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爾鐵塔散文

  有人說,大巴黎有兩座"埃菲爾鐵塔",一座是鐵塔本尊,一座則是伊布,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埃菲爾鐵塔的散文。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是一座高約300米的大高塔,用了7000噸鋼鐵鑄成的,它身上有12000個部件和250萬隻鉚釘。它的老家是法國巴黎,但法國人不把這座龐然大物稱作“大英雄”或“大丈夫”,而是將它親密的稱為“鐵娘子”。

  它高高的矗立在巴黎城中央,白天,鐵塔非常雄偉,在湛藍的天空的襯托下,它風姿綽約,十分美麗。夜幕降臨了,塔上好象聚集了成千上萬顆小星星,在深藍的天空中閃爍。

  我家裡有一座紙板拼成的“艾菲爾鐵塔”,它和真的十分相似,就像鐵塔模擬縮小版,它是我自己花了兩個多小時拼起來的,它從頭到腳都是銀灰色的,除了天線以外,身上有無數個三角形的洞。

  我非常喜歡它。看,它挺直的身子,再大的風雨也不會彎腰;它高高的頭顱,再遠的天邊也能看到。它彷彿是凌空而立,輕盈地飄在城市上空;它彷彿是天上來客,指引著人們向遼遠的天空探險。

  我和它的感情非常好。我把它擺在我的房間裡,即使經歷了一次搬家,它仍然完好無損地在我的書桌上。有時我覺得它象一根指標,總在引導我做好事情,每一次寫作業時,我都會看它一眼,它在鼓勵著我:張知恆加油,我相信你能又快又好地寫完。果然,我不久就把作業寫完,其它時間可以用來讀課外書了!有時我覺得它象一個夢,總讓我在暢想,世界這麼廣大奇妙,站在它的塔尖上,一定能看到全世界,看到我喜歡的非洲大象和長頸鹿,看到宇宙飛船和星星,看到神仙和天使……

  我好喜歡艾菲爾鐵塔,長大以後我一定要去法國巴黎看一看它。

  :埃菲爾鐵塔的風采

  到巴黎的第一天晚上,我就在入住的西提賓館***Citea hotel***八樓的露臺上看巴黎的夜景,那萬家燈火猶如滿天繁星一時間傾落大地,非常引人入勝。在星光閃爍的大地上,立著一支耀著金光的箭,彷彿正欲射向蒼穹,其實那是一座通體閃著金光的高高尖塔,那就是埃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我們入住的賓館位於巴黎的東北角,離埃菲爾鐵塔所在的戰神廣場不近,然而我卻能越過眾多的高樓大廈而感知鐵塔的風采,那鐵塔之巍峨真不得不令人驚歎。以前只是看過關於鐵塔的介紹,今晚則是真實地感受到了埃菲爾鐵塔的雄姿,鐵塔的身影一下子激起了我暢遊巴黎的熱情。

  為了能夠近距離地看看夜色中的鐵塔,我們特地把觀瞻鐵塔的遊程安排在下午。上午參觀了巴黎聖母院之後,午飯後我們乘地鐵來到戰神廣場。

  廣場上人頭攢動,遊客如潮。我站在鐵塔的腳下,頓時感受到了鐵塔那一種給於人的震撼的力量。日光下,鐵塔是玲瓏的,灰色的鋼架沒有光彩,整座鐵塔就像一個四肢著地的超級巨人揹負巨箭而巍然不動。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有託塔李天王的故事,他手中託著塔,這塔是他的武器,會隨天王之意而變化。李靖降妖時總會拿塔作武器,這塔就會像泰山那樣沉重地壓向一切妖魔鬼怪。我不知道這巨人揹負的巨箭有沒有鎮妖的功能,但我知道這鐵塔是不會輕易變化的。我仰望塔頂,那僅僅是藍天中的一個點。空中的巨箭似乎正在輕輕撫摸著剛剛飄過來的幾絲白雲。鐵塔動建於1887年,建成於18***,總高度324米,分為三層,每層的離地高度大致是57米、115米、276米。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依舊傲然矗立,展示著風采。鐵塔以其沉穩不輕變的品性顯示其永恆。

