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的養殖方法有什麼

  觀音蓮葉形奇特,葉脈清晰獨特,較耐陰,比較適合在室內佈置。可佈置於有散射光的窗臺、牆角花架、茶几、餐桌、書桌上,下面網要分享給你的是觀音蓮的養殖方法,希望你能喜歡。

  觀音蓮的養殖方法

  1.觀音蓮養殖的土壤選擇

  觀音蓮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為宜。可用腐葉土、粗沙、蛭石以2:1:1的比例混合後使用 ,並加入少量草木灰、骨粉作基肥。

  2.觀音蓮養殖的施肥方法

  觀音蓮春秋生長季節每1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即可。肥水宜淡不宜濃,過多容易造 成肥害。複合肥中氮肥的含量不宜多,過多容易使植株徒長。

  在觀音蓮生長旺盛期可根據觀音蓮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幹直立,生長健 壯,同時有利於觀音蓮地下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每半個月噴施一次葉面肥,1~2個月加施一次有機肥或含氮、磷、鉀的複合肥,氮肥多些能促進葉色美觀。給觀音蓮施肥時,應用細嘴噴壺沿盆口慢灌,不要將肥液濺沾至葉片上,否則易將葉片燒傷。

  3.觀音蓮養殖的澆水方法

  觀音蓮喜溼潤,忌積水。澆水應“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栽培觀音蓮需要一直保持土壤溼潤,乾旱會使植株生長 緩慢,葉色暗淡,缺乏生機,因此要經常澆水。但同時要注意防止水分過多而致盆中積水,引起塊根腐爛,因此需 要加強栽培介質的排水功能。為了防止積水,可考慮於上盆時在盆底墊放一層粗沙作排水層,使多餘的水分儘快排 出。高溫乾燥時,要向周圍環境及葉面噴水增溼,能使其生長更加旺盛。冬季則應減少澆水。

  觀音蓮盆土宜幹一些,水不可過多,以防爛根。室內栽培應保持溫暖溼潤,室溫在18℃以上,植株可以正常生長,經常對植株噴霧,保持環境溼潤,以利植株生長。

  在春夏生長旺季,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除正常澆水外,可向植株周圍空氣及地面噴水。在冷氣房間內空氣較為乾燥,不宜長期擺放觀賞。盆土乾燥時,葉片易柔軟下垂。

  4.觀音蓮養殖的溫度要求

  觀音蓮喜涼爽,較能耐寒。春、秋季節為主要生長期,而夏、冬兩季則主要為其休眠期。夏季高溫時,容易因為悶 熱、潮溼從而引起觀音蓮植株腐爛,應適當遮陰,並改善通風條件,做好降溫措施,並使盆土適度乾燥。冬季溫度 白天15℃以上,夜間5℃以上時,觀音蓮仍能繼續生長,可正常養護;而較低的溫度下,如能控制澆水,也能耐2℃ 的低溫。

  20℃以下呈休眠狀態,越冬溫度一般在15℃以上,10℃以下葉片會受到凍害直至枯萎,因此冬季應放在室內種植。

  5.觀音蓮養殖的光照要求

  宜陽光充足。最好一直置於戶外陽光下栽培,生長期更需要充足的陽光。如能保證陽光充足,則株形緊湊,葉片肥 厚飽滿,葉色靚麗。儘管在半陰處也能正常生長,但觀賞價值受到較大影響,很多品種容易出現株形鬆散、不夠緊 湊的現象。夏季則要避免烈日曝晒,需要適當遮陰。

  觀音蓮耐陰性很強,適於在廕庇的散射光下生長,忌直射陽光,一般夏秋季應遮光,否則葉面粗糙、葉色灰白,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冬季以多照陽光為好。

  觀音蓮栽培要點

  ***1***觀音蓮種苗繁殖技術

  觀音蓮以無性繁殖為主,以根莖作繁殖材料,在11月份,當植株枯萎進入休眠期時,選擇無病蟲害、大小適中、完整無損的根莖挖出,去掉泥土,剪去鬚根,晾乾後放在陰涼通風處貯藏進行留種,翌年開春進行種植。

