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倉位控制視訊記

  在炒股中,如何控制倉位也是一門學問,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視訊學習瞭解一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炒股倉位管理的要素

  一、對大市的判斷: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我們可大致確定一個漲跌概率和漲跌幅度。比如上漲概率為70%,下跌概率為30%;上漲,盈利幅度可達50%,下跌,虧損幅度可達20%。在這種情況下,按凱利公式,應該是:

  賠率b=0.5÷0.2=2.5

  勝率p=0.7

  敗率q=0.3

  那麼,根據f****投入資金***=***bp-q***/b=***2.5×0.7-0.3***÷2.5=0.58,你所投入的資金***倉位***應該是58%。

  但是,凱利公式一般適合勝率比較小的地方,對股市來說,我更喜歡自己的計算方法:

  70%的上漲概率和50%的獲利率,即0.7×0.5=0.35,有35%的預期收益率;

  30%的下跌概率和20%的虧損幅度,即0.3×0.2=0.06,預期虧損率為6%;

  收益對風險是35÷6=5.8倍。

  一般,我會以3倍作為重要參照,達到3倍以上的,就可考慮重倉甚至滿倉。2倍左右,就把倉位控制在五成左右。大於1倍但不到2倍,就輕倉玩玩。小於1倍,那就基本上以觀望為主了,除非發現了特別讓我心動的股票。比如,這次下跌中,我狠狠地幹了一票依頓電子,佔資金總量的比例超過10%——這種型別的股票總會讓我激動。

  二、對大市及個股的綜合判斷:我們並不需要總是按大市的漲跌概率和幅度來決定倉位。比如,2013年的2444點下跌後,我一直持有很重倉位——基本上滿倉或接近於滿倉,因為我判斷:如果2012年底的1949點不是一個底,那2444點的下跌肯定就是熊市的最後一跌了***取決於3478點的下跌是以ABC結構還是以5浪結構完成***,由於熊市經歷的時間太長,很多個股已在築底甚至開始走牛,個股壓倒大盤,成為重中之重。所以,在2013年6月的大跌中,我甚至滿倉狀態中去了黔東南***當然,一半的倉位在ST東盛,也就是現在的廣譽遠上***。

  重要拐點面前、從牛市見頂到熊市末跌期前,我們都要把大盤放在首位,依據大盤的漲跌概率和幅度比去決定倉位。其餘時間,則可更多考慮個股。

  三、信心:有時,我們對一波行情並不特別有信心,漲跌概率比和幅度比也無法提供非常有用的參考,但不參與又怕錯過機會。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個股開始,並以三三制模式進入操作層面。所謂三三制,就是先計劃以三分之一的資金打某隻個股;然後在這個股票上先投入計劃資金的三分之一。

  第一筆資金投入後往往會有2種結果:一種是買了就跌,那就再加計劃資金的三分之一,最後的三分之一,則等它的上升趨勢確認後追加。還有一種是買了就漲,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看趨勢情況,再投入計劃資金的三分之一。如果還漲,剩下的三分之一就不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