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心理學文章
從心理能量的角度來說,其實討厭和喜歡的本質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都應該積極一點,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從眾心理的8個思維誤區
平庸人生:從眾是最大的保護色
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事:每當你提出些不同的觀點,總有人理直氣壯地跳出來反駁:“他們都是這麼想的,之前都是這樣做的啊”。先別急著罵他們傻X。來看一段著名的電梯實驗,粗糙的黑白畫質也阻擋不了它意義深遠,一針見血的內容令人印象深刻:
實際上,從眾的心理暗示十分常見,人本身就是一種模仿性的動物。“大部分人是對的”在潛移默化中對我們洗腦,你也沒能例外。
舉個栗子,這裡有兩個同一店鋪,售價相同的電吹風,你會買哪個?
大家應該都會選擇銷量6千而不是6人購買的那個吧。我們自動忽略了“多數”也可以作假,只是下意識做出了一個“安全”的選擇。買一個電吹風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你確定不會在重要的決策上也為了“安全”而隨大流,而不是優先思考哪個是正確的嗎?
有趣的是,從眾還不是害我們最深的那個——心理學家早就發現,大多數人的思維都會走進以下8個誤區。思維方式或許才是我們做出平庸決定,泯然眾人的根源。而我們還不自知。
某種意義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從眾。有人特立獨行,別人看來可能就不舒服。甚至由於他的不同尋常,大家會迴避他。除非他能夠強大到足以撼動大眾的觀點,並因此成為時尚。比如巴黎的時裝設計師們,再比如喬布斯和偉大的iPhone。
1、人們喜歡從眾,不管實際情況
研究發現,即便是明顯錯誤的選擇,如果這個選擇被大多數人所選,人們也會在明知錯誤的情況下選擇從眾。
心理學家Solomon Asch的實驗可以印證這一點:讓參與者觀察三條直線,選出哪條和左邊的標準線一樣長。實際情況是:2明顯比其他兩條更接近標準線。
實驗中,只有一個真正被試的參與者,其他人都被告知要說3最接近標準線。最終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參與者都至少同意了一次這個錯誤答案。
精神病學家,神經系統科學家Gregory Berns重複了同樣的實驗,得到了相似的答案。他掃描了參與者的大腦,發現群體壓力確實能引起人們對於現實判斷的改變,反對群體的意見讓人們感覺精神緊張。
這大概解釋了為什麼真理總站在少數人的一邊?大部分人並不具備堅持真理的勇氣。
2、嚴於律他,寬於律己
有人在路上撞到你,你的第一反應通常是這人傻X,而不是想想他是不是真有急事。
你在路上撞到別人,你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自己並非故意,而是趕去赴約,如果對方責難,你會感到非屈,認為對方實在太不近人情。
這種情況被稱作“對應偏差”,即我們傾向於認為別人的錯誤是滔天大罪,而自己則是迫不得已。
所以,下次對他人發怒之前,先想想換成你會不會委屈吧,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3、常被誘餌欺騙,還自以為佔了便宜
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在TED演講中解釋過“誘餌效應”。
《經濟學人》曾有一個廣告,他們提供了三種訂閱方式:電子版$59,紙質$159,兩者兼得也是$159——這個選項顯然充滿吸引力。
第三個選項造成了一種免費獲得原本價值$59的電子版的錯覺,讓他們心甘情願掏錢的同時,還覺得自己佔了便宜。
但實際上,多提供一個電子版,商家幾乎沒有增加成本。對於消費者而言,單選電子版也足夠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
你以為會讓你賺到的選擇,可能只是別人誘導你做出的選擇。
事實上,對方演繹了你的思維路徑,“幫”你做出了選擇——雜誌事小,想想你有沒有更重要的事進入了別人的預設?
4、權力成就你的社會地位,也會毀掉你的健全人格
Kevin Coe最近一個關於“權力如何影響行為”的研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研究者們讓參與者分為3個隊伍,並指定了領導者,然後研究者們帶了5份餅乾來讓領導者分配,結果顯示指定的領導者們更有可能會自己分2份,且一直不禮貌地張嘴咀嚼,讓碎屑撒一桌。
研究者們說,權力讓人們變得更有攻擊性,比如在男女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進行性騷擾,或者仇視少數族群。
所以,越往高處走,越要提醒自己,你是否因權力而膨脹,是你控制了權力,還是權力控制了你?
