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資料
書籍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能少的一部分,沒有了書籍的生活就像是離了水的魚一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書手抄報,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的圖片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圖一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圖二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圖三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圖四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圖五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的資料1
有關讀書的名言
1***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普希金
2*** 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要》
3*** 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於受陳規陋習羈絆的大眾會成為一種冒犯,而在那些讀書不少但學識不深的人看來,卻是一樁蠢事。——歌德
4*** 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伏爾泰
5*** 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看花,所獲甚微。——王梓坤
6*** 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中五車書。——《對聯集錦》
7*** 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也。——朱熹
8*** 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9*** 不動筆墨不讀書。——徐特立
10*** 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愛迪生
關於讀書的典故
1.尋章摘句
形容讀書只顧及文中的片言隻語而不深究其精神實質。語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趙諮***使魏,魏文帝善之,嘲諮曰:‘吳王頗知學乎?’諮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斷章取義
常指隨意摘取詩文中的一部分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願意如何。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春秋時各諸侯國進行外交活動時,使節們往往以賦《詩》為表達己方意願的手段。然賦詩者與聽詩者可以對詩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詩的本義。此典的形式常有:“斷章取義”、“斷章取誼***古誼同義***”、“斷章載句”。現今還用,不過已轉為貶義之辭。
讀書的好處
從小到大的,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讀書,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有《永遠的布穀鳥》、《烏丟丟的奇遇》、《小狐狸買手套》、還有《窗邊的小豆豆》……
對我來說讀書有許多好處。不僅可以幫助我在做閱讀的時候,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且可以讓我運用到更好的好詞、好句,還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明白很多道理。讀書讓我們快樂!讀書讓我們有更多的歡聲笑語!
其中,我最喜歡看《居里夫人》。居里夫人也和我們一樣,從小喜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哥白尼曾是她的榜樣。偉大無私的她、謙虛質樸的高尚品格,堅毅刻苦、鍥而不捨的頑強精神,她發現了兩種元素——釙和鐳,她一生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有誰能想像,她是鐳的“母親”,將巨大的財富貢獻給了全世界,自己卻連做研究用的1克鐳也買不起。作為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援和敬仰。
讀了《居里夫人》,我覺得我應該向她學習,學習她不向困難低頭,學習她堅毅刻苦的頑強精神。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向她一樣的科學家。
讓我們一起:會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吧!
讀書伴我同行手抄報的資料2
陶行知的讀書方法
書是我們的益友,誠如冰心老人所言:“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做人處事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但是,能達到這種境地的青少年,並不太多。究其原委,恐怕在於光讀不想,只讀不問。獵奇求趣、浮光掠影的讀書方法,勢必陷入孔子指出的“學而不思則罔”的迷宮,談不上有所得、稱不上“會讀書”。
被譽為“平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1891年—1946年***,終生從事教育工作,潛心摸索讀書方法,他曾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地把多讀多想多問的讀書“訣竅”,演繹成一首《八個顧問》的現代詩: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
你若想問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時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地何去,
好像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
姓名顛倒叫“幾何”。
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陶先生的“八個顧問”、“八個賢哲”、“八位何先生”,就是我們青少年讀書求知的良師益友、至愛親朋!我們讀書時能與這八位何先生結緣,能有這八位先哲帶路,就敢想善問,能思會辨;就會開卷有益、學而致用,開拓創新、不斷長進。
現在的書籍五花八門,良莠不齊。開啟一本書,想想作者是“何人”,寫“何事”,想引導讀者“何去”……就不至於被誨淫誨盜的書籍拉向深淵。看到一個題目,想想作者將寫到哪些題材?情節將怎樣安排?故事會怎樣發展?再邊讀邊對照自己的想法,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或作者的欠缺。這種站在自己角度自我審視想問題的讀書法,能激發最大的閱讀興趣與最廣的思維空間。讀到某一精彩語段或場面,稍作停頓、掩卷思索一番:作者何以這般想這麼寫如許說呢?是基於作者的個人經歷?生活體驗?邏輯思維?
我們都說愛讀書,我們天天都在讀書,但要將書讀好,還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