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怎麼養蘆薈的保健價值
蘆薈原產於地中海、非洲,因其易於栽種,為花葉兼備的觀賞植物,頗受大眾喜愛。那麼你對蘆薈的養殖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蘆薈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蘆薈的養殖方法
蘆薈喜溫怕冷,當氣溫降低至15℃時即停止生長,降至0℃以下時開始死亡,因此北方地區須大棚種植或室內盆栽。蘆薈是熱帶、亞熱帶喜光植物,生長要求有充足的陽光、空氣。同時,蘆薈又是熱帶沙漠肉質植物,忌積水、潮溼、不通風透氣。蘆薈適合在透氣性強、滲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需肥量不大,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
一、選地整地
土壤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將土適當施以廄肥或堆肥,耕細耙平,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然後作寬0.8-1m,長視地形而定的畦。過溼過粘事的土壤不宜栽種。
二、分株育苗
分株繁殖於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將蘆薈每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線的地下莖,即可定植。芽插繁殖是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10cm的新芽,放在陰涼的地方,夏季4-5小時,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幹,扦插在搭有蔭柵的苗床上。插後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三、定植
於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均可定植,用10-20cm高的分株苗或穿插苗,植距為50cm×50cm或40cm×50cm,每畦種2行,每穴栽1株。定植時將根舒展,覆土壓緊,如土壤乾燥時需淺水定根,並用小樹枝做臨時遮蔭。
四、田間管理
一淋水排水 夏季天熱時必須淋水,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宜過於潮溼,注意排除積水,以免爛根。
二鬆土除草 生長期間要勤除草和鬆土,雨季除草要將除下的雜草清除出園外,堆漚作肥。旱季除草,要將除出的雜草覆蓋根際。在除草的同時結合鬆土或培土。
三施肥 為了促進植株的生長,要及時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結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過磷酸鈣50kg。
蘆薈的形態特徵
常綠、多肉質的草本植物。莖較短。
葉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條狀披針形,粉綠色,長15-35釐米,基部寬4-5釐米,頂端有幾個小齒,邊緣疏生刺狀小齒。
花葶高60-90釐米,不分枝或有時稍分枝;總狀花序具幾十朵花;苞片近披針形,先端銳尖;花點垂,稀疏排列,淡黃色而有紅斑;花被長約2.5釐米,裂片先端稍外彎;雄蕊與花被近等長或略長,花柱明顯伸出花被外。
蘆薈的生長習性
1 、土壤: 蘆薈以透水透氣效能好,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 6.5 — 7.2 。
2 、光照 :喜光,耐半陰,忌陽光直射和過度廕庇。
3 、溫度 :適宜生長環境溫度為 20 — 30 ℃,夜間最佳溫度為 14 — 17 ℃。低於 10 ℃基本停止生長,低於 0 ℃蘆薈葉肉受凍全部萎蔫死亡。
4 、水份:蘆薈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離土的蘆薈能幹放數月不死。蘆薈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澇。
5 、生態環境: 蘆薈的生態環境空氣、水體、土壤等不能受汙染,注意通風。
6、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儘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蚯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蘆薈一般都是採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
蘆薈的保健價值
蘆薈蘊含75種元素,與人體細胞所需物質幾乎完全吻合,有著明顯的保健價值,被人們榮稱為“神奇植物”、“家庭藥箱”。
抗衰老
蘆薈中的粘液mucin,就是蛋白質,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analoetin等多糖類為核心成分,粘液類物質是防止細胞老化和治療慢性過敏的重要成分。 粘液素存在於人體的肌肉和胃腸粘膜等處,讓組織富有彈性,如果液素不足,肌肉和粘膜就會喪失了彈性而僵硬老化。構成人體的細胞,如果粘液素不足,細胞就會逐漸衰弱,失去防禦病菌、病毒的能力。另外,粘液素還有壯身、強精作用。
促進癒合
對人工創傷鼠背蘆薈有促進癒合功效,對人工結膜水腫的兔蘆薈可縮短治癒天數。蘆薈漿汁製劑對面板創傷、燒傷以及x線區域性照射均有保護作用。
強心活血
蘆薈中的異檸檬酸鈣等具有強心、促進血液迴圈、軟化硬化動脈、降低膽固醇含量、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使血液迴圈暢通,減少膽固醇值,減輕心臟負擔,使血壓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免疫和再生
蘆薈素A、創傷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復原的作用,有消炎殺菌、吸熱消腫、軟化面板、保持細胞活力的功能,凝膠多糖與愈傷酸聯合還具有癒合創傷活性。
蘆薈的保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