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雕刻玻璃荷花

  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同時,也憑藉它豔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圖,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荷花的相關知識:

  “荷”被稱為“ 活化石”,是 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 植物之一。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十萬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溫溼,高達數十米的 蕨類植物遍佈地球各個角落。大部分種子植物無法生存,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種子植物生長在這個恐龍,蕨類植物稱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種今天人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中國的 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大約過了一億多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 蓮子與 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隨著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花開始了進一步的瞭解。當時的人類為了生活上對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澤地帶,而這些地帶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佈區域。從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鄭州市北部大河村發掘的“ 仰韶文化”房基遺址,發現室內檯面上有炭化糧食和兩粒蓮子,經測定,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人類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對朝夕相處的荷花的生長習性、生存環境等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為中國古老的荷花文化的產生髮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古植物學家徐仁教授,曾於20世紀70年代在柴達木盆地發現荷葉化石,歷史至少有1000萬年。1973年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鄭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兩粒炭化蓮子。西周初期***公元前Ⅱ世紀***,古人食用蔬菜約40餘種,藕是其中之一。《峪經》中有“腮有荷華”之句,意指中國大地上凡有沼澤水域的地方,都生長著荷花。中國是世界上栽培蓮花最多的國家之一。

  自公元前11世紀起,中國從漫長的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制時代——西周。荷花也在這時期裡從湖畔沼澤的野生狀態走進了人們的田間池塘。《周書》載有“藪澤已竭,既蓮掘藕。”可見,當時的野生荷花已經開始作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將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別定了專名。中國最早的字典,漢初時的《爾雅》就記有:“荷,芙蕖,其莖茄,其葉,其本密,其畫菡,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對荷花的瞭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同時,也憑藉它豔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為觀賞植物引種至園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在他的離宮***即蘇州靈巖山***為寵妃西施賞荷而修築的“玩花池”。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珍品“蓮鶴方壺”***通高118釐米,故宮博物院館藏***則從美術方面,反映了荷花對時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件工藝珍品取材於真實的自然界,荷花花紋概括形象,龍和螭躍躍欲動。可見,荷花被神化的龍、螭及仙鶴一樣,成為人們心目中崇高聖潔的象徵。

  秦漢之前,諸侯割據,戰爭頻繁,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結束了混戰局面。在這個統一大帝國裡,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逐步滲透到農業、經濟、醫學、宗教、藝術等各個領域。

  漢朝是中國農業空前發展的一個時期,也是對荷花的栽培發展發生了重要的作用。漢以前,中國的荷花品種均是單瓣型的紅蓮。到了魏晉,出現了重瓣荷花。

  西漢開始,中國的官私營商業迅速發展,豐富了各地區的商品種類,對荷花的傳播分佈有著重要意義。江陵、合肥、成都等地的特產——蓮藕均通過這些中心商市進入北方,從根本上擴大了荷花的分佈區域,使北方人民進一步認識荷花,瞭解荷花,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荷花的栽培技藝。北魏賈思勰的《 齊民要術》記有“種藕法”:“春初掘藕根節,頭著魚池泥中種之,當年即有蓮花。”;又有“種蓮子法”:“八月九日取蓮子堅黑者,於瓦上磨蓮頭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長二寸,使蓮頭平重磨去尖銳,泥幹擲於池中重頭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時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堅厚,倉卒不能也。”可見,當時南北兩岸的中原地區荷花的栽培技術已是相當高超了。

  中國的醫學從秦漢起開始了新的發展。漢朝“神農”在嚐遍百草後,總結出一套治病良方,即《本草經》,又稱《神農本草經》,其中就有蓮藕藥用保健功能的描述。東漢譙縣 華佗,是中國醫學史上著名的神醫,他在手術前,先給病人飲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覺,刳割腹背後縫合傷口,最後塗敷以藕皮等製成的膏藥,四五天後便可癒合。荷花遂成為 中國醫藥寶庫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西漢時期, 樂府歌辭逐漸盛行,由此產生了眾多優美的採蓮曲謠。其中有《 採蓮曲》***又稱《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歌舞者衣紅羅,系暈裙,乘蓮船,執蓮花,載歌載舞,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是中國廣大人民最喜愛的民間傳統歌舞之一。

  南北朝時期又發展有千瓣***並蒂***荷花。

  隋唐以後,荷花的栽培技藝進一步提高,有關荷花的詩詞、繪畫、雕塑、工藝等荷文化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在飲食文化中,荷花已進一步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名貴補品。同時荷花憑藉它的色彩豔麗、風姿綽約進入了私家園林。如長安城外東南隅有秦漢時宜春苑,隋朝建都長安後,更名為芙蓉園;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的麴院風荷。尤其是經過貞觀之治後,荷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工藝美術家創造的靈感來源。如隋唐時期的瓷器、銅鏡等的裝飾多采用蓮花花紋;金銀器上,尤其是盤邊緣,多飾以富麗的蓮瓣紋,整個風格華麗而真實。 宋代的染紡業較唐代有更高的發展。著名女畫家兼工 緙絲的朱克柔創作的荷花緙絲圖案,“古淡清雅”、為一時之絕作。明清的木版年畫多采用“連***蓮***貴子”、“連***蓮***年有餘***魚***”等荷花吉祥圖案,來表達人們的思想願望。在中國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詠花詩詞物件和 花鳥畫的題材;是最優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種建築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圖案紋飾和造型。荷花不愧為中國的傳統名花。

  自北宋 周敦頤寫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後,荷花便成為“君子之花”。據史書記載:遠在2500多年前,吳王 夫差曾在太湖之濱的靈巖山離宮***今江蘇吳縣***為寵妃 西施欣賞荷花,特自修築“玩花池”,移種野生紅蓮。可說是人工砌池栽荷的最早實錄。至今南北各地的蓮塘比比皆是。湖南就是中國最大的荷花生產基地。每逢仲夏,採蓮的男女,泛著一葉輕舟,穿梭於荷叢之中,那種“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情景多麼美妙。至於旅遊賞荷的去處就更多了。諸如濟南大明湖、杭州西湖、肇慶七星巖等都可看到連片荷花的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