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釣魚的散文

  釣魚之樂是旁人難以理解的,不信,看散文。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釣魚

  我對釣魚是一片鍾情的。在大都市生活,每當我路過東山湖,看到一群群離退休幹部在釣魚時,我小時候那一股釣魚勁就來了。

  六十年代初,我國正處於經濟困難時期。那時,我剛好幾歲,每天下午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就拿起釣魚杆釣魚去。家門口前是一望無邊的田野,西南邊有一口長六裡、寬三裡、水深兩米多的魚塘,鄉親們稱為“羅猛塘”。

  每年十月,這是釣魚的季節。這個時候,魚塘、田間水稻開始吐露出稻花,那芬芳沁人的稻花漂在水面上,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魚群,它們爭先恐後地跳出水面吃稻花。特別是到了傍晚,吃稻花的魚就更多了。當寧靜的夜幕降臨時,水稻田間、魚塘裡就不斷傳出“啪啪”魚躍吃稻花的聲音,這聲音是多麼美妙,猶如一首首優美動人的“搖藍曲”,陪伴著鄉親們漸漸進入夢鄉。這種甜甜的夢,城裡人是無法品味得到的。然而,這個時候,也是最容易釣魚的時候,每次,當我提著一串串魚回家時,爸爸媽媽以及奶奶,他們都笑得合不攏嘴。

  田多水多魚也多,它培育了我釣魚的情趣。那時,釣魚不僅增添了生活的樂趣,同時,還鍛鍊了我的生活意志,激勵我對生活更進一步的追求。去年十月,我回到故鄉,傍晚,我默默地走在魚塘畔、田間邊,當年那種魚躍搶食稻花的聲音聽不到了,更使我難過的是,當年青蛙為家鄉的傍晚唱讚歌的熱鬧場面沒有了,魚塘變成了一口乾枯的塘,它積滿了垃圾廢物。

  大學畢業後,離開了家鄉,在這遙遠的地方工作生活。可是,我每時每刻都惦念著家鄉的那口魚塘,期望著總會有一天,當故鄉的青蛙叫得聲聲響,魚兒跳得步步高的動人情景出現時,我一定重新回到故鄉釣魚……

  篇2:釣魚

  正是碧雲天,黃花地,魚兒肥美的季節。看到河邊,池塘,到處都垂釣之人,不由想起以前和朋友釣魚的幾件趣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年初秋,和朋友去張集百畝大堰釣魚,我和一個,下杆半天沒有動靜,感到索然無味起來,東逛逛西瞅瞅。待大太陽一出,乾脆跑到樹蔭乘涼。另一個釣魚的朋友,堰塘四周一觀察,撿一僻靜放下漁具,往水裡撒下魚料,然後手杆掛魚餌,靜坐下來,似樹樁一段,半天紋絲不動。兩支菸功夫,鉤起兩三尾四五兩重的鯽魚。我倆羨慕,湊到他身邊,又下杆來。魚咬了幾次鉤,時機沒把握恰當,沒有釣住。一次,把魚釣出水面,又脫鉤了。我一時急,魚鉤把手也扎流血,魚線也絞到一起,索性把魚杆也丟了。朋友笑笑,“你們去玩吧,我來拾掇。”可能我倆動靜大,嚇跑魚,影響到朋友半天也沒起杆。中午張集朋友喊吃到鎮上吃飯。會釣魚的朋友,怎麼也不去,只讓我們吃飯給帶份盒飯來。等我們吃過飯來,朋友已釣起幾條七八斤的草魚。魚塘四周沒種樹,只見朋友晒得黑紅黑紅的,滿臉油光,肩膀上搭條擦汗的毛巾,正薅塘埂上的青草拋到塘裡,然後執著手杆,聚精會神,“守株待兔”。後來釣的魚,網兜裝不下,我笨得往網兜裝時,沒裝好,還跑了一條。