  ***2***觀音蓮種植季節及種植方式

  觀音蓮一般在春季種植,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上層土質疏鬆、底土層較堅實且通透性好的土壤,種植前深翻土壤,起深溝高畦。每畝施廄肥和草木灰混合肥料作基肥,然後開穴種植,深8-10cm,行距40-50cm,穴距30-40cm。然後將主根莖與側根莖分開,每穴種2-3個種球,芽向上,種植後淋透水,在上面蓋一層稻草以保護土壤疏鬆溼潤,有利於出芽,種植後能迅速萌芽生長,能在當年獲取高產。

  ***3***觀音蓮田間管理

  觀音蓮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其旺盛生長,其對肥水要求較高,栽培時要施足有機肥作基肥,在種植至萌芽前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長期保持適當的肥水供應即可,一般每2-3個月施肥1次。要注意防治積水,開花前及開花期間適當追施磷肥和鉀肥,能促使根莖肥大,花莖粗壯,提高花質。後期應加強田間管理,清除爛葉,雜草。冬季休眠期需減少澆水,並且要停止施肥,進入休眠期進行全園清理,把地上部分全部剪除。

  ***4***觀音蓮病蟲害防治

  在整個生育期間,最常見的蟲害有切根蟲、螺、蝸牛和夜蛾等,主要危害觀音蓮的新葉和根群,可在田間撒施米樂爾、螺通殺、噴敵百蟲和用穀糠配製的毒餌進行誘殺。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和赤斑病,要經常對土壤消毒,在多雨的季節時,要用50%的多菌靈800倍液、65%的代森鋅600倍來噴施防治其他的病害,另外,注意防止積水引起地下塊莖腐爛。

  ***5***觀音蓮鮮切花采收與保鮮

  觀音蓮苞片色彩高雅脫俗,無花時可作觀葉植物在室內觀賞。作鮮切花時,採收應在清晨8:00-10:00進行,當苞片2-5片完全展開時採收最佳,採收前灌些水,這樣有利於提高切花品質,採收後剪去多餘的葉片,留2片葉為好,採後立即放入水中,然後運回進行分級包裝處理即可。

  觀音蓮養殖的注意事項

  ***1***觀音蓮對肥料要求較高,生長季節應每隔10~15天施肥1次,以有機肥或三元複合肥交替使用較好,生長季節還應多施一些氮素,以促進葉色美觀。

  ***2***觀音蓮生長適溫為20℃~26℃,低於20℃即呈休眠狀態。溫度太低,容易造成植株死亡。春夏兩季,生長旺盛,要求空氣溼度要高,若能在地面灑水或噴霧葉面,則生長更佳。觀音蓮在熱帶地區可自然越冬,在亞熱帶與溫帶地區由於冬季氣溫較低,應置溫室保溫越冬,冬季應注意控制水量,只需保持葉片不呈軟垂狀即可。

  ***3***觀音蓮多於春季進行,盆土要求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腐葉土或沙質壤土。換盆宜於冬末春初進行。

  ***4***觀音蓮易受蚜蟲侵害,可用40%樂果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噴殺。

  ***5***觀音蓮在溫暖溼潤和半蔭環境下生長良好。夏秋季節應放置在蔭涼處,如葦簾或樹蔭下,忌陽光直射。植株生長對空氣溼度要求較高,溼潤的氣候條件有利於植株生長和葉片潤澤,若環境過於乾燥,易致葉片焦邊,影響植株美觀;空氣相對溫度以60%~80%為宜,觀音蓮在15℃時,生長即停滯,進入休眠。

  ***6***觀音蓮5~10月生長期可15天施肥一次,以淡薄的肥液較為安全。冬季應保持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嚴格控制澆水,盆土略幹一些為好。冬季室內栽培應防止高溫悶熱或通風不良、以防病蟲害發生。冬季停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