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攝影精選技巧

  任何訊息,當電視新聞都開始作為頭條報道的時候,就已經太晚了。為了更好地提高電視新聞攝影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電視新聞攝影技巧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電視新聞攝影技巧一、電視新聞的畫面構成

  從拍攝的角度看,電視新聞可分為兩大類:錄影報道、現場報道。

  錄影報道之採用畫面和解說相結合的形式報道新聞事實,記者不出鏡頭。其資訊傳遞的主要手段是畫面和解說詞,而畫面又是由一組不同內容、不同角度、不同景別和不同長度的鏡頭構成的。

  鏡頭又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介紹性鏡頭,一部分是中心鏡頭。

  介紹性鏡頭是引導觀眾進入新聞主題的鏡頭,主要是交待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規模等新聞要素。

  中心鏡頭,是反映新聞主要內容的鏡頭。拍攝時要注意:

  1、抓重點。既要抓住關鍵的新聞場面和主要的新聞人物。

  2、抓全面。拍攝時不要遺漏相關的鏡頭,避免後期補拍。

  3、抓細節。鏡頭要特別反映新聞主體的表情與感情變化的細節。

  現場報道是指記者出鏡,在新聞現場採訪和播報新聞。

  現場報道和錄影報道的不同之處,在於加進了記者的形象。現場報道的開頭是記者的獨白,介紹新聞的主要內容,相當於新聞報道中的導語。

  在現場報道中,一般都有記者的鏡頭前採訪,在拍攝鏡頭前採訪時,首先需要一個交待性鏡頭,這個鏡頭要包括記者和採訪物件。

  如果是新聞專訪,交待性鏡頭多半是從記者和採訪物件兩人的側面拍攝,採用全景或遠景。

  在現場報道中,因為記者以在開頭的獨白中露過面,他和採訪物件之間的交待性鏡頭一般拍成越肩鏡頭。拍攝越肩鏡頭時,要攝像機處於記者的背後,拍下采訪物件正面鏡頭和記者頭部與肩部的一部分。

  在採訪物件回答問題較長時,就要用採訪物件單獨的中近景或特寫鏡頭。

  為了後期編輯的需要,還要拍攝一些記者的鏡頭,一種是“傾聽鏡頭”,這種鏡頭在編輯時用在採訪物件回答問題時,表明記者的態度。在拍攝時,把攝像機放在採訪物件後面讓記者面對攝像機鏡頭。

  另一種鏡頭叫“反向提問鏡頭”,是記者提問的鏡頭,也是採用從採訪物件後面拍攝的方法。

  間隔鏡頭,用來在後期編輯中作為過渡鏡頭使用。一般是記者和採訪物件的遠景,以看不清口型為原則。

  電視新聞攝影技巧二、畫面的方向性

  在電視拍攝過程中,要注意保證拍攝方向的統一性,其目的在於正確處理鏡頭間的方向關係,使觀眾對各個鏡頭所表現的空間有完整、統一的感覺,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熟練掌握“軸線”規律。

  “軸線”一般指被攝物件和被攝主體的“動作軸線”,它是由被攝主體的運動所產生的一條無形的線,或稱之為主體運動軌跡。在拍攝一組相連的鏡頭時,攝像機的方向應限於軸線的同一側。拍攝角度無論在水平方向上怎樣變化,都不允許發生“跳軸”現象。

  電視新聞攝影技巧三、現場拍攝

  勤 於積累、心中有數、及時抓拍。

  拍攝介紹性鏡頭。介紹性鏡頭一般要交待新聞六要素中的四個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

  拍攝中心鏡頭。中心鏡頭要著重反映事物的發展過程、每個階段的基本情況以及事情發生的原因。在拍攝中心鏡頭時,既要突出重點,又要注意抓細節和富有人情味的場面。一條成功的電視新聞,中心鏡頭應占絕對比例,大約70%以上。

  電視新聞攝影技巧四、同期聲的錄取

  在電視新聞的拍攝過程中,聲音的拾取與畫面的拍攝同等重要。

  讓新聞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話,既自然,又比用解說顯得真實可信。錄取聲音時注意:

