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感悟文章精選

  你感悟到了你身邊的那些哲理了嗎?沒發現?有心者已將它們寫在文章中了,這次你是否還能發現?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曉意山水,淨心洗塵

  作者:紅塵淺醉

  日落時分,沏上一杯山茶,聽一曲意境空遠的《禪》,心神隨此天籟,沉溺於玄妙的幻境裡。彷彿我就是那穿梭於葳蕤山林中的一隻飛鳥,時而盤旋穿梭,時而引吭高歌;彷彿我就是那潺潺流瀉于山澗的一汪清泉,漣漪輕盈,浩淼長流;彷彿我就是那竦峙在天地間的一座山巒,偉岸高聳,從容綿延。

  我不相信佛,只是喜歡玄冥空靈的梵音經貝,與慈悲淡然的佛境禪心,在清歡中,從容幽靜,自在安然。

  一直嚮往走進青的山,碧的水,體悟山水的絢麗多姿,領略草木的興衰榮枯,傾聽黃天厚土之聲,探尋宇宙自然的妙趣。走進了山水,也就走出了喧囂,給身心以清涼,給精神以沉澱,給靈魂以昇華。

  正如一位墨客所說,走進自然,山水浩浩不竭的生命之源注入心田之時,便構建了人類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的絢麗圖景。從山水飄逸俊美的景緻裡,可以獲得鮮活的感性認知、審美體驗和豐富素材,同時能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美感更豐富,胸懷更博大,追求更高遠。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倘若思緒流淌於青山碧水,雲靄朦朧,翠竹蘭亭,古剎山寺的清寧間,那一刻,盤踞在腦海中的灰白地帶,便會緩緩地迴歸蔥蘢而鮮活的綠色,任靈魂在其間舞動徜徉,直到那些有生命的花草,那些靈動的水波,那些平凡樸素的場景,那些原野的自然風情,沿著思想的隧道,滌淨心上沾染的纖塵。

  山可以滌志,水可以清心。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之戀,亙古永恆。 山的博大精深,水的浩瀚柔婉,是仁愛與智慧的凝聚,是靜止與流動的交融,是肅穆與靈動的結合,它們演繹著錦繡山河的生命與靈魂,傳遞著大自然的玄冥和韻律,傳承著天地的傳奇與不朽。

  然而,許多人被紛繁的世事消磨,已經沒有閒暇,靜下心抬頭看一朵白雲的姿態,低眉去賞一朵野花的素美。縱然走進田園山水,也感受不到清風的涼意,雨絲的溫潤,聽不到鳥兒的鳴叫,聞不到泥土的芬芳。

  唯有心靜,才可以品味出自然的鐘靈毓秀;唯有淡定,才可以享受生命的瀟灑從容。在縈迴的生命中,只要找到心靈的方向,多少曲折的道路,都可以海闊天空,多少繁蕪的過程,都可以風輕雲淡。

  不禁想起,枕石而眠,在夢裡幻化為蝶,以思想做竿,在山間垂釣白雲的莊子。他遊離世外,名利從來不沾他的身,縱然戰國楚霸王,登門請他任相,莊子依舊垂釣濮水,持竿不顧,他只要自由,不受任何俗事的拘束。

  然而,對於平凡的眾人,這種境界,怕是很難達到。蘇子也曾感慨過: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身在擾攘紅塵,有人忙於追逐,哪怕散成凡間的風塵,也誓與世俗魂魄相依,有人安於現狀,守住一個寧靜的角落,無謂相離相棄。但每個人又都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將自己拋擲於紅塵深徹又渾濁的水中,又難以做到圓融通透。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何處樓臺無月明,何處天地無自然?真正的澄心濾意,未必是要脫下俗塵的裝扮,給自己穿上樸素的衣衫。在深山老林裡,蓋一間茅舍,修籬種菜,每天清茶淡飯,無慾無求。而是處繁華世象中,擁有平和的心態,淡定的情懷,懂得取捨,學會感恩。這樣,就多一分淡雅,少一分浮華;多一分簡約,少一分庸碌。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對於山水禪境,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它是大自然最美的寫意,是性靈最初的純一。當我們的心靈聚焦某種困頓時,不妨走進山水,親近自然,欣賞下沿途的風景。

