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虛偽憂傷的散文***2***

  孤獨虛偽憂傷的散文:華麗的孤獨,惆悵的思念

  也只有在思念的時候,孤獨才顯得特別美麗。

  思念是一種幸福的憂傷,是一種甜蜜的惆悵,是一種溫馨的痛苦。思念是對昨日悠長的沉湎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正是在不盡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到了淨化和昇華。

  沒有距離,便沒有思念。當輪船的汽笛拉響,當火車汽笛長鳴,當汽車的輪子開始轉動,當飛機衝出跑道騰空而起,思念便開始了。也正是因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別重逢的歡暢,才有了意外邂逅的驚喜,才有了親友相聚時的舉杯慶賀。

  思念折磨人,也鍛鍊人,更鑄造了人的性格的沉穩和感情的深沉。

  思念別人是一種溫馨,被別人思念是一種幸福,當然好的前提是——彼此思念。否則,單相思是一種哀愁,只被別人思念是一種負擔。

  因為思念,月光被注入了人類濃郁的感情。月亮彎的時候,思念也彎,月亮圓的時候,思念也圓,不論月亮是彎是圓,思念是一首皎潔的詩。思念可以讓你流淚,思念也可以讓你含笑。不論你是哭著思念,還是笑著思念,在思念的時候,你都會心無旁騖。的確,思念也是一種純淨。

  思念在朗月下,思念在黃昏裡,思念在秋雨中,美麗的景緻,更易勾動人思念的情懷。美麗的景緻,也更襯托出那些蒼涼的美。

  伴隨著不盡思念而來的必然是漫長的等待。美國女詩人荻金森說:“等待一萬年不長,如果終於有愛作為補償。”這真也可以說是一種思念中的忠貞與豁達。

  不論怎麼說,思念都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一枚枚凝聚著深情的郵票,一封封散發著溫馨的信箋,都是這比精神財富的內容。

  歲月儘可以象落葉一樣飄逝,但這筆財富永存。在你迢迢的人生旅途中,它會永遠陪伴著你,給你綿綿不絕的溫馨和取之不竭的力量!

  孤獨虛偽憂傷的散文:孤獨的意義

  蘇子曰:“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其意思不言而已,說的是但凡超凡脫俗之人,必有被世俗拋棄之危。於是這個世界便有了孤獨!

  我一直認為,孤獨是魏晉的獨有,一條獨特的風景。現在想要品那份孤獨,也許不再可能,看來來往往的世界,更多的恐怕是追名逐利之人!紅燈綠酒之下,我更想那時候的人,寬袍大袖,白髯長鬚,在世事的繁忙中,做到的那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胸襟!他們的一個果決的轉身,就融身山野田園,去追求那份獨特的自由和難得的孤獨!他們中的許多人,本就有治世之才,也有許多似陶淵明一樣的曠世之才,但是他們為了求得內心的潔淨,任他滾滾紅塵,甘願與世俗決裂,他們做到的是孤獨,堅守的是清貧。清貧了,孤獨了,這個世界就清明瞭許多!

  現在的人是怕孤獨的,尤其是害怕清平樂道,所以這世道多少有些渾濁。

  沈從文說:“孤獨一點,你會發現,原來有十個你自己。”孤獨正是有這樣的力量,像是一把巨大的梳子,迅速地理清了紛紛的人事,把最本真的內心從迷途中喚醒。孤獨是與自己的相聚,是聆聽自己的心聲。

  伍爾芙正是這樣的孤獨者,類的心靈梭羅亦是這樣的孤獨者,迎接每一個朝陽,在月光下耕地撒種,以一己的耕孤獨去抵擋人類在工業文明下心靈的迷失。怪不得海子要說:“梭羅這個人有腦子,月亮照著他的鼻子。”孤獨,是在向心靈致敬!

  人們品嚐孤獨,又不光是在探尋自己。張愛玲平生最怕見人,與人交流總也學不會,但在她的文字中,市井雜塵、熱鬧的閒話,世俗生活一點不缺。因為在孤獨中,總有一雙冷眼在打量著塵世,越孤獨,那眼睛就越銳利,越能撕破錶象深入到浮躁的內心裡去。時代匆匆的沉了下去,張愛玲卻倔強地浮了起來。孤獨是一種冷靜的力量,踩碎表面的浮華與虛假,不留一絲情面。於是孤獨也是在審視著這個世界。

  誠然,孤獨的滋味並不好受,就好像真的滋味一樣不好受,但卻有那麼多的人心甘情願地去忍受它,品味它甚至愛上它。因為人需要孤獨,這個世界需要站在孤獨中的守望者。

  有人說:“孤獨是可恥的。”這是自嘲,孤獨是可貴的,是可敬的,守護人類心靈的孤獨者尤其可敬。也許孤獨在這個時代已不合時宜,但任何時代都會過去,只要還有人類,就需要深入心靈,就需要孤獨。

  孤獨雖然不能令你歡欣鼓舞,或得到暫時的快感,但卻能引領你直入內心,直擊本原,去尋找一個真實的你自己,一個真實的世界,這就是孤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