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效課堂管理制度範本

  為全面“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需要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小編今天為你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一、備課制度

  1、課前熟練掌握駕馭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結構和教具的使用,為上課做好準備。

  2、在備課活動中要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和他人經驗。做到“六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練習。

  3、先鑽研《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後學習教學參考書,要對他人經驗採取聯絡實際,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

  4、結合學生實際,上課前要二次“復備”,進一步熟悉教案,並進行教前修改。

  5、備課呈現形式納入教師量化考核實施細則,優案給予制度規定的獎分。多媒體課件只可以起輔助教學作用,不能替代教案。

  二、課堂教學制度

  1、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必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理念,體現“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高效課堂教學要求。

  2、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並採用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

  3、課堂教學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堅決反對滿堂灌,要把課堂真正地交給學生。

  4、訓練題目可實行分層佈置,訓練題可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等。

  5、檢測題要對應、回訪和體現學習目標。

  6、做題要限時,訓練的形式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作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7、資訊要反饋,當堂訓練後,及時反饋矯正,力爭做到堂堂清。

  三、教學反思制度

  1、反思應該注意反思作業批改、輔導、考核評價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力爭做好常規教學的全程反思。

  2、教師應對自己的教學抱開放的態度,時時刻刻在反思中改善自己的教學取向。

  3、反思方式有:課後思,課後寫簡單的教後記;月反思,每月一篇反思文章在組內交流;學期反思,每期一篇反思報告在校內交流。

  4、倡導教師每期將反思、案例等發表於校刊或校園網。

  四、教師聽評課制度

  1、每學期教師聽課數量不少於20節。

  2、校領導不定期推門、跟蹤聽課,同時檢查授課與教案是否相符。

  3、聽課教師必須提前進教室,不能有干擾課堂教學的行為。

  4、聽課者每節課要選擇不同的觀測點進行聽課並反饋,如: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當堂檢測等。

  3、聽課後要填寫好聽課記錄,並根據《課堂教學評價表反饋》對授課者進行認真評價。

  4、鼓勵學校教師跨學科聽課,各學科之間做到教學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等互相借鑑學習,共同提高。

  五、評課要求

  1、評課可以視學科、規模而定。先由執教教師自我評價,然後人人發言,每位教師針對所聽的課說一處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多處可以改進的地方,以促使執教者加強對自己課堂教學的課後反思。

  2、聽課教師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善於發現教師講課中的優點,充分肯定,更多的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要有深度。

  3、在充分評議的基礎上,最後由評課組織者全面客觀地作出總結,使所有教師在聽課、評課過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六、作業佈置和批改制度

  1、作業佈置與批改要求做到“五必”:即有發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改。

  2、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實驗、操作、製作、測量、觀察、調查、課外閱讀等。

  3、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嚴格控制課外作業總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做好作業的平衡協調工作。嚴禁佈置懲罰性作業,提倡分層、分類佈置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3、書面作業要及時、認真、細緻、不漏批錯批。重視作業的評講,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4、提倡教師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作業和作品進行評價。

  七、學生輔導制度

  教師輔導要堅持“面向全體,正視差異,分類指導”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

  1、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開展課外輔導活動,要明確輔導的物件和任務,研究輔導策略,確定輔導重點,制定輔導計劃,注重輔導的針對性。

  2、堅持分類指導。對學有餘力或具有某種特長的學生,應加強指導和培養,藉助課外閱讀指導、開設學科講座等形式,為他們提供超前學習或發揮特長條件,促進他們脫穎而出。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應通過針對性訓練彌補基礎性知識缺陷,幫助其克服困難,改善學習效果。

  3、對個別學生中存在的特殊問題,應及時地給予針對性幫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不僅要關注學業上的問題,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感受。

  4、輔導學生要做到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輔導要運用多種形式,可以有個別輔導、課外輔導心理輔導、應考輔導等。

  5、教師對學生培優輔差情況要進行真實、及時記錄。

  6、嚴禁教師佔用綜合實踐活動、體音美課的時間進行學生輔導,嚴禁利用節假日進行集體補課,嚴禁教師要求學生徵訂上級部門規定以外的教輔資料,嚴禁進行有償輔導和有償家教。

