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植物的散文三篇

  散文的創作,常常是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斷甚至點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個小小物件乃至一片葉、一縷光、一眼泉、一朵花來寄託作者的情思,表達主觀感受,流露某種意願、希望和追求。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年級植物的散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植物的散文***一***:植物園的小路

  我不懂植物,連植物的學名和別名都分不清,更別說什麼門類、屬科了。可是我在多年以後又一次走進了與中心城區一山之隔的綠蘿植物園,是不是有些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呢?

  綠蘿植物園位於城區北部的體育場路與綠蘿路交匯處,上有三峽電力學院和城建學校,蜿蜒起伏的一片綠色就很鮮亮的出現在東山的山樑一角,從網上得知,海拔90到125米,面積4.3萬平方米,從門口一塊已經鏽跡斑斑的介紹上可以知道,這裡的前身是園林綠化植物研究所,再往前呢?一定就是那個存在了許多年的宜昌苗圃了,再往前呢?會不會就是歐陽修在當峽州縣令的時候看見的爬滿綠蘿的荒山野嶺呢?

  對於這裡的開發不過也就是近十來年的事情。我的好友在電子中專上班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涼,後來有了更多的學校,有了體育場路,有了香榭麗舍,有了市政協,尤其是那條體育場路延伸段通車以後,這裡就變得車水馬龍了。不過畢竟在山後,畢竟在鬧市區外,這座植物園還是顯得有些偏僻,還是顯得有些冷落,我拾級而上的時候,園門洞開,花香撲鼻,卻不見很多的遊人。

  進門處一再翻修過,原來的山野情趣、岩石綠蘿早就不見了,整齊劃一的石板、雕刻精美的圍欄、光滑平整的石階,還有小巧玲瓏的涼亭,很有現代氣魄,太陽下顯得有些刺眼,還不到盛夏季節就有些熱浪滾滾了,倒感到不如原來與園名那麼的貼切,不過近些年大刀闊斧的改造重建,千城一面,不都是這樣嗎?

  進門爬山,一條小路彎彎曲曲的向前延伸,一路都是上坡,坡度也不大,旁邊立有路牌,說是鄉土植物區。那就是一段沿著懸巖峭壁不斷前行的小路,鋪著很實惠的預製水泥方塊磚,在上坡處還在平坦的路面刻有凹痕,以免滑倒,還有連綿不斷的水泥護欄,很簡陋,卻也有些曲線變化,可惜那些原本寫有大字的水泥板全都殘破,看不清寫的是什麼。向上看,在鬱鬱蔥蔥的枝葉下面有些西洋味很濃的路燈,不知那些乳白色的磨砂玻璃裡面到晚上還能不能發光?向下望,欄杆外面有些不規則的坡地,也有些開著白花的蒿草,再往前就是因為修路而被劈開的懸巖處了,一些粗細不一的綠藤順勢而下,看樣子不覺得有什麼結實的,擰在一起可能負得起一個人的重量,枝葉很茂盛,還有些小花,在大雨滂沱之後罕見的陽光中無聲的顯示著自己的生命力。

  這條小路一直與體育場路並駕齊驅。大路在坡下,正是上坡處,那些大貨車的轟鳴聲還是很有些震撼,不過那些你追我趕的的士和空蕩蕩的公交車則輕鬆得多;小路在坡上,上上下下、起起落落也就是順勢而為,倒顯得自然。這裡的樹木很多,很大、很密,走在樹下的小路上,幾乎感覺不到正在冉冉上升的太陽的威力,只是被**的泥土、瘋長的蒿草、驚飛的小鳥、和正在蛛網中掙扎的飛蟲所吸引,不知不覺就來到一座被封閉的月亮門前。在我的記憶裡,原本是可以一直向前的,多年以前我們在月亮門的裡面摘過那種可以串起來給小女孩戴在脖子上的紅珠子,還有一座古樸的小亭在一個山包上,亭下的坡地上還有些綠意深濃的柑桔樹,可是現在已經看不見了,被用紅磚封住的月亮門的後面是市政協。

  一年級植物的散文***二***:認識植物

  梭羅寫了《野果》《種子的信仰》,盧梭寫了《植物學通訊》,劉傑華寫了《天涯芳草》----有些書我還沒看完。我想我完全可以理解像他們這樣這些思想家、哲學家們為什麼會成為業餘植物學家。

  植物如此的神奇,外在的生命節律,內在的精神力量,由裡到外地吸引人!

