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分享
創業很難,但是做生意的道理很簡單,就看你做不做得到了。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是什麼阻礙你成為一名創業者?
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創業者,但很多人都至少有過開自己的公司的想法。那種自己作主,有自己的時間,白手起家打下基業的震顫是多麼地令人舒爽,但卻很少有人真的啟動創業計劃,而且,如果你去問他們為什麼不著手創業,他們會給出一個又一個理由:
“是什麼阻礙你成為一名創業者?”
1.“我在等待最佳時機。”創業根本沒有“最佳時機”這回事。等待最佳時機只會讓你陷入無限期停滯狀態。
2.“我在等待最佳創意。”如果你的想法有些瑕疵,你該感到欣慰——完美創意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用新的力量彌補這些缺陷即可。
3.“想盈利需要的時間太久了。”延遲享樂——讓人們為了更大更長期的歡愉而放棄小的短期的快樂的人格特質,是著名物理學家兼作家加來道雄所推崇的“人類智慧的標誌”。如果你已具備成功的潛質,你就能理解和實踐延遲享樂主義。而成功,永遠不會太遙遠。
4.“我喜歡我現在的工作。”一直做熟悉的工作可能會比較輕鬆,但除非你真正嘗試走出圈外,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5.“我不喜歡改變。”改變或許會很難,有時候甚至會很可怕,但若你想得到滿足,改變是必須的。
6.“我怕我會失敗。”對失敗的恐懼阻擋了很多人成為創業者的腳步,但這種風險始終存在,而即使失敗也不意味著終結。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從失敗中成長起來的。
7.“我會犯錯。”如果你害怕一旦創業將會犯錯,不用擔心——你必然會犯錯的。你會犯無數的錯誤。問題不在於犯不犯錯,犯多少錯,而在於將你犯的錯誤彌補過來。
8.“學習我需要知曉的一切太難了。”有時候,一點小小的額外努力,就是你發展創業必備技能所需的全部。
9.“我不想拿自己的錢冒險。”創業的金融壓力確實令人氣餒,但也有饋贈、貸款和信用額度這些東西來緩解金融負擔。
10.“我沒人脈。”參加社交活動,見人,交談。只要你的能量和熱情是明顯而真摯的,你就能感染人,願意幫助你的人自然會出現。
11.“我害怕非結構化的環境。”創業更加自由,也更加不確定。
12.“我沒那種素質。”無論想成就什麼,自信是第一步。成功創業者不拘於哪一種特定的型別;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是成功創業者。
13.“創業就像玩彩票。”你不能只是撞大運期待一夜暴富,但只要下苦功,有想法,並且一直懷有對成功的強烈渴望,你也不會一直被黴運纏身。
14.“我沒足夠的時間。”創業需要時間,但只要你是認真想創業,無論其他雜事有多忙,你總能擠出時間來。
15.“相比其他大牌創業者,我就是一無名小卒。”世界上的明星創業者看起來光鮮亮麗聰穎機智,但你沒必要非得跟他們一樣。你只需要努力工作,保持激情就夠了。
16.“我不是個好領導者。”領導,不過是你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成長為的一個角色。
17.“我不喜歡跟其他人一起工作。”一起工作的夥伴是由你自己挑選的,理想團隊也是由你自己一手締造的。
18.“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始,跟那些正在做的人交流吧。出版物、文章和電子書,太多的來源可以讓你知道該怎樣開始創業。也許你現在還不知道到底要做什麼,但弄清楚這一點並不太難。
19.“創業要的錢太多了。”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採用緊縮的預算,只要你知道怎樣最小化你的開支。
20.“我害怕將生活陷入‘困難模式’。”創業不容易,但輕鬆簡單也並不總是件好事。通常,正確的前進路線是那條更艱難的。
21.“我需要更多的正規教育。”創業不需要任何正規教育——儘管隨著時間流逝你得不斷改善你的技能和知識。
22.“我需要來自他人的贊同。”如果你的父母或伴侶或同事覺得你瘋了,你的創業環境就成熟了。大多數創新者在他們剛起步的時候都是別人眼中的瘋子。
23.“我要先準備好其他事。”你可能沒有一切就緒,而且很可能永遠不會萬事俱備。從你現有的開始就好。
24.“一旦失敗,我就完了。”事情不會有你想象的那麼糟。通常,它既不會有你想象的那麼好,也不會有你想象的那麼糟。
25.“已經太晚了。”只要有激情肯付出,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這些阻礙你創業的種種自我設限比你認為的更為常見,但理解這些恐懼、擔憂和裹足不前的根源可以幫助你克服它們,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
創業者只需要一種素質,你具備嗎?
