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治療失眠多夢

  失眠多夢常由精神緊張,思慮過度,苦惱憂慮,心事重重,想入非非等引起。那麼失眠多夢怎麼調理?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中醫治療失眠多夢的方法。

  中醫治療失眠多夢的方法

  1、酸棗仁湯:酸棗仁三錢搗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時服用。酸棗仁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有較恆定的鎮靜作用。對於血虛所引起的心煩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2、百合綠豆乳:取百合、綠豆各25公克,冰糖少量,煮熟爛後,服用時加些牛奶,對於夏天睡不著的人,有清心除煩鎮靜之效,牛奶含色氨酸能於腦部轉成血清素促進睡眠。

  3、三味安眠湯:我們用酸棗仁、麥冬、遠志這三種食材和水一起煎煮,在睡眠之前喝,有著非常好的寧心安神鎮靜的作用。

  4、養心粥:取黨蔘35公克,去子紅棗10枚、麥冬、茯神各10公克,以2000cc的水煎成500cc,去渣後,與洗淨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後加入紅糖服用。可達養氣血安神的功效,對於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者有明顯改善作用。

  5、桂圓蓮子湯:取桂圓、蓮子各二兩煮成湯,具有養心、寧神、健脾、補腎的功效,最適合於中老年人、長期失眠者服用。

  6、靜心湯:龍眼肉、川丹蔘各三錢,以兩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鐘服用。可達鎮靜的效果,尤其對心血虛衰的失眠者,功效較佳。

  7、珍珠母安眠湯:將珍珠母、酸棗仁、丹蔘、鬱金、黃連、五味子、甘草以及白芍準備好,然後研磨成為粉末混合在一起,製作成為珍珠母安眠湯,這樣能夠有效的治療失眠的情況,並且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8、生薑:將生薑晒乾,然後研磨成為粉末,裝在乾淨的罐子之中備用。每天晚上服用三克,用米湯進行送服。患者在服用之後最好能夠蓋上被子令身體微微的出汗,這樣能夠令失眠多夢的治療效果加倍。

  9、益腦安神飲:將人蔘、黨蔘、歸案、鱉甲、龍骨、茯苓以及五味子和石菖蒲準備好,然後一起製作成益腦安神飲,然後在配合進行一些物理治療,能夠有效的治療女性出現失眠多夢的情況。

  改善睡眠的方法

  1、睡前不宜興奮

  睡眠是大腦神經細胞由興奮轉為抑制的保護性反應。如果睡前過於興奮,勢必影響抑制過程,表現為入睡困難或者睡後多夢,使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因此,睡前半小時不能劇烈活動,不宜大聲嬉鬧,看電視或電影不要太晚。

  學生臨睡前不宜看書用腦,要儘量避免思考難題,不要聽驚險的故事,不要牽掛別的事情或想入非非,以免使大腦皮層呈持續興奮狀態。此外,應消除不利於入睡的環境因素,如喧鬧、燈光、噪聲或振動等。

  2、睡前不吃東西

  人體在睡眠的時候,大腦神經細胞處於休息狀態,消化系統的活動減慢。如果睡前吃東西,特別是吃油膩食物,或者吃得太飽,會增加胃腸的負擔。由於胃內裝有食物,橫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壓,人躺在床上會感到呼吸不暢,影響睡眠的深度。古代醫學家說:“胃不和,則寐不安。”睡前吃東西會妨礙睡眠,睡後多夢。

  此外,濃茶、咖啡等飲料具有興奮性和刺激性,不宜睡前飲服。

  3、睡前放鬆活動

  睡前1~2小時應停止緊張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做些輕微的放鬆活動。如到室外空氣新鮮的地方慢慢散步半小時,或打打太極拳,做做有氧運動,自我按摩一下腰背,聽聽輕音樂……使大腦神經和周身肌肉充分放鬆,對入睡很有幫助。

  4、睡前洗臉洗腳

  睡前洗洗手和臉,可以清潔手掌和麵部的面板,促進頭面部及上肢的血液迴圈,對大腦皮層是一種溫和的刺激,對入睡有一定的幫助。

  睡前洗腳,可以清洗灰塵與汗液,消除腳臭,減少黴菌感染的機會,還有利於保持被褥、床單的清潔。同時,還可以促進下肢血液迴圈,消除下肢的沉重感,有利於恢復體力。更重要的是,用溫熱水泡腳是一種柔和的良性刺激,能促進人們迅速入睡,睡得更深更熟。

  中醫按摩治療失眠多夢的穴位

  1、安眠穴:位置: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助眠的作用。

  2、攢竹穴:位置:兩眉頭凹陷處。操作: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印堂穴: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操作:用中指螺紋面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4、太陽穴:位置: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的凹陷處。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5、率谷穴:位置:耳尖直上1.5寸。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除煩鎮靜的作用。

  6、內關穴:位置:腕部橫紋上2寸。操作:用拇指端螺紋面輕輕按揉約1分鐘。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

  7、三陰交: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操作: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鐘。具有除煩安眠的作用。

  8、神門穴:位置:小指側腕部橫紋頭凹陷處。操作: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鐘。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