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脫貧工作總結
新形勢下,“兩學一做”對廣大黨員幹部提出新要求,推進脫貧攻堅每位黨員幹部責無旁貸,讓我們在“學”中強化脫貧攻堅的思想自覺,在“做”中強化脫貧攻堅的責任擔當,常懷憂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常盡惠民之力,通過“兩學一做”助力脫貧攻堅,用脫貧攻堅的成果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效。下面是貧困村脫貧攻堅的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借鑑!
篇1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中央面向全黨8700餘萬名黨員、把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作出的重大部署,亦是推進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重大契機。“兩學一做”的成效如何,不僅要看“學”和“做”的效果,更為關鍵的是,要把“學”與“做”運用於推動中心工作、促進事業發展上。目前而言,就是要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學”中立攻堅之志、汲脫貧之智,在“做”上精準施策、辨症施治,做到學習教育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手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立下攻堅之志。“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學是基礎,黨員幹部只有真學真懂,方會真信真用。推進“兩學一做”和脫貧攻堅,首先要把學習黨章黨規作為基本功,認真研讀、學深學透,深入思考、銘記於心,讓黨章黨規成為黨員幹部的最高行為準則。通過黨章學習,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強化宗旨意識,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觀念,把宗旨意識貫穿脫貧攻堅行動始終,引導黨員幹部在攻堅一線發揮作用、擔當作為;通過黨規學習,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規矩意識,明晰履職盡責相關的規定和要求,始終把扶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立下攻堅之志、激發拼搏之力,攻堅克難啃“硬骨”、一以貫之挖“窮根”,不打贏脫貧攻堅戰誓不罷休。
汲取脫貧之智。黨的以來,圍繞治國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這些論述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把系列講話作為“兩學一做”的重要內容,就是要以此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尤其在脫貧攻堅中,關於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就是黨員幹部推進工作的“指明燈”,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學習領會系列講話與推進脫貧攻堅、產業轉型升級、群眾矛盾化解等結合起來,在學習中深刻理解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掌握脫貧攻堅的具體措施、踐行群眾路線的方式方法,堅持在學中幹、在幹中學,把脫貧智慧在攻堅一線運用起來、實踐開去。
做到辨症施治。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是貧困群眾的殷切期盼,也是每名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做合格黨員”是學習教育的根本落腳點,在脫貧攻堅一線,廣大黨員幹部更要把“合格”的標準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要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主動入戶排查、有效對接謀劃,積極排憂解難、真誠幫扶解困,率先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出真招、出實招、出硬招,瞄準目標幹、盯著問題改,不斷在“做”中煉就精準識別的火眼、強化脫貧攻堅的本領、打出辨證施治的實招,當好地方發展“主心骨”、群眾脫貧“領路人”,堅決不讓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實效是檢驗的標尺。新形勢下,“兩學一做”對廣大黨員幹部提出新要求,推進脫貧攻堅每位黨員幹部責無旁貸,讓我們在“學”中強化脫貧攻堅的思想自覺,在“做”中強化脫貧攻堅的責任擔當,常懷憂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常盡惠民之力,通過“兩學一做”助力脫貧攻堅,用脫貧攻堅的成果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效。
篇2
作為李保國家鄉的武邑人民深感驕傲和自豪,在全縣掀起貫徹落實習批示精神、爭做“保國式”優秀共產黨員熱潮。全縣廣大黨員幹部自覺以典型為鏡,多學一遍、深學一層,發揚“保國精神”,以人一之我百之的工作幹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爭當脫貧攻堅模範。
發揮“李保國”等典型帶動作用
該縣舉辦了弘揚李保國精神事蹟報告會,引導黨員學習領會“保國精神”的精髓和內涵;開展“爭做李保國式好黨員、好乾部,爭當李群生式好村官”活動,引導黨員幹部群眾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組織先進典型談體會、作報告,使廣大黨員學有目標、做有榜樣;通過召開學習座談會、撰寫心得體會、組織演講徵文、微信話題互動、業務技能練兵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談感想、找不足,喚起廣大黨員向先進典型學習、做合格共產黨員的內在動力;組織廣大黨員對標趕超,堅持邊學邊改,引導黨員根據崗位特點、履職情況和工作實績,客觀認定自身等次,對標先進典型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公開承諾踐諾。
學習保國精神 加快推進脫貧攻堅