那就是“成為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
關於創業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觀點有很多,有些說要有十項技能,有些說需要有三個條件,有些說需要做到十五點,等等等等,致使我們看完這些心靈雞湯後感覺自己已經具備這些素質了啊,這十個要素裡面已經具備六個了,剩下的還不好解決嗎,這樣四捨五入的想法,相信是在我們受了十多年的義務教育之後,必備的技能。
那麼,既然我說創業者只需要具備一種素質,那麼是否有了這個素質就一定可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了呢?答案是80%。當然這是有前提的,第一,你具備普通人應該有的身體素質和條件。第二,假設你是一個理性的可以不斷完善自我的人。
具備了以上兩個前提條件,你只需要有一種能力,離成功就不遠了,那就是“成為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為什麼是這一條呢,下面進行具體論述。
產品研發完畢,就可以靜待成功了嗎?
曾經看過很多朋友,在產品上線之前,兢兢業業,不是跑廠家,就是搞調研,為了獲得某個專業人才,不惜花重金,飛來飛去,畢竟這些都是大家公認的前期投入階段嘛,下了N年的決心,終於辭職成功,攢了N個月的工資,總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吧。的確,“6個月”常常被用來指代創業公司埋頭苦幹開發產品的那個階段,要在6個月裡堅持不懈,克服困難,把自己的夢想變為現實,別說那些高精尖的科技產品,就像小零食這樣的產品,筆者就看到一位創業的朋友用了半年時間才把它上線。
上線之後呢,是不是該歇歇了,稍有經驗的創業者都會告訴你,這僅僅是開始!小時候我們曾經被很多的童話故事欺騙過,其中就包括比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做人要低調,諸如此類,不能說那些觀點沒有可取之處,起碼這些理論不太適合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創業這件事。僅就app為例,國內應用市場在統計上有著超過400萬個的量級,但殭屍應用佔8成。
所以產品推廣至關重要,有一種說法叫做像做產品一樣做營銷,說的就是這一點。我們在思考一件事情的重要性的時候,可以用極端法和反證法。比如,一個公司只做好產品,不做營銷,是否可行,或者只做營銷,不做產品是否可行。
產品沒做好,就一定是失敗嗎?
在網際網路時代湧現了大量奇葩,比如曾經的芙蓉姐姐,鳳姐,現在的馬佳佳等等,如果說一開始的炒作還停留在以醜為美的初級階段,那麼現在的炒作起碼要用一個聽起來還有點意思的創業專案來包裝了,比如前一段被廣泛傳播的一個視訊,裡面描述了中國80%的男士有手淫的需求,從而開發了一個APP和與之匹配的智慧硬體,視訊全篇實際上是在說一件沒有的事,但是搏得了很多人的關注。
也就是說現在你甚至不用有產品,只要大家覺得你有意思,你自己就是品牌,你自己就是產品。更不用說像老羅這樣做手機的,他的rom一出現,實際上是被別人罵到第二代的,也就是你在一個領域有一定的話語權,即使產品有瑕疵,還是可以成功。
而作為一個普通的創業者,即使你有錢,只要你的產品一經推出,100%是有缺點的,只有經過使用者的不斷體驗和磨礪,最終才能成為有口碑的爆款。
更多的創業者實際上是死在了從產品推出到產品成為爆款的路上。
網際網路時代的兩級傳播
說了這麼多推廣的重要,那麼作為普通創業者應該如何去做?我總不能像老羅一樣包下一個劇場去做一個釋出會吧。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方法,那就是一定要成為“意見領袖”,先看看百度百科上對意見領袖是這麼定義的:
“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網路中經常為他人提供資訊,同時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他們在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中介或過濾的作用,由他們將資訊擴散給受眾,形成資訊傳遞的兩級傳播。”
兩極傳播是指企業平常釋出的資訊,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再由他們轉達給相對被動的一般大眾,其模式如下:大眾傳播一意見領袖一一般受眾。
這條由美國傳播學家拉扎斯菲爾德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理論,至今都發揮著它的作用,我們普通大眾,實際上對於很多最新的政策,最新的理念是不理解的,這時候就需要意見領袖這個角色站出來為大家解讀,當然解讀的過程中會帶有各種個人色彩,而我們喜歡的也就是這種個人色彩,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觀點,沒關係,只要十個人當中有一個同意就夠了,這樣經過長時間積累,意見領袖的言論就可以相當有影響力,即使你只有1000個擁護者,那也足夠你做自己的事情了,這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到的“粉絲經濟”。
不過意見領袖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在成為意見領袖的過程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還是那句話,有志者事竟成。
意見領袖之路
一、意見領袖的演講術