  有一次熟人相邀去他的幾個池塘釣魚。一個朋友下了海杆後,跑到塘邊莊稼地裡解手,還沒有解完,海杆鈴響了。大家互相離的遠,就喊他。他也聽到鈴響,提著褲子就往海杆處跑。塘埂窄小溼滑,他一不小心,滑倒進魚塘,成了落湯雞,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還有一次,是初冬天時候,來到漢江河邊一個魚塘,十點多了,晨霧還不完全消散。大家下杆半天,也沒釣魚一個魚毛。一個急性子的朋友,撿起磚塊,沿著魚塘四周砸起來,邊砸邊嚷道:“快晌午了,你們這魚,還在睡懶覺。”主人靦著臉,又安排到別處魚塘,一天還是沒釣到什麼,主人過意不去,划船撈了兩網,讓我們滿“載”而歸。

  後來跟朋友跑次數多了,漸漸悟出一點道道。釣魚不僅要學會技巧,還有耐心。釣的是魚,磨練的是人的品性。無論做人做事,沒有耐心,沒有靜功和靜待時機,就不會成功。很多人,因為缺乏耐心,性子急躁,像楚霸王項羽,結果功敗垂成。

  歷代文人雅客,寫釣魚的詩文不少。從釣魚中,尋得了樂趣,也寫出胸臆。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活了天地雪天孤寂清絕的景象,實際上映照出詩人那種在逆境中的倔強的態度、寧靜超脫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個性。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寫釣者的恬然自適、達觀無慾的生活情趣。清•馬樸臣《漁》: “自把長竿後,生涯逐水涯。尺鱗堪易酒,一葉便為家。晒網炊煙起,停舟月影斜。不爭魚得失,只愛傍桃花。” 寫釣者的曠達胸襟。從持竿釣魚以來,朝出晚歸,釣魚飲酒,自得其樂,只迷戀桃花流水之美景。至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典故,則是釣出了自信,釣出了抱負,釣出了不凡境界。

  篇3:釣魚

  時值我驅車返路之時,還不到八、九點鐘模樣,山靄蒼蒼。然路經永康某一中學時,霜樹已住初紅,伴著夏風習習,蟲聲新透春紗。足見遠遠有垂釣者,依著詫異姍姍之池塘,有八、九人分佈與方塘四周,四周與遠處荷塘阡陌交錯,蓮迂漫香,花有淡紅,深紅等,亦有知了深樹迴響,頓時春光融融,感天馬行空,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躍野千里,春風如舞腰,則有心曠神怡;然一目方塘,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岸芷汀蘭,鬱鬱蔥蔥。

  忽有翠鳥掠影而去,驚詫如詩云:"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辦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垂釣者,有各種私家車散落於池塘路基一側。靠東南方向,通天鐵塔高聳,下臥圍牆城池,遠遠似桂殿蘭宮依崗嵐之體勢。有層嵐蔥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無臨地。西處荷花映照一排排新樓,似寒光曲徑廊回縵朔,神仙眷侶仙閣樓臺之居所。

  垂釣之人多專注,鮮有聊天者。垂釣者各種狀,有赤背,赤頭,有半蹬,彎腰,有倚坐,撐腿,有戴太陽鏡,遮陽帽等老中青少。垂者年輕多裝備新穎、齊全。老人多古舊淡薄不齊,但釣魚則不全以裝備,更兼經驗,知識,像釣者梭子頭中年胖男子,其裝備一般,正釣上了一尾魚,又一尾,又一尾...。

  至於釣魚不多亦樂,則是山水之樂也。而我之樂則是觀魚之樂,不如白居易餵魚之樂,皆是一種愛魚心各異也!感我似垂者魚線之白漂,有如蜻蜓點水,悠悠盪盪,迂迴釣者之中,釣者專注於魚,無在於我,我在魚亦觀釣者也,也觀天與塘之秀色可餐也!

  而塘之凌波盪漾,伴鳥鳴蟬叫繞耳 ,玉米花、荷花飄入行波之中,似送我行舟方圓。恰逢一農夫似腰後挎鐮刀,近至跟前觀望白衣短袖,棕色長褲,黑布鞋。後一娃後至,滿目蕭然如詩云:“牧豎持蓑衣,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

  然則汀沙、雲樹連一片山巒之靄蒼蒼。龍爪槐,排竹等,伴朗朗讀書聲,瀟瀟飛落葉。縱使天公作美,然一麓風吹去,一日之間,日去月曜,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