  關於2:走過歲月的長街

  作者:橘黃色的時光

  時空的穿梭,生命的留白,人去樓空,獨自黯然踟躕,徒留一座蒼涼格調城;把無盡的眷戀與呢喃的依稀遺留在時光的隧道里,繼續宿命的輪迴,追尋下一世的刻骨銘心。往事已成朦朧煙雨,一絲溫馨,一縷溫存,將悲傷的傷口填滿;菩提樹下低首蹙眉的我仰望星空,流星劃破了死寂的夜空,給了我一束希望的光;我雙手合十默默虔誠祈禱:如果有來生,我不願再流浪,我不再哭泣,我願為一棵紮根於黃土的菩提,永遠長青,迎著風的方向,帶著最美、最堅強的微笑,站成永恆。

  人生離別終有時,聚散無常,落葉魂歸塵土,人歸故里。經歷過風雨飄搖的歲月,激情澎湃過後,風平浪靜,再泛不起一絲漣漪;動情時刻最美,告別時刻最難以割捨,忍著無可奈何的感傷,揮手作別青春的塵土,褪去一世浮華;途經一場歲月的風雪,染上了敗頭,領略塵世滄桑的悲涼,拍下卑微青春浮華的寫真;當已是年越古稀,滿頭青絲白髮,拾起季末的餘溫,譜寫青春華美的樂章

  那些似曾相識的悲傷,如斑駁的樹影搖曳在夢裡,縈繞在耳邊,傾訴畢世的哀傷與憂愁;秋意淒涼充斥著整個天空,我放平左手,等待憔悴黃花的脫落;它在秋風中盤旋紛飛,宛如在深藍色的大海中漂流的浮萍,散盡所有淡雅的芳香,傾盡一季的芳華,與空氣相依相隨,只為與你更親近地呼吸。

  悠悠歲月情悠揚,迢迢路途太漫長,如果歲月會寬容,懂得進退自如,抑鬱的黃昏不給人以殘陽斜照。如果時光的隧道流淌是一股溫暖的泉水,沒有幽暗古道的悲涼,沒有落花流水的憂傷,只流動著最美的年華里那些不能忘卻的記憶,那該有多美好。 我右手低垂,拾起隨晚風凋零的葉子,枯乾了,染上了一層深褐的咖啡色,清晰的脈絡如同預示我們命運的掌紋;風化了它錯落成文糾結的紋路,如同在愛情中糾結痛苦的我們,雨侵蝕了它再也流不出眼淚的身軀,我們也已是遍體鱗傷。它就這樣用皸裂的嘴脣溫柔地親撫著深沉的大地,靜靜地接受深情大地母親的撫慰 化作塵土,長伴大地,沒有人去樓空的寂寞,沒有驀然回首的哀婉,只有最刻骨銘心的獨家愛戀與記憶。等來年春風起,徒留綠葉襲滿城。

  而我轉身,等待下一季,悲傷的雨停了,春暖花開,彼岸最美的黃花開滿山崖。

  落幕的煙火過客,回頭看舊時的事物,在昏暗燈光下翻閱著櫥窗末裡的舊書,寫滿無數回憶連結的希望與祝福,為消逝淡默的時光著上淡藍的淺淺的印色。在回憶裡,不管有多麼痛的領悟,我們都可以找回一切美好的最初;如果有一天心累了,放下所有心靈的束縛,說走就走,尋一處臨水的古鎮小屋,泛舟於江南水鄉,穿行在阡陌道巷,傾聽古樹的歌聲,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把夢帶回我們最初相遇的地方,就是回憶永遠停留的角落。

