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議論作文有評語
初中生寫作議論文也很容易,只要找到規律,掌握方法,同樣能寫出優美的議論文。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知易行難”,“知者”可貴,“行者”更可貴。人猿因行動進化成人,科學家用行動探索真理。那麼,身為知者的我們,又何不做個“行者”,以探求生命的昇華?
何不做個“行者”,用行動表現你的真情義。古人云:“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有詩人多情,在牆外思念牆內佳人卻不敢接近,最後“多情總為無情惱”,徒留詩一首,佳人不知。有青年多情,卻不敢在現實中接近那淑女,只在夢中鼓琴弄瑟以友之,最後“日思夜想不得見”,徒留風一首,淑女不知。此二人,豈不知者哉?有琴師因知己之死憤摔愛琴,有劍客因一諾而掛劍於冢上。此二人,豈不行者哉?做一個“行者”,追求情感的顯露與精神昇華,勿要遺恨!
何不做個“行者”,用行動拉近夢想和現實的距離。企業家若非從小做起,能做成夢中的馳名的大企業?網路寫手若不在方格上辛苦耕耘能變成夢想中的知名作家?會說夢想的人是知者,但他們只是夢想家;會做出行動的人是“行者”,他們才是實幹家,是成功的人!做一個行者,誰也不想做一個失敗的人!
何不做個“行者”,用行動詮釋生命的意義。有人說“我在故我思”,有人說“我思故我在”。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進行思考之類的活動”。雖然你現在擁有生命,但你不去思考這個世界,不去用行動證明你的思考,不在行動中收穫你的思考、感悟,你該如何證明你的存在?你該如何讓你的生命有意義?
做一個“行者”!你的行動會讓你的人生像麵包一樣飽滿充實,讓殘酷的現實像夢境一樣甜美,讓虛渺的情感像溪水一樣可觸可碰可感!
做一個“行者”!
【評語】做一個“行者”,“用行動表現你的真情義”,“用行動拉近夢想和現實的距離”,“用行動詮釋生命的意義”,逐層展開,步步深入。既有歷史傳承,又有當下意識。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論述,化用蘇軾的詩歌及《詩經·關雎》,以及伯牙摔琴,季子掛劍,論據選擇正反結合,恰到好處。這是一篇十分優秀的議論文!這樣嚴謹的思辨分析,這樣豐厚的素材積累,對於一個初三的學生來說,實在難能可貴!
二
“英雄難過美人關。”漫長的歷史沒有冷落女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人們把褒擬罵得如何不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把楊玉環說得如何不是。但花木蘭卻有男子之心,代父從軍,留下千古佳話;越女西施使越國“三千越甲可吞吳”;楊門女將不也個個有雄心,忠心報國。
黃河邊緣,只見黃河之水波濤澎湃,似有吞併天下之勢。水霧中,一人一騎停佇觀望。
望黃河之水,忍心中之事。你的眼前閃過一絲光亮。走吧,走吧,既已到半路,何能再回頭。你心中一橫,勒馬,回頭,向前。哦,花木蘭,你的心真如男子,果斷。代父從軍,你如男子般征戰沙場,忠君報國,你的心在那一刻似已成男子之心,有力。馳騁沙場,你戰功無數,顯示著你的榮譽,但你的心依如男子之心,冷靜。
花木蘭,奇女子帶著雄心,在千年的歷史中留下一頁閃爍的篇章,使女子雄心深刻於歷史長河。
