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心得的筆記
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我剛出生十多個月大時,媽媽便購買了些“撕不爛”的小畫書,讓我隨意翻著玩。媽媽對我說:“當時,你對那上面的顏色、圖案特別感興趣呢!”
後來,兩歲時,我呀呀學語,媽媽就趁機把寫有字的小卡片,貼到了家裡的牆上、門上,教我認讀一些簡單的字。在這期間,媽媽又買來色彩豐富的圖畫書,每天中午或晚上,只要爸爸有時間,我便趴在床上聽爸爸講故事,有時,我纏著爸爸一天能講幾本書呢!爸爸講得口乾舌燥了,我才肯放過。
上學前,我認識了大約500多個字,並能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畫書了。漸漸地,我步入了小學生活,已不滿足於那些畫書了,這時,媽媽又給我買了童話書,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我看得如痴如醉,深深地被故事吸引了,和主人公一起喜怒哀樂,有時捧腹大笑,又是傷心落淚,彷彿被作者帶入了另一個奇妙的世界。從此我喜歡上了讀書。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看的書籍深度也不同,從最初的童話故事到現在的中外名著,如:《科學家的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冰心兒童文學》。。。讀書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至少閱讀半小時,如果哪天不讀書,就像折了翅膀的小鳥一樣無精打采 。而且,每當我在報刊、書籍上看見好詞、好句、好段時,變會圈圈點點,或把它抄下來。我的書隨手可得,如:沙發、學習桌、床頭,每本書一般我會讀N遍,每次的心得體會都各不相同。
四年級上學期,班主任孫老師和媽媽都認為我的作文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寫的空洞、乏味。於是,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媽媽對你要求不高,希望在你的作文中看到幾個好的詞語,可以嗎?”此後,我一直把媽媽的話牢記心中,沒想到,我的作文真的有了起色。今年暑假,我開博以後,認識了那麼多的小作家們,發現她們的作文寫得生動、細膩、文字流暢,找到了自己的差距。這時,媽媽又和藹可親的對我說:“女兒,化差距變為動力,仔細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物,用心來感受,加油!”媽媽的話,雖然不多,但一直激勵著我。 由於平日的積累,現在我寫作文時輕鬆自如。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呀,希望大家喜歡上讀書,用心來讀書,多讀書,相信會幫助我們提高作文水平的。
一提到書,有些人就會頭昏腦漲。書中的那些煩瑣的語句,冗長的故事情節,一啃就得花上好幾天,還不如看電視來得直截了當,還不如聽音樂來得輕鬆自在。而我卻恰恰相反,偏偏鍾情於書。在一個幽靜的下午,沏上一杯茶,坐在沙發上獨自沉浸於書的海洋,這可真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啊!
我讀書,這得歸功於我媽媽。
小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古詩,什麼“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什麼“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等,等等。我每背一首,就得到媽媽一個及時的獎勵:一張欣慰的笑臉,一個充滿愛意的親吻。從那時起,我就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併發誓長大後一定要讀好多好多的書來豐富自己。
篇二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給予了我竭之不盡的思考,有時我會把書當作我的友好伴侶,可有時我也會把書看待成我的家庭教師,每天每時每刻幫我補習功課。書所帶給我的知識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完,更不是簡簡單單、隨便用兩個成語就能表明白的。
在我認為,讀書是人生中最好的娛樂、最好的消遣方式,她不但能給予人無窮無盡的知識,而且給予人無限的樂趣,並且能培養人為人處事的大道理。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書,每一本書所帶給我的知識、道理和外國的人情世故都不同,它們所含的意義也不同。例如:《城南舊事》,這本林海音奶奶所寫的書籍,給了我很大的童年影響。裡面講述了:一位叫英子的小女孩,在北京的城市裡親眼目睹了人世間許許多多悲歡離合的事情。同時認識了一名瘋了的***她的媽媽也瘋了,是因為秀貞的爸爸去世了***、與自己年齡差不多大的女孩,她的名字就叫做:秀貞。剛開始時,家裡人都不同意英子與秀貞玩耍,可英子卻悄悄地跟她玩,而且玩得很開心、很盡興。但是有一次在火車軌道里,英子親眼看著自己的好朋友被火車碾死,自己卻無能為力。結果當秀貞死了後,英子就十分悲痛欲絕。說真的,我一看到這一部分,我也替秀貞感到悲哀,同時也替英子感到痛苦。這是全本書令我最感動的地方之一。
篇三
讀書於我而言,是一種審“苦”。這種審苦,像一位評論家形容波德萊爾的寫作狀態: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著明晃晃的刀子給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鏡、右手***;最後發現刀是鈍的、身軀是虛空的。
“我”在石板上銘肌鏤骨地“觀”著。鏡子呢?鏡子還是鏡子。我從小人書開始“讀書”生涯。村裡的大小孩,從初中學校借回小人書。有些大小孩還爬到老師家或供銷社裡去偷小人書。借回來的第二天就要還,於是一本小人書在村裡輪流讀到天明,輪不著的乾瞪眼。讀小學的我放學回家,主要任務是放牛,讀小人書的機會比其他人多。當時用得最多的一個短語,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風”。在這“春風”中,我感覺到了父輩們一生的“悲慘”。這種“悲慘”感越來越強烈,最後成了未成年的我關注農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讀高中時,我拼命地思考農民的命運。讀的書越多,越深入,越感覺到世界的廣大、知識的無涯、思考的無窮,而人在其中的命運也越切近,越飄渺。我不知不覺走上抽象之路。當年的“農村之思”遠了,“人的命運”這個維度卻刻骨銘心了。為何讀書?我說不清楚,因為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讀書已經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讀書之所及,無不是“人的命運”,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在世界中的命運,在人類中的命運。我關於人的命運的關注就這樣地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地展開了。
我信奉叔本華的理論:喜歡閱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認為一個民族也是如此。一個沒有比較艱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艱深,不是因為它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因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複雜。我的閱讀也是如此。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裡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於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稱之為差異閱讀法。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
讀書不是為了解釋“文字”,而是為了理解“事物”或者說“世界”。辨證一點,就是“人”與“世界”的關係,“人”在“世界”中的命運。我用是否“知言”和“知事物”來評價學者和書。一旦“文字”在閱讀中成為“事物之本身”,閱讀就進了高境界。換言之,只能見到“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的人是“幸福”的人。審“苦”的閱讀可能使人更加超然,也可能讓人日日在黑暗中靜默。
這與其說是讀書觀,不如說是展開一種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