  八、教學效果檢測制度

  1、把學習效果檢測與學習過程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以卷面檢測的結果作為評定學生成長的唯一依據。

  2、實行月考、期中、期末檢測制度。對畢業班實行月檢測管理,對非畢業班實行單元過關制管理,每次檢測後做好質量分析,研究提升質量的具體措施。

  3、認真組織檢測命題,檢測題體現教育性、教學性、發展性。

  4、試卷編制從易到難,題型應多樣,客觀題與主觀題相結合,不出偏怪題、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考查。

  九、學生評教制度

  1、每學期組織學生評教活動,每次評教活動結束後將評教情況及時反饋至相關教師。

  2、每位教師必須自覺接受學生的評教,並通過學生的評教而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地完善自我。

  十、教研活動制度

  1、要有計劃性。每學期初,教導處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訂學校的教研計劃,教研組要制訂組的教研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計劃要具體詳實,切實可行、嚴禁形式化、任務性、應付檢查。

  2、教研時間固定化。教研組長會議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活動每週1次,教學工作檢查學校每期組織2次。要求活動記錄詳實,效果實在。

  3、“生本微克”經常化。每期每位教師做二次彙報課,每學科搞一次研究課,學校組織一次優質課評選,組織四次示範引領課。力爭每學期都能湧現出新的教學能手。

  4、要紮實開展聽、評課活動,積極進行個人教學反思,並撰寫教學反思文章。

  5、學期末,教研組和教導處寫好教研工作總結,教師要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存入學校業務檔案學校對教科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要給予及時表彰和獎勵。

  篇二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高效課堂教學常規管理指定一下制度。

  一、備課制度

  備課是教師教學實踐活動中的一項艱苦再創造,需要教師個人鑽研《課程標準》和教科書,掌握駕馭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結構和教具的使用,為上課做好準備。教師備課要做到“六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練習。在備課活動中要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和他人經驗。要先鑽研《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後學習教學參考書,要對他人經驗採取聯絡實際,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要結合不同的學生實際及教改要求;要做到超周備課,不能臨教臨備,決不允許教後補備;上課前,要“復備”,進一步熟悉教案,並進行教前修改。備課成果的呈現形式是電子教案,其作用都是用來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電子教案不能變成教師不備課的一個理由,對於將電子教案學校對於教師備課和上課一致性必須要有嚴格的監控管理機制。多媒體課件只可以起輔助教學作用,絕不能替代教案。

  二、課堂教學制度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必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理念,體現“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高效課堂教學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並採用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課堂教學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堅決反對滿堂灌,要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一般授課不超過20分鐘,並儘可能多地運用電教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課堂教學要注重課內練習,強化落實,練習要適量適度,精講精練,符合教學規律,加強技能訓練,特別注意要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教師應做到衣著整潔,儀態端莊,教態自然,語言文明,使用普通話教學;嚴格按課表上課,按計劃和進度教學,如有變動應在教後記欄中註明並適當調整下一課時的教案;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課時計劃,不得私自調課;嚴禁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教師中途不得擅自離開課堂,課堂上禁止接聽手機,上課時應把手機調成靜音或振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擠佔該時間上課;禁止教師下課拖堂;嚴禁坐教、上課吸菸和酒後上課;全體教師應關心愛護學生,教師進入課堂必須清點學生人數。

  三、當堂檢測制度

  當堂檢測就是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數量的訓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課堂所學重難點的理解和落實,教師每節課都必須有當堂檢測這一教學環節。當堂檢測要注意以下七個方面的要點:

  1、訓練形式要多樣。可採用問答、背誦、默寫、聽寫、做檢測題、實驗等訓練形式;訓練題目的呈現可以投影展示,可利用練習冊、全優課堂,也可以利用導學案;學生答題形式可筆答、板書、口答、搶答等等。

  2、訓練時機要靈活。當堂訓練應貫穿一節課始終,靈活機動,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目標,可以每次自學後逐一訓練,即分步訓練,但上課結束前必須進行一次綜合檢測。