  我對植物的瞭解遠遠不夠,但是作為一知半解的初學者,也不妨寫寫我所邂逅、理解的植物。

  最典型的是銀杏,我是在江安認識這個古老物種的。有人說成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銀杏更是如此,春天的新芽嫩葉,夏天的綠樹濃蔭,秋天的黃葉白果,冬天的禿枝落葉,每一年都是一個完整的輪迴。總覺得它在認真、努力地生活,嚴格地遵循天地的規則----似乎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成熟,雖然有著原始的分叉狀葉脈,幾乎每一棵都筆直向上去迎接陽光雨露。面向大自然,並與之融合,每一棵樹是獨立的,而非孤獨的。***暫不考慮某種情況下的種間互助***

  我在鐘樓前看到睡蓮----睡蓮科的科長,它似乎比荷花低調一些,無論是花朵的鮮豔度,還是枝葉的挺拔度,然而這位“水中女神”是泰國、孟加拉國、印度、柬埔寨的國花,藍睡蓮是埃及的國花。神奇的是它朝開暮和,或者說晝舒夜卷的習性,大概這位女神對陽光的熱愛不亞於向日葵吧!我曾經在傍晚的時候驚奇地發現:睡蓮花消失了,於是猜想,難道它像曇花一樣,一天不到就謝了?後來才明白,它是躲到綠色的花萼裡面了,這是它叫睡蓮的原因吧?

  藥學大樓前面有白花曼陀羅***洋金花***,一種可以用於麻醉的植物,開著大喇叭白花。一開始我猜想它是不是旋花科的呢,後來知道是茄科的,所以盧梭提醒說,“不要被植物的外表欺騙了”。花開了好長時間,謝完了,後來發現又開了…學姐說,它像月季一樣的。以前沒觀察過,想來月季是有此特點得名的吧。

  又一次在沫溪旁邊,意外地聽到有人說,“這個叫癢癢樹,搔一下它就動個不停”。我試了一下,果真,它比其他樹更易搖晃,就像含羞草比其他花草更敏感一樣吧。從此我注意上它了,七月初看到它開花了,六個花瓣都皺皺的,也不緊挨,很容易把一朵花誤以為是幾朵花,我望文生義地想,難怪是千屈菜科的呢。又後來在書上翻到了圖片,於是搞清楚了,這搔癢樹就是早已耳聞的紫薇呀。有句話說,“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由於它的花期是7至10月,偏偏就有個名字叫百日紅。

  植物的世界無奇不有啊。

  一年級植物的散文***三***:我最喜歡的植物——含羞草

  大自然中,植物成千上萬,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在成千上萬的植物中,我只喜歡含羞草這一種植物。

  它有一根細長的莖,上面有許多又小又銳利的刺。被它紮了,別說有多痛了。它的葉子是一張張圓形的小葉片。用手一碰它,它馬上會合上葉子,低下莖。含羞草這個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

  你知道含羞草為什麼會害羞嗎?我去新華書店查了書才知道。含羞草原來生長在森林裡面。野馬、野豬等動物常常會踩壞它,使它受傷。為了避免受到傷害,它把葉子合上,莖垂下。特別是在晚上,太陽下了山,沒有陽光,野獸出來的次數更多,它也會把葉子合上。你可別以為它死了哦!

  現在,我家種了兩枝含羞草,開出了粉紅色的花。花兒是一個小毛球,真像我媽媽用毛線打的線球。花兒凋零了,它結出了籽。我把這些籽收下來,種到地裡,等待明年春天會長出新的含羞草來。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年級植物的散文的內容,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