28.64%:公開透明

  家庭“財長”什麼最重要?調查結果表明,“會投資理財要”居首位,佔38.90%。“公正,一碗水端得平”緊隨其後,有32.47%。“公開透明”排位第三,為28.64%。

  不少受訪者強調,一個家庭會面對八方親友,公正開支很重要。再就是賬目一定要透明公開,“切忌打小算盤,存私房錢”。

  近年,投資理財觀念深入人心,女性求穩、好儲蓄的理財方法受到挑戰。男性在理財上的一些優勢,如政策的巨集觀把握力較強、更膽大***這有時也是風險***、心態更穩等等,也越來越被配偶重視。

  有這樣的生動例子:面對加息——男性抓緊投資,女性排隊轉存;面對通脹——男性力主買房買股,女性調整家庭菜譜。

  在低利息的當下,有些家庭自動易權。

  這也引發了一些男人女人誰更會理財的爭論。較一致的看法是,男女理財各有特點,如女性重穩妥、情緒化,男性喜冒險、較理性。雙方應加強溝通,揚長避短。

  楊明說,三年前,他與老婆各開賬戶炒股,結果他家的那個大戶,收益還不及他這個小戶的一半。後來老婆不得不認輸,讓他主管家裡的投資大權。

  “男人理大財,女人理小財。現在她只管家裡的日常開支。不過,她小心謹慎的提醒,對我的證券投資還是有幫助的。”楊明如是說。

  相信通過上面的學習,您一定對這個知識點有所瞭解,希望您能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這樣的話才可以在市場彙總如魚得水。

  宣告:期貨資訊來源於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