  3、訓練時間要充分。各階段訓練時間總和一般控制在15分鐘左右,每次訓練要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相關任務。

  4、題目要分層。訓練題目可實行分層佈置,訓練題可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等。

  5、題目要應標。檢測題要對應、回訪和體現學習目標。

  6、做題要限時。訓練的形式像競賽、考試那樣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作輔導,學生不得抄襲。

  7、資訊要反饋。當堂訓練後,及時反饋矯正,力爭做到堂堂清。

  四、教學反思制度

  教學反思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教師教學反思應該是多視角、多維度的,教學反思除反思課堂教學外,還要注意反思作業批改、輔導、考核評價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力爭做好常規教學的全程反思。教師應對自己的教學抱開放的態度,時時刻刻在“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會、何時會、何地會”的自我追問中改善自己的教學取向,教學反思應逐漸成為教師的職業習慣和專業成長的有效方式。學校要引導教師養成寫教學反思的習慣,並追求反思的深度和效度,克服形式上的反思。教學反思的方式如下:

  1、課後思,即教師每節課結束後要在導學案後寫簡單的教後記。

  2、月反思,即教師每月寫一篇有一定深度的教學反思文章在教研組內交流。

  3、學期反思,即教師每學期至少要寫一篇500字以上有較高質量的教學反思報告在校內交流,並存入教師業務檔案。要倡導教師將教學反思發表或網上交流。

  五、教師聽評課制度

  一、聽課數量

  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節。

  二、聽課要求

  1、學校領導推門聽課,跟蹤聽課,同時檢查授課與教案是否相符。

  2、聽課教師必須提前進教室,不能有干擾課堂教學的行為。聽課時不能泛泛而聽,每節課要選擇不同的觀測點進行聽課,如: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當堂檢測等。

  3、聽課後要填寫好聽課記錄,並根據《學科課堂教學評價表》對授課者進行認真評價。

  4、鼓勵學校教師跨學科聽課,各學科之間做到教學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等互相借鑑學習,共同提高。

  三、評課要求

  1、評課可以視學科、規模而定。先由執教教師自我評價,然後人人發言,每位教師針對所聽的課說一處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多處可以改進的地方,以促使執教者加強對自己課堂教學的課後反思。

  2、聽課教師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善於發現教師講課中的優點,充分肯定,更多的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要有深度。

  3、在充分評議的基礎上,最後由評課組織者全面客觀地作出總結,使所有教師在聽課、評課過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六、作業佈置和批改制度 作業佈置與批改要求做到“五必”:即有發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改。作業佈置和批改作業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實驗、操作、製作、測量、觀察、調查、課外閱讀等。

  2、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嚴格控制課外作業總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做好作業的平衡協調工作。嚴禁佈置懲罰性作業,提倡分層、分類佈置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3、書面作業要及時、認真、細緻、不漏批錯批。重視作業的評講,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優秀作業展評。

  4、提倡教師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作業和作品進行評價。每門學科要求學生必須備有糾錯本,各科任教師要逐步建立起班級學生的糾錯檔案。

  七、學生輔導制度

  教師輔導要堅持“面向全體,正視差異,分類指導”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

  1、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開展課外輔導活動,要明確輔導的物件和任務,研究輔導策略,確定輔導重點,制定輔導計劃,注重輔導的針對性。

  2、堅持分類指導。對學有餘力或具有某種特長的學生,應加強指導和培養,藉助課外閱讀指導、開設學科講座等形式,為他們提供超前學習或發揮特長條件,促進他們脫穎而出。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應通過針對性訓練彌補基礎性知識缺陷,幫助其克服困難,改善學習效果。

  3、對個別學生中存在的特殊問題,應及時地給予針對性幫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不僅要關注學業上的問題,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感受。

  4、輔導學生要做到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輔導要運用多種形式,可以有個別輔導、課外輔導心理輔導、應考輔導等。 5、教師對學生培優輔差情況要進行真實、及時記錄。

  6、嚴禁教師佔用綜合實踐活動、體音美課的時間進行學生輔導,嚴禁教師利用節假日進行集體補課,嚴禁教師要求學生徵訂上級部門規定以外的教輔資料,嚴禁進行有償輔導和有償家教。