  雖然鐵塔並不是易變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變化自然會存在,所以需要人們的愛惜和維護。尤其到了今天,人們期望於鐵塔的更多了,對鐵塔的改造也增加了,比如架上電視天線,增設了登塔電梯,增建了觀景臺和餐廳。要是說過去的鐵塔是獨立於世的,那麼現在的鐵塔就與世人貼近了,人可以進入鐵塔的體內了。

  既然有了親近鐵塔的條件,那就得切身感受感受親近鐵塔的滋味。我們決定登塔。登塔是需要通過安檢並且需要買票進入的。鐵塔傍邊有一個售票處,有好幾個售票視窗,每個視窗都有一條長龍似的隊伍,我們也就站在了其中一個隊伍的後頭等待通過安檢並買票登塔。說是登塔,實際上真正登的只是一小段,而主要的還是乘電梯上塔。我們隨著隊伍向前移動。這個時候既是等待,也是觀光,我就乘機觀看四周的景色和周圍的各色人等。

  周圍的遊人膚色各異語言眾多,顯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的各個國家和民族。然而遊人中的東方人也確實不少。我仔細聽各自的談話,可以斷定在我周圍的遊人中,中國人真的不少。來自社會主義中國的遊人大體有三方面人: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實使他們富起來了的少數人;二是有機會來法國公務考察的人;三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出國學習和就業的人。我們顯然屬於第三方面人的家人,我們是被在國外工作的子女帶領來的。能夠吸引那麼多的人們來觀瞻鐵塔,這就是鐵塔的魅力和風采。

  我們通過安檢並買票進入後,又在電梯口排隊,等待上電梯。電梯把我們送到了第一級觀景臺。我們在觀景臺上環視,巴黎景色盡收眼底。近處的高樓拔地而立,分明可見。遠處的普通建築物則呈模糊的一片灰白色。在模糊的灰白之間突起的高樓,或呈立方體,或呈圓柱體。其房頂或者是斜面的,或者是拱頂的,或者是螺旋形的。其間有幾座金色拱頂的建築非常耀眼奪目。從鐵塔身傍向南流去的塞納河,碧綠的流水泛著粼粼的光,與兩岸成蔭的綠樹組成一條彎曲的碧玉帶。河中心有一狹長的小島,綠樹成蔭。從其形狀看好像不是天然的小島,而是人工造就的。我把它叫做天鵝洲***allee des cygne***,有人告訴我們,在天鵝洲的南端立著自由女神像。與我同行的親家大人,帶了望遠鏡,很想尋找羅浮宮和巴黎聖母院,但是沒有找到,即使用望遠鏡亦未能如願。

  在第一級觀景臺環視一週後,我們又排隊乘電梯上第二級觀景臺。同樣等了好久,我們終於上了第二級觀景臺。在第二級觀景臺,我們的視野進一步開闊了,許多原來在遠處的建築物一下子拉到了眼前。原來沒有找到的羅浮宮就在眼下,清晰可見,其標誌性建築——玻璃金字塔看得非常分明。巴黎聖母院的雙塔高高立著,塞納河一分為二把聖母院所在的小島包圍著。我眼前似乎出現了聖母院那輝煌的燈燭的光芒,似乎聽見了虔誠者在聖母院祈禱的心聲。

  俗話說,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覺得我們還應該繼續登上第三級觀景臺。我們徒步登上第三級觀景臺。登上第三級觀景臺,一覽巴黎小。真應了古人說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登得更高了,看得更遠了,然而卻看不真切了。人居高處看地下只是模糊的一片,很不真切很不準確的。要想真實地看清下面的事物那是萬萬不能高高在上的,還得老老實實地到事物之間來。既要高遠又要清晰,那就需要很好地把握高的度。高的度,視各人的眼力和智慧而定。百尺竿頭是否需要再進一步,也要看情況而定,如果到了盡頭再進一步就會跌落下來。要是未到盡頭,自然應該更進一步。

