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檳榔的容易得口腔癌

  摘要:在嚼檳榔過程中,口腔粘膜會和檳榔中所含的生物鹼及多種亞硝基胺化合物發生反應。亞硝基胺化合物已被認為是引起口腔粘膜病變的一種基本因子,口腔粘膜長期處在此種環境下,會發生病變,導致纖維化,即口腔粘膜下纖維性變

  湖南湘潭的檳榔全國有名,但近年來,湘潭等地患口腔癌的中青年人越來越多;薰臘、醃製食品是出門在外的湘西遊子常常回味的家鄉美味,但消化道癌症在湘西地區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湖南人性子烈愛喝酒,在永州等民風尚酒的湘中南地區,肝癌成為不少人身體的“隱形炸彈”。

  腫瘤專家表示,不同地區居民的長期飲食生活習慣,確實可能成為某類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本週是第十九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本報特意邀請腫瘤專家盤點我省居民易致癌的四大飲食生活習慣。

  薰醃食品讓胃很受傷

  典型病例:

  62歲的鄒師傅是懷化麻陽苗族自治縣人,同大多數的湘西苗族人一樣,鄒師傅愛吃自家灶火熏製的臘魚臘肉,常常是從年頭吃到年尾。酸蘿蔔乾、泡菜等醃製小菜也是他飯桌上的常備小碟。今年過年後不久,鄒師傅出現嘔血、黑便的症狀,到醫院一檢查竟是胃癌。

  專家點評:

  省腫瘤醫院腫瘤新藥臨床研究病房主任、副主任醫師 楊農:湖南人的一些飲食習慣是誘發癌症的因素之一。比如,湘南愛吃高鹽食物,湘西愛吃薰臘醃製的食品和酸辣食物,這些食品中都含有較高的致癌物亞硝酸鹽。在湘西地區,部分居民有一天只吃兩頓飯的習俗,不規律的飲食容易誘發胃病,進而發展成慢性胃潰瘍甚至胃癌。

  預防胃癌要多吃綠色、黃色蔬菜;少吃鹹、醃、乾硬、發黴的食物;限酒;40歲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慢性胃病史的人,應定期體檢。

  七成口腔癌病人愛吃檳榔

  典型病例:

  湘潭人王權***化名***從21歲起愛上了嚼檳榔,每天3包,持續吃了1年。22歲的時候,他的舌頭下面和舌邊緣開始反覆潰瘍,甚至還出現了紅色斑塊,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發現竟然得了舌癌。

  專家點評:

  省腫瘤醫院頭頸外一科主任、主任醫師 陳杰:接診資料顯示,近一年來科室接診的40歲以下病人中,7成左右的口腔癌病人愛嚼檳榔。長沙、湘潭、岳陽、益陽等愛嚼檳榔的地方,口腔癌的發病率也更高一些。

  在嚼檳榔過程中,口腔粘膜會和檳榔中所含的生物鹼及多種亞硝基胺化合物發生反應。亞硝基胺化合物已被認為是引起口腔粘膜病變的一種基本因子,口腔粘膜長期處在此種環境下,會發生病變,導致纖維化,即口腔粘膜下纖維性變。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極有可能轉變為癌,這正是嚼食檳榔的可怕之處。

  豪爽喝酒很傷肝

  典型病例:

  每次有客人來永州,負責單位接待工作的劉建設***化名***總要讓對方深深地感受到永州餐桌上的酒文化,12句勸酒詞說完,他就陪客人至少喝了12杯以上的酒。而這還只是喝酒的“頭菜”。如今45歲的他已是重度酒精肝。醫生提醒他,如果不盡早戒酒並治療,重度酒精肝很可能會導致肝硬化甚至發展成肝癌。

  專家點評:

  省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吳飛躍:正常人每天酒精的適宜攝入量為50g,如果攝入量過多,多餘的酒精會給肝臟造成負擔,久而久之形成慢性酒精性肝硬化。長期大量飲酒的人,肝細胞反覆發生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導致肝硬化,最終轉化為肝癌。另外,湖南病毒性肝炎患者較多,大多數患者依然大量喝酒,酒精誘發相關基因發生改變,最終造成肝臟惡性病變形成肝癌。

  內分泌失調也是患癌誘因

  典型病例:

  剛滿40歲的長沙人章莉***化名***最近被確診為乳腺癌,得知這一訊息,她的朋友都不相信。在別人眼裡,家境優渥的章莉既不用辛苦上班,也不用操持家務,每天不是打麻將就是和朋友泡吧玩樂,閒散自得,怎麼可能得上乳腺癌?

  專家點評:

  省腫瘤醫院老幹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羅以:長時間坐著不動,會導致內分泌失調,使得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改變,對於女性,這大大提高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風險。且在密閉的空間,吸菸會使肺的負擔更重,引發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