5、別人有一處好,你就腦補他的千處好
研究者給三組男生看同一篇論文,然後又分別給他們看三張不同女生的照片,告訴他們這是論文的作者。結果三組男生對論文質量的評價與他們所看照片的顏值高低成正比。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光環效應”,即當我們發現一個人在某方面有天賦時,我們會自動認為他在其他方面也有出色表現。所以你大概明白明星們人設崩壞時粉絲們為何口誅筆伐了吧?他們將自家愛豆神化,認為男神女神是不放屁不拉屎沒有性生活的。所以說這是個看臉的時代是不準確的。應該說,任何時代,都是看臉的時代。
6、我們假定別人會去做時,自己便無動於衷
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都視而不見。這一事件曾轟動全國,所有人都指責路人的冷漠。但為什麼一次次的指責過後,公交車上的小偷還是沒人抓,倒在馬路上的老人還是沒人扶?除了不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身處現場時,人們會問自己“那麼多人都能幫忙,為什麼伸出援手的一定是我?這便是“旁觀者效應”,即當有人陷入緊急情況時,如果有其他人在場,就會抑制個體採取行動的慾望。我們暫時無法指責公眾的冷漠,只是建議你在公共場合需要別人的援手時,與其漫無目的地呼喊,不如直接指定一個人。
7、高預期帶來好表現,你不缺能力缺自信
1960年代,Rosenthal和Jacobson曾有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告知老師某個學生特別優秀,結果老師對那個學生青睞有加,不吝鼓勵和讚美,最終學生的表現也十分優秀——然而最初,那不過是一個隨機抽取的普通學生。操縱老師們對學生的預期,直接影響到普通學生們的表現。在相同智商的學生中,受到更多鼓勵的人通常有更好的成績。
同樣地,那些你做不到的事情,可能只是因為從沒人告訴你:你可以做到。下次你要不要試著告訴自己?附贈一句科比名言:總有人會贏,那為什麼不能是我呢?
8、做決定時,別被干擾
在一個研究中,人們被帶去參觀一個樓盤,並得知了其中一棟樓的標價,其中一些人看到的比其他人的標價高。然後,當參與者們對樓盤估價時,那些看到高標價的會給出更大的數字。實際上那些較高的標價不過是隨機指定的數字。這便是“參照效應”,潛意識裡你會根據前期資訊來做出後續判斷,哪怕這些資訊其實沒什麼參考價值。
如果把Gucci香水和Six God***六神***擺在一起,然後告訴你前者的價格,你大概會願意花50塊把後者買下來,還覺得自己佔了便宜。我想你一定有此類的誤導經歷,不論是商場裡虛高的價格,還是干擾下做出的其他選擇。
參照物,外界預期,第一印象,權力膨脹,群體壓力,這些因素扭曲了你的決策,限制了你的創造力和勇氣,模糊了你的判斷,讓你一點一點淪為平庸。更糟糕的是,不只是你,大多數的人也掙扎在這些思維誤區,於是你以為這樣才是常態。就像一群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每一隻都覺得世界本應只有井底那麼大。但只有跳出井底的那一隻,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
: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曾經有過一場被視為破爛拍賣會的拍賣。
拍賣商走到一把小提琴旁——一把看起來非常舊、非常破、樣子磨損得非常厲害的小提琴。拍賣商拿起小提琴,播了一下琴絃,結果發出的聲音跑調了,難聽得要命。
他看著這把又舊又髒的小提琴,皺著眉頭、毫無熱情地開始出價,10美元,沒人接手。他把價格降到5元,還是沒有反應。他繼續降價,一直降到0.5元。他說:“0.5元,只有0.5元。我知道它值不了多少錢,可只要花5毛錢就能把它拿走!