該縣圍繞“全市率先脫貧出列”的奮鬥目標,出臺了《關於開展“學習李保國精神,全面脫貧奔小康”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全縣黨員幹部錘鍊更加頑強的精神狀態和更加剛強的工作作風,以李保國同志的工作作風、李保國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幹勁推進全面脫貧奔小康。在推進精準扶貧中,該縣堅持把創新扶貧業態機制、搭建脫貧產業平臺作為根本出路,針對不同貧困情況,重點在全縣培育搭建了京東“跑步雞”、寧波天邦股份100萬頭商品豬全產業鏈、設施蔬菜脫貧產業園、光伏發電四大脫貧產業平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在五大脫貧產業平臺,大力推行“政、企、銀、戶、保”“五位一體”模式,引導貧困戶帶土地、帶勞動力、帶各類資金加入合作社,確保貧困戶當年能脫貧,今後10—20年有長期收益。
開展“雙增雙培工程”助力脫貧
該縣大力實施農村致富帶頭人“雙增雙培”工程,即增強農村致富帶頭人致富能力、帶富能力、把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農村幹部,制定了《“雙增雙培”工程2016年推進方案》,通過在平臺上選人和選人建平臺,實行“1+10”聯戶幫帶機制,帶動貧困戶脫貧。2016年重點培育了河北綠園公司董事長孫鈺聰、審坡鎮賈寺院村黨支部書記種菜能手賈三虎等144名致富帶頭人,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篇3
黨的以來,從太行深處的阜平,到烏蒙山區的昭通;從甘肅中部的定西,到內蒙古邊陲的阿爾山,看真貧、知真貧,真扶貧、扶真貧,成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實施精準扶貧”,新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思想清晰明確。
改革開放以來7億農村人口成功脫貧,有力證明了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優越性,但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依然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拿下的戰役。為什麼這麼說?一是實現到2020年六七千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需要每年減貧1000多萬人;二是脫貧攻堅先易後難,越往後成本越高、難度越大、見效越慢;三是讓數千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需要投入鉅額資金,據測算,未來每年需要投入2000多億元;四是農村新的貧困人口還會出現,因災、因病、因學返貧情況還會時有發生;五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貧困人口就業和增收難度增大,一些農民因喪失工作重新陷入貧困。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所有這一切也都意味著,脫貧攻堅,空喊口號、盲目蠻幹不行,搞大水漫灌、***炸跳蚤也不行,新時期的脫貧攻堅,必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動員千遍,不如考核一次。《考核辦法》體現的正是精準扶貧導向。這種考核,不僅有貧困人口數量、貧困群眾收入等脫貧“硬指標”,還包括群眾認不認可、滿不滿意的“軟指標”;不僅依據扶貧開發資訊系統、全國農村貧困監測等“官方”資料,還參考有關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的第三方評估。把“不清不楚”變成“一清二楚”,精準扶貧導向下的精準考核,就是為了有效避免可能出現的弄虛作假、“數字脫貧”等問題,也為省對市地、市地對縣、縣對鄉鎮、鄉鎮對村的督查問責指明瞭方向。脫貧攻堅要落實,《考核辦法》也要落實,才能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
“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歷史上,我們黨一直善於以目標帶領群眾,這是我們黨的一大優勢。而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更大優勢還在於,我們善於把目標變為現實。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關鍵在於落實”。以想抓落實的覺悟、敢抓落實的擔當、會抓落實的能力,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我們將在“脫貧”中完成使命,在攻堅中成就光榮。
篇4
當前正值脫貧攻堅關鍵時期,五里鎮積極響應上級號召,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為脫貧攻堅增添新動力。
當好“兩學一做”的排頭兵。該鎮在召開全鎮“兩學一做”動員會的基礎上,要求各村***社群***黨支部、機關支部結合各自實際,以支部為單位,以黨章黨規、系列講話、扶貧政策法規和產業發展模式等為學習內容,以做合格黨員為目標,結合“三會一課”,採取週一支部班子率先學習、週五組織全體黨員集中學習等形式,進一步提高黨員幹部的黨性思想和幫扶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當好“兩學一做”的排頭兵,真正使“兩學一做”助力脫貧攻堅。
當好貧困群眾的引路人。為了使“兩學一做”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該鎮要求各支部、全體黨員幹部以“學”為根本,以“做”為落腳點,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通過進村入戶走訪,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精準剖析致貧原因、精準制定脫貧規劃、精準開展建檔立卡,爭當脫貧攻堅“先鋒隊”。要求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念,以脫貧攻堅工作為重,凝心聚力,苦幹實幹,真正沉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帶領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為貧困群眾找到新路子,幫助他們拓寬致富渠道,增加經濟收入,真正在脫貧攻堅行動中當好引路人。
當好脫貧攻堅的先鋒官。脫貧攻堅戰鬥已經打響,黨員幹部作為脫貧攻堅的“先鋒官”,必須事事想在前頭、處處幹在前頭。該鎮要求全體黨員幹部要信念堅定,知行合一,勇扛脫貧攻堅大旗,以自身作示範,增強貧困群眾致富脫貧的信心,點燃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熱情。要在學習書本上的脫貧知識、學習實踐中的脫貧經驗的基礎上,堅持學用結合,開拓創新,幫助貧困群眾破解發展難題、謀劃發展藍圖、量身定製脫貧計劃,做好“領路人”,帶領貧困群眾走好致富路,在脫貧攻堅的征途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