  下樓依然排二次隊,乘二次電梯,登高盡興之後,我們回到了地面。在鐵塔的最高層,我總覺得自己把巨人踩在了腳下。回到了地面,回視鐵塔,我突然覺得自己是那麼渺小,鐵塔高高矗立著,而我只是她腳下的一個點。我猛然悟得,我之所以把巨人踩在腳下,就是因為我借了巨人的幫助。

  我們從勒拿大橋***Pont D’lena***跨過塞納河,越過河邊大道走向公園。

  這個公園是建在斜坡上的。我們在公園裡依山而上,緩步前行,而且不時回過頭來看看鐵塔。此時,天邊雲彩濃重,在重雲遮住太陽的天宇下,鐵塔並沒有顯出其耀眼的光彩,她只是默默地站立著。不久雲彩遠去了,夕陽西下,霞光飛起。鐵塔依然是樸素自然的鐵塔,然而她被霞光映紅了,在一碧萬頃的天宇下,披著霞光的鐵塔顯得精神煥發,神姿綽約,有如神女現身,難怪鐵塔會被稱為“雲中牧女”。

  公園的西北邊有三級平臺,我們很興奮地在每一級平臺上拍照留影。最高一級半圓形平臺其實是夏悠宮***Palais de Challot***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雕像,那是勇士騎馬的雕塑像,這個勇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英雄福熙***Foch***。廣場兩側立著八座女性的雕像。在這裡,我感受到對面那鐵塔的剛性美、廣場上勇士的力量和意志美和女性雕塑像所透視的柔性美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了。法國是崇尚英雄、美女和戰馬的國度。

  夜幕即將降臨了,我們就去附近的飯館吃飯。當我們吃過晚飯後回到夏悠宮廣場看鐵塔時,鐵塔的風采尤其迷人。在初臨的夜色中,天宇開始暗了,大地上的燈火漸漸開啟,鐵塔則以其一身獨特的金光展示其不朽和永恆。那怕高天是多麼濃重的黑暗,都無法抹去鐵塔的身影。近看夜色中的鐵塔與遠看夜色中的鐵塔不同,那真切感,那魁偉感,那像展開雙腿的巨人那樣站立的沉穩感,無不令人震撼。

  我們不滿足於在廣場上看鐵塔,我們還要在夜遊船上看鐵塔。在夜遊船上看鐵塔,鐵塔別有風采。巴黎已是一片燈的海洋,尤其是塞納河兩岸的燈火襯托出鐵塔的高巍和美麗。鐵塔不斷地變化著自己的光色,此時的鐵塔猶如神祕的仙宮。鐵塔始終是地標,無論船走到哪裡都能看到鐵塔那閃亮的金光,遊人們總能憑此認清自己的方位。鐵塔不光是遊人的指向針,鐵塔也是建築師和主導城市建築的當政者的高標,既然花大本錢搞建築,那就要搞出能夠不朽的傑作來。

  和一切美好的東西往往不能一下子被人理解被人接受一樣,鐵塔也曾經是備受詆譭的,就是那些站在審美前沿的文學家們也未能一下子理解和接受。但願人們面對新生事物的時候多些理解多些寬容。尤其是主政者更不要自以為是,輕率否定那些創新的設計和創造,而憑著自己的意志搞出經不起時間檢驗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東西來。

  我想鐵塔的風采就是永恆。

  :埃菲爾鐵塔

  在我小的時候,我就聽說過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上聳立著一座世界聞名的鐵塔——埃菲爾鐵塔。它是一座18***建成的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誌。

  艾菲爾鐵塔佔地1公頃,除了四座塔墩用水泥澆灌之外,全身均由鋼鐵構成,共用去鋼鐵7000頓,有12000個金屬部件,並用了250萬個鉚釘將它們連線組裝起來。全塔分為三層,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建有平臺。其中一、二層設有餐廳,第三層建有觀景臺,每逢晴空萬里,這裡可以看到遠達70千米之內的景色。有機會我一定會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