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餘額轉餘額寶又出新招

  在使用餘額寶的時候想知道自己的支出,收入等之類的交易記錄。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支付寶餘額轉餘額寶的新招吧。

  支付寶餘額轉餘額寶的新招

  說來話長,長話短說。

  難看的不是支付寶,是一行三會。

  一行指的是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指的是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會下屬人行。

  這四個組織制定中國境內金融機構政策。所有提供轉賬理財服務的都是金融機構,都要聽話,這包括銀行、第三方支付***支付寶***、卡組織***銀聯***。

  下面來看時間線。

  首先,支付寶的發展,尤其是餘額寶的發展對傳統商業銀行攬存造成致命打擊。

  隨後,作為迴應,一行三會多次釋出限額令和限購令的徵求意見稿,並在16年7月起實施1千-10萬-20萬三級限額,其主旨是封住第三方支付的轉賬、理財及購物功能。第三方支付除了上述三個功能之外就只有提現了,因此“限額”令實際上是“請您提現到銀行賬戶”令。

  問題是從支付寶提現到銀行,銀行收取手續費。2015年以前,微信,支付寶均不收取該手續費,而是為使用者代繳,這是因為其支付理財系統形成閉環,使用者提現需求不高,營運成本負擔得起。支付寶資金有轉賬、理財、購物、提現四個去處,限額導致了前三個受限,因此顯然會大幅度增加提現需求。大幅增長的提現需求一定會使得第三方支付營收無法涵蓋手續費,這就是微信、支付寶相繼開始收取提現手續費的真正原因。

  side note,我一直覺得這招超級狠,不僅使用行政手段閹割了微信支付寶,而且最後罵名還落到了馬雲、馬化騰頭上。

  支付寶的反制措施有二:1、理財產品贖回轉餘額寶,2、網商銀行。2016年起,存金寶贖回份額轉入餘額寶。螞蟻聚寶基金贖回份額也自動轉入餘額寶。我一直都不理解這是為什麼,直到20萬限額規定出臺,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馬雲大概是早已得知訊息。餘額寶雖然被大家當作餘額使用,但其實其本質是理財產品***貨幣基金***。通過讓資金從理財贖回到貨幣基金,資金一直處於理財用途,從未真正“贖回”,因此規避了限額要求。

  然而轉賬資金是轉到餘額的,因此轉賬得到的資金仍會受限***如題主情況***。因此支付寶選用網商銀行作為渠道規避限額。限額的宗旨是,讓餘額轉到餘額寶受限,再讓餘額轉到商業銀行收費,以此束縛支付寶。然而馬雲有網商銀行,純網際網路運作,可以做到自己對自己不收手續費。因此要求你開網商賬戶,實際資金流向是:餘額->網商->餘額寶。其中從餘額走網商可以規避手續費,從網商走餘額寶可以規避限額,這就是支付寶的算盤。

  如果你不想開網商,你大可以走一行三會為你設定的路線,開個中國銀行賬戶,餘額轉中行***中行收取千一手續費***再轉餘額寶。想必央媽會誇你乖的吧。

  整件事情是非常複雜的博弈導致的結果,上文為了簡明能看,忽略了非常多細節和博弈方,展示了基本的情況。就是這樣。

  最新餘額寶提現收費標準

  支付寶公佈訊息稱:“從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寶將對個人使用者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一定比例的服費。”公告中強調餘額寶轉出依然免費。

  當日,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也證實,“餘額寶轉出不收費,轉出包括轉出到本人銀行卡和支付寶餘額,均將繼續免費。”並給出建議“如果使用者的支付寶餘額裡有閒錢擔心被收費,在新規則實施前即10月12日前把錢轉入餘額寶則是一個明智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餘額寶資金直接轉出到本人銀行卡和餘額,都是免費的,但以10月12日為時間界限,會略有不同。

  在12日之後,新轉入餘額寶的錢將“從哪來回哪去”,也就是說,從餘額新轉入餘額寶的這部分錢,只能免費轉回到餘額;從你銀行卡轉入餘額寶的錢,則可以免費的直接轉回到你本人銀行卡。而在規則生效之前,即12日之前就轉入餘額寶裡的錢,不區分“從哪來回哪去”,而且轉出都是免費的。

  所以,現在趁規則還沒生效,先把餘額裡的錢轉入餘額寶,是最明智的選擇。而明天起,選擇把銀行卡里的錢轉進餘額寶,未來可以免費的直接轉出到本人銀行卡,最方便。

  餘額寶風險大嗎

  餘額寶對應的是天弘的餘額寶基金,屬於貨幣市場基金,屬於證券投資基金中的風險極低的品種。而其國內市場的貨幣基金年化收益有史以來尚未出現過負值。貨幣基金主要用於投資國債、銀行存款等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有價證券,2012年國內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約為3.8% 。總體來看,貨幣基金作為基金產品的一種,理論上確實存在虧損可能,但從歷史資料來看收益穩定風險極小。歡迎在評估後體驗,在體驗過程中,也可以隨時操作實時轉出,操作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