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思想的力量的散文

  任何一種哲學思想只要是它能夠自圓其說,它就具有某種真正的知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思想的力量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思想。

  有人說,人不過是一根葦草,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於死命了。是啊,相比天地宇宙,人是多麼渺小,但正因這物質層面的渺小,人才能凸顯他的偉大。

  在晉朝那個黑暗的時代,人人追求身外的名利。唯陶淵明一人,在脫俗淡泊的思想驅使下,從官場跳脫出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去了。從此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個貪官,多了一位偉大的田園詩人。正因陶淵明的思想,後世的許多仁人志士才能不為世俗所擾,我們才得以在今日感受到他那醇厚自然的詩意。試想一下,如果陶淵明也與當時的官員同流合汙,他的思想和詩歌還能流傳千古嗎?

  從陶淵明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名利於他都輕如鴻毛,李白也曾說:“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在時間的維度上,物質層面的事物都難逃被改變的命運,唯有偉大的思想,才能在無限的時空中永恆。

  然而思想的偉大,並不僅僅取決於其存在的時間有多長,而在於它能為多少人指明前進的方向,啟迪多少人的智慧。由此看來,偉大的思想通常都很強大,但是強大的思想卻不一定偉大。思想多強大啊!被它控制了精神的人數不勝數,在它引導下,信徒們做出了許多反社會、反人類的壞事。這樣的思想固然強大,但它違揹人性和法德,結出的只會是惡果,它本身也終將遭到人們的摒棄和毀滅。

  那麼你肯定會問,如何才能讓思想生出好的結果呢?這個問題我也難以回答,我們不妨從前人偉大的思想中尋找答案。《大學》告訴我們,格物致知是齊家治國的基礎,誠意正心修身卻是前提。一個人心不正意不誠,品德和修養存在很大缺陷,即使懂得知識道理再多,也無法齊家,更不用說治國平天下了!這可能有點抽象難懂,說近了,便是身為學生的我們要好好學習,提升知識素養的同時反思自我,不斷磨練自己的品格,以思想的力量喚醒智慧、善良和公平,驅除生來的愚昧和無知,並修正後天的缺陷。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成為祖國的棟樑,為社會作出貢獻。

  思想的力量,不在於它能使一個人穿得多好、吃得多好,更多的,是在精神層面上引導人們走出失意、困境和沮喪,使人得以實現生命的價值。保持方寸之地思想的乾淨澄澈,我們才能更好地追逐理想和信仰,在將來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貢獻。

  思想的力量,你明白了嗎?

  :思想的力量

  拿破崙曾說過:世上只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劍,另一種是思想,而思想最終總是戰勝劍的力量!這句話是對拿破崙顯赫一生的總結,也是他能橫掃歐洲的原因。

  1933年,艾森豪威爾開始在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手下工作,後來隨麥克阿瑟一起駐守菲律賓,很得麥克阿瑟的賞識。6年後他被調回美國。有人問麥克阿瑟:你好不容易培養、提拔的人才,為什麼輕易放走?麥克阿瑟回答:他該離開了,因為他不是奴才,有自己的思想!19年後,艾森豪威爾成為美國第34任總統。 克羅瑟斯說:“思想是開啟世界大門的鑰匙”。有了思想,就會擁有你該擁有的一切。劉永好四兄弟是中國著名的企業家,是四川人的驕傲和自豪。在80年代,他們大膽辭去令人羨慕的公職,回家養鵪鶉,賣飼料,歷盡多次失敗,最終創立了希望集團。他們成功,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思想的力量。牛根生從伊利副總的位置被罷黜,但他又成功地創辦了蒙牛,靠的是什麼?是思想!

  馬雲、俞敏洪等在創業的路上拼搏十餘載,靠的也是思想的力量。這些都是成功人士;還有許多有思想的人士,仍然奮鬥在路上,支撐他們的也是思想。我相信不久他們也會像上述人士一樣成功。偉大的法國作家雨果說:“當你富有時,不能丟失思想;沒有思想的統領,物質的財富很容易失去。當你貧窮時更不能丟失思想,思想是燈塔,思想是靈魂,思想就是力量。”思想的充實可以彌補物質的匱乏,偉大的思想最終能變成巨大的財富。人可以沒有顯赫的地位,可以沒有萬貫家私,但不能沒有思想。只要擁有思想,人生才不會迷失方向!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一個民族,必須有關注星空、仰望星空的人,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同樣對於一個人,有思想,生命才有意義,生活才有目標、才有希望!

