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人生感悟隨筆

  換個角度看人生,是一種把握生活快樂的智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思維定勢。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枷鎖,牢牢地束縛了我們的頭腦。讓我們求變不能,標新不易。

  那我們該如何標新立異呢?改變,其實並不難,有時候,只需要換個角度。

  記得小時候,讀書看課本,頁碼的標識都在每一頁的下方,要麼左下角,要麼右下角。固然,設計頁碼是為了方便閱讀,對讀者來說只是一個引導,和書本的內容相比,似乎無關緊要。但就是這個頁碼標識,可以改變讀者的閱讀習慣,決定讀者的閱讀速度。頁碼標識在頁底,我們翻到想閱讀的那一頁,還要把目光轉移到書本的上方,才能找到閱讀的內容,這一過程,白白浪費閱讀時間。現在,翻開人教版的初中課本,頁碼赫然印在每一頁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這有什麼好處呢?一則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從上至下,從頭到尾;二則看到頁碼,翻開那一頁,無需再把目光從頁尾移到頁首,提高了閱讀速度。一個小小的改變,看似不起眼,但效果出奇的好。

  再有,小時候查《新華字典》,要麼按查字法規規矩矩地查詢,要麼就是信手翻閱,憑著記憶,找到相應的位置。有時候,字典是可以隨意翻翻的,翻字典,還是有所憑藉的好。現在問題解決了,《新華字典》的側面有個“V”字形的黑色標識,那每一個節點,就是按著字母表的順序標定的,從“A”到“Z”,一個不少。《現代漢語詞典》《辭海》也都有類似的標識。經過這樣一改變,我們平時翻工具書就可以按圖索驥,準確了許多,方便了許多。

  我小時候使用的打氣筒,是鐵質材料做的。打氣的時候,一根鐵桿繫結一個皮錢兒,在鐵筒裡上下運動,皮錢兒很容易壞,產氣量也不大。為了養護打氣筒,隔不久要加上潤滑油,和泥土混在一起,打氣筒總是油漬漬、髒兮兮的。現在的打氣筒,是鋁質材料做的。打氣的時候,中間一個鋁筒固定不動,外面的鋁筒運動。新式打氣筒,使用起來不僅省力氣,而且產氣量大,還沒有油汙。一靜一動,兩相替換,就這樣一個變換,打氣筒就好用了,使用壽命也延長了。

  我以前騎的自行車,固定車把的是一個長長的螺絲棍兒,螺絲棍兒上有一個外六角的螺絲帽。擰緊以後,螺絲帽要露在車把外面,很突兀,看起來不美觀。現在的很多自行車呢,那個螺絲帽換成內六角的了,緊固以後,螺絲帽可以臥在車把裡,很平整,很美觀。如今,很多地方採用了內六角螺絲帽,很方便,很實用。一個改變,兩種效果,只在一念之間。

  我們在生活中會有很多際遇,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幸運,也有不幸,關鍵是如何面對,如何轉換。《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個智慧之舉,要是按著常規出牌,一味地加班加點造箭,不僅造不夠箭,還會招來殺身之禍。而諸葛亮憑藉大霧作掩護,直接向曹操借箭,不僅出奇制勝,化險為夷,而且令周公瑾刮目相看。一“造”一“借”,兩條路線,兩種結果。

  還有空城計,也是諸葛亮的絕唱。馬謖丟失街亭,司馬懿大兵壓境,直逼西城。諸葛亮少兵沒將,如果死拼硬守,很快就會城破人亡。而諸葛亮審時度勢,按兵不動,令手下開啟四個城門,自己身披鶴氅,頭戴綸巾,穩坐城樓,憑欄而望,慢慢撫琴彈奏起來。司馬懿想諸葛亮一生謹慎,定有埋伏,反倒速速撤兵而去。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頃刻就轉危為安。

  很多時候,很多事兒,改變,要突破傳統做法,另闢蹊徑,只需要逆向思維或者換個角度,其實並不複雜。一個小小的改變,收到的效果卻迥然不同,甚至出乎意料。

  篇二

  我們的時間在一天一天地流逝,童年時期的無憂無慮、少年時期的浪漫往事都只能存在記憶的光碟中,而現在正經歷的一切也像流水一樣,浩浩蕩蕩地、義無反顧地向身後延伸,我們在抱怨時間不等人的同時,歲月在我什]臉上已經刻下了痕跡。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換個角度看一看,你要相信你的路途是精彩的,隨時都是可以探險的,它有陽光燦爛,也有風雨交加。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生活中的意外像天氣的陰晴一樣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去看待問題,一切都會豁然開朗,都會變得不一樣。人們都說孔雀開屏的時候,是最美麗至極的時候,但是你繞到它背後去看,看到的卻只有光禿禿的屁股。所以,當你無法忍受背陰的黑暗時,就將臉轉向陽光吧。

  很多事情當你擁有的時候,總覺得它平淡無味,絲毫體會不出它的美好;可一旦失去時,便會覺得那是最幸福的。所以,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就知道我們原來比其他人都要幸福。

  一件事物的好壞,有時候是不能單憑主觀來判斷,因為每件事物都有不同的面,從一個角度來看是壞事,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也許就是好事。我們只有換個角度看問題,才可以讓我們的眼界更加開闊,才不至於撞入死衚衕。說得簡單些,就是要善於變換角度,從長遠的角度去想問題。

  換一個角度,就會看見雨後的彩虹

  生活中的事情,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會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感受。世上的事情都是利弊參半,你在得到些什麼的時候,肯定也會失去些什麼,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有所得必有所失”。所以我們不需要什麼都計較,我們不妨“轉個身”,這樣才會保持好心境。

  網路上有過這樣一個調查:在《西遊記》中的四位主人公中,你會選擇誰來做伴侶?在公佈答案後,居然讓人大跌眼鏡,豬八戒竟然排名第一。很多人認為,豬八戒又笨又好色,還總愛偷懶,而且外形非常醜陋,為什麼他會是最受女孩子青睞的物件呢?