  1、 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話筒功能、特性,話筒線、電池等***

  2、話筒一直開啟。***避免重要場面時因意外原因而無法錄音***

  3、用耳機進行監聽。***注意效果***

  電視新聞攝影技巧五、按後期編輯的要求拍攝

  電視新聞製作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編輯合成,而編輯工作如何進行又取決於前期素材的拍攝方式,因而,在前期拍攝中必須要根據後期編輯的要求拍攝鏡頭。

  1、開機關機前的充分預留。

  2、拍攝足夠的轉場鏡頭。

  最靈活的轉場鏡頭是人或物體的中性運動方向鏡頭。中性運動方向,是指主體運動由畫面深處向正前方行進,或從畫面正前方向縱深處行進。這種垂直線運動方向,除了主體大小的變化外,主體運動感並不強,不象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橫向運動主體,有強烈的運動感、方向感。

  3、儘可能做好拍攝場記。

  電視新聞攝影技巧六、拍攝過程應注意事項:

  1、少用推拉搖移電視新聞的拍攝應少用推拉搖移,多用固定鏡頭。原因是:***1***每條電視新聞長度有限;***2***為增加單位時間的資訊含量;***3***使新聞節奏明快。

  少用推拉搖移,並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處,根據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聞的表現力。

  2、鏡頭要成龍配套

  電視鏡頭是電視新聞的基本構成單位,是構成一條完整新聞的“零部件”,必須在前期採訪拍攝中拍全拍好。

  鏡頭要成龍配套共有三層涵義

  a、鏡頭內涵要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概念。

  b、鏡頭景別要成龍配套。

  c、鏡頭拍攝角度要成龍配套。

  3、突出特徵,角度常新

  角度,是攝像機與被拍攝物件之間的夾角。拍攝角度的變化影響到主體與陪體、前景與背景及S70各方面因素的變化。不同的拍攝角度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和表現力,能表達不同的情緒及人、人物與環境之間的不同關係。角度具有鮮明的個性,它能夠強調、突出、誇張某個事物的表現,也能減弱某個事物的表現。

  4、刻意追求真、善、美

  電視新聞責無旁貸地要以精心拍攝的每一幅畫面去引導人們向真、向善、向美。電視新聞的拍攝把那些不宜在螢幕上表現的東西運用各種拍攝技巧把它們規避掉。那麼,留下來的當然都是能反映真、善、美的事物了。

  5、畫龍點睛抓細節

  電視新聞拍攝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勝多,具有典型價值的各種視覺和聽覺細節,以凸顯主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使該條新聞在觀眾記憶中歷久彌新。

  6、善於挑、等、搶

  挑、等、搶是電視攝像記者的基本功。前期採訪拍攝中,必須根據新聞主題及人物、事物的特點,把那些最能表達人物內心世界及事物特色的關鍵畫面在磁帶上“定格”。為此必須練就一身挑、等、搶的過硬功夫。

  a、挑。就是有所選擇,把那些最具視覺感染力的場面抓下來,捨棄可有可無的冗餘場面。

  b、等。要有等待的耐心,坐不住的記者,無法捕捉到那些在平靜中爆發的精彩瞬間。

  c、搶。當等待已久或突然出現的巨大變動在面前出現的時候,要不失時機地捕捉下來,便瞬間變為永恆,不然就是電視攝像記者的失職。

  7、錄好同期聲

  聲音與畫面同等重要,在記錄畫面的同時必須同時記錄好聲音。

  聲音的五種功能:

  a、賦予畫面生命。 b、使二維畫面立體化。

  c、豐富畫面的表現手段。 d、增加資訊量。

  e、使畫面組接多樣化。

  8、捕捉人物的第一反應

  人物的第一反應最真實,最能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是攝像記者應全力捕捉的重點。

  方法:有預見性的提前開機和適當地延時關機,從而記錄人物對外界刺激反應的全過程。

  9、要參加採訪的全過程

  攝像採訪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必須有真情實感地投入。為此,攝像記者事先必須對新聞事件,採訪目的、拍攝重點、景物、角度及拍攝方式做到心中有數。採訪結束後,應參與後期編輯,以對自己的拍攝材料做出正確估價,以便下次工作中加以改進。

  10、時刻準備看

  採訪拍攝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放過,不然就會造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後果,面對於電視攝像記者來說,錯過了時機,是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