就在這時,一位頭髮花白、留著長長的白鬍子的老頭走到前面來,問他能否看看這把琴。
他拿出手絹,把灰塵和髒痕從琴上擦去。他慢慢撥動著琴絃,一絲不苟地給每一根弦調音。然後他把這隻破舊的小提琴放到下巴上,開始演奏。從這把琴上奏出的音樂是現場許多人聽過的最美的音樂。美妙的樂曲和旋律從這把破舊的小提琴上流淌出來。
拍賣商又問起價是多少。一個人說100元,另一個人說200元,然後價格就一直上升,直到最後以1000元成交。
為什麼有人肯花1000元買了一把破舊的、曾經5毛錢都沒人買的小提琴?因為它已經被調準了音,能夠彈出優美的樂曲。
猶太人認為,一個人也像一把小提琴,你的心態好比琴絃,調整好了心態,別人就不會輕視你的價值。《塔木德》也說過:“不要自貶身價,以免別人看輕。”若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誰還會看得起你。
:討厭一個人是一種心理遊戲
從心理能量的角度來說,其實討厭和喜歡的本質是一樣的。雖然你可能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可是,的確從本質的角度來說,它們至少是非常類似的——都是傾注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到對方身上,只是一個走向正面,表現為難以抑制的熱忱,一個走向負面,表現為不可遏制的厭惡。
討厭和喜歡的本質是一樣的
一個朋友對我說,我真的特別特別討厭我的直屬上司,每次看見她我都討厭得不要不要的。聽她說話,我甚至會不由自主地撇嘴嘲笑她,我覺得她德不配位,根本做不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她充滿了鄙夷的情緒。
我也知道她能感覺到,可我還是忍不住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這樣的人不是就很招人討厭嗎?可是,我現在在公司的處境卻越來越尷尬了,我該怎麼辦?
是啊,這不是我第一次收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困惑,我們不解,為什麼我那麼討厭那個人呢?就算明知道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還是忍不住對對方嗤之以鼻,這到底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就是莫名地不喜歡TA?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有趣的話題。
無論喜歡還是討厭一個人,你都會發現你對這個人比對其他人敏感,你很容易覺察到Ta的一舉一動,然後根據對方的行為而做出反應。你看,你對你討厭的物件也真的是很上心很用心。
當然,最終你做出的反應是不同的,但你投入的心力卻是一樣的。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討論“討厭”,就足夠有趣了。
你在對方身上投射了一些你早年隱藏的對他人的情緒
我們觀察他的成長經歷,很可能會發現,他的父親或者母親就常常是誇誇其談的,可是事實上當他需要幫助需要照顧需要保護的時候,父母卻常常不能夠給到他足夠的實實在在的愛和安全。
然而,他不敢表現出憤怒,也不敢表現出不滿,因為他只是個孩子。他知道如果自己對父母的這種習氣表達出不滿,那麼境遇可能更糟糕。所以,他很可能選擇自己不要做這樣的人,並且對這樣的人深惡痛絕。而所有這些情緒和感覺就都可能被壓抑了下來,沒有辦法得到釋放。
而長大之後,當這樣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的時候,就是以前壓抑的情緒終於找到出口的時刻。所以,所有的壓抑不滿就都一股腦的丟出去了。而對方也可能感受到這種巨大的能量,下意識地自我保護和防禦,甚至進而產生投射認同,也開始針對或者討厭你,這時候很可能那個尷尬的局面就已經形成了。
只是他還需要一段時間發現,僅僅是允許自己去討厭,表達嘲笑鄙夷和不屑一顧,對他人宣洩出這些隱藏的感受,其實還並不足以讓自己真正的從過去的創傷裡走出來。
討厭一個人是我們自己建立的心理遊戲
當看到Ta的時候,我感覺到強烈的憤怒厭惡,在這種強烈的感受裡,我更清晰地感覺到我自己。於是,我的存在感得到滿足了。
當看到Ta的時候,我感受著Ta的愚蠢無能,我不自覺地嘲諷譏笑Ta,然後我感覺到了某種滿足,我比Ta好得多,我比Ta有價值得多,這時候,我的價值感就得到滿足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說討厭一個人是我們自己建立的心理遊戲,經由這樣的心理遊戲,我們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所以,這就是我們自己的需要投射出來的故事。它是我們慣用的方式,就好像是那個釘在牆上的掛住自我的釘子,我們不能離開它,除非我們找到了新的方式讓自我有所依託。
總之,無論如何,你覺察到對某個人強烈的厭惡,甚至這種厭惡已經影響了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麼,就是時候回來看到自己的內心了。
當你不再把對他人的厭惡僅僅歸咎於他人的不夠好的時候,當你真的下定決心願意麵對自己的內心的時候,你也就又找到了前進路上的一把鑰匙。那麼,你前方可能開啟的,就不只是一扇小窗,也可能是一條寬敞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