  其實,你只要反過來一想就會明白,豬八戒真是一個專情的人啊,在取經路上一直忘不了要回他的高老莊;在路上雖然也邂逅了許多漂亮的女妖,但還是念念不忘;豬八戒沒心沒肺,不會斤斤計較,在高老莊的日子一心侍奉著岳父、岳母。看來,豬八戒也是很可愛的啊!

  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麗;換個角度看生活,才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慰。

  那麼,我們具體如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呢?

  1.換位思考、多替別人著想

  當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上司或是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的時候,你不要急於去否定,也不要馬上就去大吵大鬧。要換個角度,站在他們的位置上看看這個問題,很多人的起點是為了你好的,就比如父母來說,沒有一個會害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是他們有時候的想法太過於簡單而已。

  2.凡事無絕對

  蠟燭在燃燒之後就會成為灰燼,但它曾經卻有一抹斑斕明媚的光輝;一片落葉,或許已經不再有綠意,但它卻能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美好願望。所以,什麼事情我們不要只看到一面,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3.不要去鑽牛角尖

  事情往往不只有一面,那些挫折與磨難也許只是你通往成功的一個一個推不開的門。在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去鑽牛角尖,要換個角度想一想,因為你已經知道了門後面就是成功了,應該快樂起來,快樂才能更快地找到鑰匙。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難免會有不如意,難免會遇到挫折與坎坷,關鍵是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它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人生、看生活、看世界,用我們樂觀、平和、進取的心去面對生活,挫折與坎坷就會成為我們成功道路上的階梯,成為我們攀登高峰的墊腳石。當烏雲壓來的時候,我們要有勇氣迎接風雨。要相信陽光往往總在風雨後,並且也只有風雨後才會有更絢麗的彩虹!

  篇三

  換個角度看人生,換位思考,你做了嗎?

  烈日,沙漠。兩個焦渴疲憊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壺,搖搖。一個旅人說:“哎呀,太糟糕了,我們只剩半壺水了!而另一旅人卻高興地說:是嗎?真幸運,我們還有半壺水!”

  有位老媽媽生養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一個賣傘的生意人,二女兒在染坊工作。這使這位母親天天憂愁。天晴了,她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天陰了,她又憂傷二女兒染坊裡的衣服晾不幹。她這樣晴天也憂愁陰天也憂愁,不多久就白了頭。一天,一位遠方親友來看她,驚訝她的衰老,問其原由,不覺好笑,那親友說:“陰天你大女兒的傘好賣,你高興才是,晴天你二女兒染坊生意好也該高興才是。這樣你每天都有快樂的事,天天是好日,你幹嘛不撿高興專拾憂愁呢?”老媽媽換個角度想:“言之有理!”從此,她笑口常開,幸福每一天。

  一個故事說:一個夏天的傍晚,有一美麗的少婦投河自盡,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鬍子艄公救起。艄公問:“你年紀輕輕,為何尋短見?”“我結婚才兩年,丈夫就遺棄了我,接著孩子又病死了。您說我活著還有什麼樂趣?”艄公聽了沉吟有頃。說:“兩年前,你是怎樣過日子的?”少婦說:“那時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呀……”“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沒有”。“那麼你不過是被命運之船送回到兩年前去。現在你又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了。請上岸去吧……”少婦豁然開朗,如釋重負,輕鬆離去。

  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自己就會在過日子中獲得快樂,其實,困擾我們的,只是自己的心念而已。“天天是好日子”,心靈就會豁亮,沒有困境煩惱。三個故事,說了一樣的道理。角度不同,結果不同。其實事物本身沒有變,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態。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佛陀說:煩惱既菩提。迷,就是煩惱;悟,就是菩提。煩惱與菩提,是一不是二。

  現代文學大師魯迅說:“一部紅樓夢,道學家看到了淫,經學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看到了宮闈祕事”。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眾,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角度不同,結果不一樣,一千個角度,就會看見一千種不同的風景。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世界,看人生,觀宇宙,我們的生活,就會多姿多彩。

  人生的價值,也是相對的。金子和泥土,誰更有價值呢?如果給你一粒種子,一瓶水,和一袋寶石,誰更有價值呢?如果你在沙漠深處。海倫•凱勒最想要的,僅僅是三天光明。當你正為自己沒有鞋穿而痛哭時,驀然發現別人竟然沒有腳。韓信打了一輩子勝仗,居然死在了呂雉的竹籤子之下。任何時候,都要笑一笑,因為成敗乃兵家常事,幸福和痛苦只是相對的,殘缺卻是人生的常態。

  生活就是這樣,有峰迴路轉,就會有柳暗花明。有風雨如晦,就會有陽光明媚。有懸崖峭壁,就會有一馬平川。挫折,坎坷,磨難,其實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更有閱歷,更有底蘊。積極,樂觀,豁達,淡然,泰然,快樂,感恩,用赤子一般純淨的眼光看世界,其實這個世界,要美麗得多。

  人生是一個空杯,汙濁的心注入苦水,純淨的心注入甘醴。站在精神的高處,靈魂的高處,生命的高處,你就會發現另外一個更加美妙的世界。這個世界,與現實世界,一點也沒變,只是我們的心境改變了而已。

  高度開闊視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角度轉變觀念,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尺度把握人生,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換個高度,換個角度,換種尺度,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有多寬,宇宙就有多寬;心有多美,生活就有多美。

  雨果說:“世界上最遼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擴大自己的心量,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