  八、教學效果檢測制度 教學效果檢測是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學校要把學習效果檢測與學習過程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以卷面檢測的結果作為評定學生成長的唯一依據。實行月考、期中、期末檢測制度。對畢業班實行月檢測管理,對非畢業班實行單元過關制管理,每次檢測後各學科要做好質量分析,學校要有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並研究提升質量的具體措施,學校要做好每次質量檢測結果的統計工作,並將材料存檔。學校要認真組織檢測命題,檢測題要體現教育性、教學性、發展性。試卷編制從易到難,題型應多樣,客觀題與主觀題相結合,不出偏怪題、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考查。

  九、學生評教制度

  學生評教是學校教學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完善教學過程考核方案,規範教師教學行為,蒐集教學反饋意見,敦促教師加強業務素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每學期應組織學生評教活動,每次評教活動結束後應將評教情況及時反饋至相關教師,每位教師必須自覺接受學生的評教,並通過學生的評教而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地完善自我。

  十、教研活動制度

  校本教研應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作為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討論問題”的思維習慣,做到教中研、做中研、研中教、研中做,使研究意識貫穿到日常具體的教學生涯中。現將學校教研活動作如下要求:

  1、要有計劃性。每學期初,教導處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訂學校的教研計劃,教研組要制訂組的教研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計劃要具體詳實,切實可行、嚴禁形式化、任務性、應付檢查。

  2、教研時間固定化。教研組長會議學校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活動每週1次,教學工作檢查學校每期組織2次。要求活動記錄詳實,效果實在。

  3、“四課活動”經常化。每學期每位教師做一次彙報課,每學科搞一次研究課,學校組織一次優質課評選,組織一次示範引領課。力爭每學期都能湧現出新的教學能手。

  4、要紮實開展聽、評課活動。

  5、教師要積極進行個人教學反思,並撰寫教學反思文章。

  6、學期末,教研組和教導處要寫好教研工作總結,教師要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存入學校業務檔案學校對教科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要給予及時表彰和獎勵

  篇三

  高效課堂教學,就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學生在獨立、自主的學習情境中積極主動地獲取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實現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收到最大的課堂教學效益。

  具體的要求:

  一、備課要求

  教師要把備課的重心從研究教學內容、教的方法向重點研究學生學的方法進行轉變,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投入更多精力。加強集體備課,在個人備課,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三次備課,使教案具有個性化特徵。

  二、課前檢測要求

  為了更加準確地瞭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更為了提高學生對新授課教學內容的學習效益,使教師能夠準確地瞭解到學情,針對性很強地進行教學,要求教師在每節新授課前都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檢測***溫故知新***。從而充分的瞭解學生,也更有利於課堂教學。

  三、課堂教學環節要求

  1、新授課要求

  在學生進行預習的基礎上,無論是在新授課還是在複習課上,凡是能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包括學生對知識的陳述、質疑等,教師就要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和創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只有當學生對某些知識無法解釋或回答時,教師才進行有必要的講授。新授課時間不超過10—15分鐘左右。

  2、練習設計要求

  當學生通過陳述對知識沒有困惑之後,為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要根據學生客觀存在的學習差異設計出不同層次的練習題,面向全體學生,是每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學生進行練習的時間不少於10分鐘左右。

  3、概括知識要求

  為了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教師都要給學生構建知識提供機會,並進行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將本課所學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絡、形成結構。概括知識的時間大約在5分鐘左右。

  4、當堂檢測要求

  緊密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檢測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加強當堂檢測,反饋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情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狀況要求檢測結果正確率在90%以上。時間大約在5分鐘。

  四、教師課堂教學親和力要求

  教師創設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情景,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師生之間具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課堂裡充滿歡樂、微笑、輕鬆、和諧、合作和互動。建立民主、平等、尊重、溫暖、理解的師生關係。

  五、建立有效的教學反思機制

  每個教師每課、每單元教學結束後寫《教學反思筆記》,每學期寫一份教學反思報告。把寫教學反思,記錄反思問題,貫穿於教學的整個過程。學校每學期要對教師的教學反思筆記進行一次檢查。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