戰場,本屬於男子,而此刻,你們用女子雄心搏起這戰功。楊門女將們用事實證明女子有雄心。
對戰,兩軍交戰,敵軍輕視著你們,大笑宋元男子矣。你們,雄心怒火,用柔弱的肩揹負起國仇家恨。你們有心,用心去作戰。硝煙瀰漫,你們的雄心在飛騰,在旋轉,敵人的軍隊在倉皇逃離,回頭驚慌地看著你們。楊門女將的雄心贏得了這一場戰爭。
楊門女將,一群女子帶著雄心,保家衛國,在千年的歷史中留下閃爍的篇章,使女子雄心深刻於長煙歷史。
天空,灰濛濛的一片,刑場之上,跪著一人,許多百姓望著她。
劉胡蘭,不屈於反動派的淫威,用女子雄心為中國的革命歷程留下一段史詩。面對敵人的錢財誘惑,你依舊忠誠自己的信言。面對就義,你依舊保持一顆女子雄心,不曾流下一滴淚水。
劉胡蘭,一女子帶著雄心,在千年的歷史中留下一頁閃爍的篇章,使女子雄心深刻於歷史長河。
女子雄心,雄心女子。
【評語】這是一篇選材新穎、角度獨特的佳作。女子雄心,頂天立地。花木蘭、楊門女將、劉胡蘭等永垂青史的女英雄家喻戶曉,可敬可贊。詳略有致,內容充實。三個不同場面,簡筆勾勒與精雕細描巧妙融合,個體形象與群體形象兼而有之。開頭先抑後揚手法的精心運用,全文總分總結構的靈活安排,富於變化的句式都體現了良好的語文素養。
三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龔自珍
當揮手告別,我們看見他們眼中堅定的信念;當轉身離去,我們看見他們高大的背影。他們話離愁為和平;他們話離愁為奮起;他們話離愁為忠心。他們獨步漢青文化時就:告別不是悲傷。
文成入蕃
她回頭,看見秀美的大唐江山在蒼茫的古道上漸去漸遠,她分明聽見家鄉那聲聲燕子的呢喃,那聲聲親切的呼喊。她拭乾眼淚,她告別繁華,告別親情,去塞外播種和平的種子。她的韶華在這滿目的黃沙中消逝了,她的美貌在這千古的冰涼裡黯然失色。回眸,是告別時的堅毅,是那鳳冠霞披後的祝福。漫天的飛沙似在哭泣,枝頭的蒼鷹似在落淚,誰文成那欣慰的面頰?
告別不是悲傷,是和平的彩橋。
勾踐離國
戰後失敗的哭聲彷彿還縈繞在耳際。他一身奴役裝,站在城門下。身邊是他心愛的城池,如今早已斷臂殘損。透透層層送別的人影,他沒有看到悲傷,那雙雙噙滿淚水的眼裡是期盼,是支援。是的,他就此告別,堅毅地走向吳王的馬棚。他可以受盡凌辱,但不會忘記臥薪嚐膽。告別總延續著歸來,歸來是揮軍而下的神勇,是青史留名的豪情。
告別不是悲傷,是堅毅的奮起。
屈原投江
獨乘小船,漸漸遠離了國都。楚懷王冷峻的目光還在腦中迴盪。江水,冰涼地讓人心寒,他早已無所留戀。站在江邊,他看見了百姓們竭力挽留的神情,亦看見孩童高舉《離騷》譯讀。足矣,,受辱不如歸去。這是生命最後的告別,他在笑,笑庸君,笑佞臣,笑自己的忠心終將名留青史。一躍,他被江水吞沒。那是淒涼的告別,還是“路漫漫其修遠矣”的延續?
告別不是悲傷,是感人的忠心。
鳥兒告別母親,是去擁抱天空;落葉告別樹枝,是去孕育希望;小帆告別海洋,是去接受挑戰。
告別不是悲傷。
【評語】作者緊扣“告別”巧妙又新穎地詮釋了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個故事。文章思路清晰,開篇就簡要概括了三個故事中“告別”的內涵,接著用四字短語作為小標題,告訴我們文成公主的告別犧牲個人,贏得民族團結;勾踐的告別忍住悲傷,等待復仇時機;屈原的告別舍卻肉身,留下靈魂永恆,因此“告別”這一平常情感在作者筆下有了更豐富深刻的內容。作者有著豐厚的知識積累和較好的語言駕馭能力,語言整齊有氣勢,讀來琅琅上口,實屬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