君不見每一部成功好萊塢大片都有一段激動人心的演講,比如黑客帝國,比如魔戒,比如勇敢的心。每每看到那一段,都讓人熱血沸騰,汗毛直豎。君不見TED的演講裡無論是研究數學的,還是寫程式碼的,全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君不見每次蘋果釋出會都是ceo站在臺上一一列舉自己的產品。所以作為領袖級的人物,說話會結吧,不敢抬頭看人,是萬萬不行的!現在就拿起電話報名各種靠譜不靠譜的創業大賽,來一場充滿激情的路演吧,不為投資,只為鍛鍊口才。或著參加各種活動,來個義務演講,日積月累你一定會有自己的風格。
二、意見領袖的寫作術
“持續的文章寫作能穩固一個人的知名度和信譽度,並使之不斷提升。”愛默生諮詢集團首席創意官KenLizotte認為:“只生產一兩篇文章意味著人們很快就會忘記你。只有年復一年地保持寫作,才會暗示他人,這名作者是一位意見領袖。”
也許你上學的時候最討厭寫作文,其實那只是你不喜歡在一個既定的框架下寫作,並不代表你不喜歡錶述自己的觀點。或者你天生就討厭寫字,好吧,我還不喜歡推銷呢,但是為了自己的產品,不一樣得站在大街上,受眾人冷眼。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自己的夢想,棄戎從文又怎樣!想當初金庸先生就是為了讓自己創辦的報紙更加好賣,才決定在上面連載原創的武俠小說,時至今日,大家對當初那個報紙瞭解的並不多,但是對金庸的武俠都津津樂道,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至於你寫的文章發在哪裡,現在這樣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可選擇的實在太多。
1.在所屬組織釋出的簡報和雜誌上
2.在你所屬行業的貿易出版物上
3.在你家鄉的報紙的社論上
4.在當地商業週刊的專欄裡
同時也不要忽略在自己平臺的釋出機會。雖然相比外部刊物而言,他們並不權威,但他們會被新增到你的作品集中,同時提高關於你的搜尋引擎可見性。這裡有幾個比較容易獲得的渠道可供選擇:
1.你的網站
2.你的部落格
3.可以傳送到重要客戶及高管的***上
三、意見領袖的研究術
所謂厚積薄發,語出自蘇軾,“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任何人都不想看到你在一件無聊的事情上絮絮叨叨,而希望自己的意見領袖能夠旁徵博引,上通天文,下曉地理。
但這也不意味著你需要一個博士後學位才能從事這個研究。縝密的學術性語言甚至是有許多批註標明的敘述方式,也並非必須。選定一個能用你的專業知識把控住的主題,然後再用這四個技巧中的一個或者多個進行挖掘就開始研究吧。
1.實地採訪名人
2.進行調查
3.講述一下你的個人經歷
4.使用新的媒體渠道蒐集各路觀點
有了上面的方法再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小專家了。
意見領袖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並且你要選擇哪一個領域進行深挖,也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創業者,在半年多的過程中認識了形形色色創業的朋友,經過無數個因思考而難眠的夜晚之後,得出了這一結論,“意見領袖至關生死”,本人也是在成為意見領袖的路上,希望能對同路的人有幫助。
七種最佳創業時機
1、年輕時
人們常說“出名要趁早”,創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創業越早,成功的機率就越大。年輕是一種巨大的財富,是無知和天真的完美結合,吸取經驗可以作為愚蠢決定的藉口。
有人說,和職業籃球運動員一樣,企業家的鼎盛時期一般在25歲左右,到30時便會慢慢開始走下坡路。且不論這種觀點正確與否,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你年輕,富有激情富有創意的時候,無疑最容易將全副身心投入到事業中。
2、工作時感覺痛苦悽慘
小時候,我們的成長中伴隨著對父母的不斷反抗,同樣,很多創業公司的出現也是創始人為了反抗以前的老闆。有時候,痛苦的感覺往往是前進的最大動力。
3、失業時
創業是從失業者變身為業主的絕佳機會。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失業人員都適合創業,但失業無疑是重審生活、重新開始的催化劑。
4、沒什麼責任時
創業和生活責任往往是相互衝突的,責任負擔越重,創業的可能性就渺茫。
而通常情況下,年齡和責任又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趁自己有時間、有精力、有自由,還沒有被按揭、被小孩的學費、家庭旅遊等束縛時,及早開始創業。
5、對某領域極度痴迷時
創業是一項極為艱鉅的挑戰,是個人與整個世界的對抗。創業前,應對某事物/某領域已極為投入,到了一種無藥可救的痴迷地步***這種痴迷至少需延續3個月以上、,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做任何其他事情時,它都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如果不把握機會做出點成績將永遠不會原諒自己。
6、創業何時都不晚
雖然從大學輟學創業成功的例子舉不勝舉,但調查發現年齡和創業的成功與否並沒有必然的聯絡。過硬的執行技能和豐富的經驗是幫助創業者把握機會的共同制勝因素,創業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晚。
7、創業從今天開始
或年輕或年老,或貧窮或富有,或胖或瘦,或黑絲隨風飄或禿頭……你可以選擇自認為的最佳創業時機,但這並不能保障結果就一定能成功。成功的企業家體型各異、年齡各不相同、性格也迥異。
簡單地說,最佳的創業時機是今天,而不是明天。我們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年輕,我們的生活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簡單,因此,儘早創業總是好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