  為什麼有的人面對挫折一籌莫展,下崗就像天塌下來一樣,無奈、彷徨;有的人面對下崗,微笑者走上創業之路。新東方的俞敏洪曾說:有些人一生沒有輝煌,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能輝煌,而是因為他們的頭腦中沒有閃過輝煌的念頭,或者不知道應該如何輝煌。 相同起點、相同的條件,不同的人卻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麼大的差異呢?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天分相差無幾,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對待事情的態度不同,歸根到底是是否有思想。

  思想是衡量人、判斷人的一個重要標準。塞內加說過:我不憑眼力辨人,而憑思想,這樣得出的判斷才是正確的!思想,只有思想,才能辨別是非;思想,只有思想,才能調節人的行為和慾念。

  當然誰也不能強求你們超過孔子、孟子,超過蘇格拉底、黑格爾;但你必須超越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

  衡量生命長度的是時間,衡量生命質量的是是否有思想。同樣的生命,有思想的生命會被延長。

  生命是短暫的,唯有思想才是永恆的,生命是脆弱的,擁有思想才會變得堅強。

  有思想的人,勇銳超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年齡有加,並非衰老;思想丟失,方墜暮年。歲月只能使肌膚衰老,思想卻可使青春永存,有思想的人永遠年輕。

  有思想的人必然有理想,目標明確,前途一片光明。沒有思想的人熱忱拋卻,前途一片黑暗,自暴自棄,過一天是一天。

  愛默生也說:“人類的全部歷史都告誡有智慧的人,不管你現在的處境如何,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思想。不要篤信時運,而應堅信思想。只有高貴的思想,沒有高貴的血統。”

  笛卡兒說過:我思故我在。有思想,才會有夢想,才會有希望。

  請記住,無論何時都要擁有自己的思想,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因為思想的力量終究要戰勝劍的力量!請記住,不論你寫什麼文章,都需要加入自己的思想,否則,你的文章只能算是文字的堆積。

  :思想的力量

  多少年來自己一向愛寫作,愛想些東西,間或在報上發一些小散文之類的文章,只因去年有了“寫作寫不出經濟效益”的思想,於是開始罷筆,半年來,不知怎麼,感覺活的卻越發無趣、空虛了。在這期間,為了尋求寄託,將時光全打發進了毫無節制的玩耍之中,後來發現自己已經喪失了某種精神,直至影響到健康,大病了一場,才猛然醒悟:對於自己來說,擁有精神的田地才至關重要,原來,精神也是物質創造的一部分。

  為什麼這麼說呢?想想看如果一個人精神很好,就是有病也容易戰勝,如果精神空虛,沒病也會生病,而這不會加重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甚至於會走進惡性迴圈狀態,這種狀態就是:“有病得花錢,但沒錢卻不能去看病,於是病癒拖愈重,愁愈加愈多”,這是一個惡性的狀態,一個人,若落入到這種地步,這種心理病的壓力有時會把人壓垮,而這是一種痛徹,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本身經濟就不寬再加上可怕病魔,誰不害怕,要是走入這一步,不把人病死了也得把人愁死了不是,為此,為了免於走進這步田地,我想告訴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必須充實自己的精神,從而尋求用精神的力量來塑造健康體魄這條路,這難道不是人生無形的財富嗎?而還何苦非要追求那些可見的財富呢?而這種追求如果是以健康為代價,那更是划不來的。

  為此,應該明白,在所有的財富中,健康才是人生的大財富,可是往往在擁有它的時候卻容易被人忽視了,這真是一種短見。想到自己,在家中去年發生幾件大事後的經濟壓力下,為追求經濟,以為放棄了寫作的精神活動是變的聰明瞭,與時俱進了。的確,原來因愛好寫作,是有人說過自己傻,但依現在自己的認識而言,其實說自己傻的人也並不見得聰明。

  我發現,對自己來說,寫作或記日記就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活動,是很有益於人的精神,從而有益於人的健康的,為此,對於寫作或記日記,是不能再做放棄的,因為放棄了寫作,就等於是放棄了思考,也就放棄了充實。放棄了記日記,就等於是放棄了發洩,也就放棄了健康。

  當然了,對於人的愛好也非寫作一種,這要因人而異,如有愛好字畫的,寫字畫畫就是精神創造的過程,而有好收藏的,收藏或去欣賞就是很好的精神活動……

  不難發現,在人類的生活中,只要是投入某種精神創造的活動,就會產生投入和忘我的無憂境界,從而使人忘卻了時間,忘卻了苦惱,忘卻了世事恩怨,而這一狀態,是最有益於健康的,為此,做為人類個體,精神創造的過程就是一種很好的養壽行為。

  在歷史上,就有好多文學家或藝術家比較長壽,原因就在這裡,而他們長壽的得來,並不是他們的生活就一帆風順,而是他們用藝術的或精神的力量戰勝了苦痛,為此,對於人類個體來說藝術與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不難發現,他們的長壽完全是他們的精神的力量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