  走過歲月的長街,在一個溫暖冬天,陽光午後,提起時光的俊筆,用清新雋永的文字,寫一封溫暖的信,寄託往昔的青蔥故事,寄給遠方一片希望。

  關於3:旅行路上的人生

  作者:沉夜

  真正的旅行,從來不是一堆照片的堆砌和滿足內心小小的虛榮,正因如此,旅行並不僅僅是去看風景,更難得的是旅行之前的期待、旅行進行時的感動和旅行歸來時的回味無窮。

  旅行,是一種心態,一種對山川流水和瑰麗文化的痴迷。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曾爬過氣勢磅礴的泰山,在玉皇頂上感受過雲與天的蒼茫浩淼;“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曾親臨天下第一泉,一池幽深,望斷來時路;“最喜晚涼風月好,紫荷香裡聽泉聲”,曾泛舟遊於大明湖畔,一任煙波浩渺,夕陽下,湖光瀲灩,一香沉醉千柄荷;“紅瓦綠樹,海天山城”,曾親抵青島,於晨昏之間遠眺浩瀚黃海,四面來風,塵慮盡消,一朝揮別“石老人”,滄桑歷盡,多少歲月亦折腰……

  旅行,是一種心境,一種對行走在路上的夢想的追求。

  旅行之人,常喜生活於別處,千萬裡江山走遍,風景這邊獨好。

  誠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桃花源深處,大可呼朋引伴,或邀知己二三,或與愛人攜手同行,亦或一人暴走一城,從此與旅行箱結盟。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從你的城到他的城,又或者從城市入鄉野,從鄉野入傾城,行走在路上,誰說歸途不是一場特別的旅行?

  旅行,是一種心情,一種對點滴生活細緻入微的感受。

  時間染指,太多的紅塵紛擾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我們的靈魂,這一種被稱作“生活”的東西一直緊緊地把心包裹,往事如影隨形。

  誠然,盲目的旅行常常會帶來無聊和疲憊,世上沒有不美麗的風景,只有不美麗的心情。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旅行者,懷揣著各種各樣的目的去旅行,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選擇老老實實地窩在家裡,不出門,亦不問去留。

  事實上,旅行無處不在,眼嘴手腳背叛不了我們的頭腦,也瓦解不了我們的意志。不論是細水長流,還是走馬觀花,因為快樂,所以旅行。

  旅行,是一種心願,一種由未知而引發的美好憧憬。

  旅行終究只是旅行。

  縱使一生仗劍走天涯,馳騁疆野無數,攬盡繁華,那又如何?此岸悠悠,彼岸悠悠,也許,我們就停在此岸看上那麼幾億年,那麼彼岸就成了此岸。

  窮盡一生,生命裡能有多少次旅行?遊走,或者不必遊走,我們追求的不過是源自真我的那種喜悅、寧靜與和平。

  的確,我們走得再多,走得再遠,旅行終有結束的那一天,我們還是要面對最初離開的那一片風景。若無法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曾經最想離開的地方,人生便恍若一個牢不可破的囚籠,那旅行還有什麼意義可言呢?

  旅行,是一種享受,一種對當下幸福生活的把握。

  每一個人,在每一天,都可以享受一場不必遠走的旅行。

  一場不必遠走的旅行,可以是春日裡吹來的一縷清風,也可以是夏日裡飄過的一陣檸檬香,可以是秋天裡凋落的一片丹楓,也可以是冬日裡未被破壞的一片雪景;

  一場不必遠走的旅行,可以是坐在草地上,聽著音樂,品味著自己調劑的生活;

  一場不必遠走的旅行,可以是疲倦之時,隨意翻揀著自己收藏的風景畫,回憶起往昔的種種,快樂亦或悲痛;

  一場不必遠走的旅行,可以是與朋友間的默契,知己間的靈犀相通,戀人間的絲絲甜蜜,或是與自己喜歡的人默默對視的寧靜與溫馨……

  旅行在路上,怡然自得的是心境,灑脫自在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