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醉花陰的精美散文

  醉花陰是一個著名的詞牌名,著名的詞中以李清照的比較出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醉花陰

  牡丹花又開了。女兒說,週六我們去植物園賞牡丹。我答應著:“去就去吧!反正整個春天我們都生活在鮮花裡,逢花必看,成了花痴了。”

  植物園是個花的世界。前不久櫻花盛開,我們剛剛去過,那燦爛的一幕還生動地留在心頭;再朝前是海棠花—-垂絲海棠、貼梗海棠等,紅得醉人,那是寶雞的市花;再朝前是桃花,這裡的碧桃花多彩多姿在全省是有了名的;再朝前是玉蘭花,紅白藍三色,莊重而高貴;再朝前就是連翹花和迎春花了,都是一色米黃,在那連綿幾百米的假山腳下像是奔流的瀑布。如今牡丹花又開了,那該是一個什麼景象呢?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說的是洛陽。每年的四月,洛陽的牡丹花會就會如期開幕,洛陽的各個公園、街巷的兩旁,全是盛開的花朵和如流的人群,那是何等氣象啊!我們市的牡丹園面積、規模以及參觀的人流自然和洛陽不能相比。但我們這裡人人愛花,個個都是花的粉絲,尤其偏愛牡丹,不少人“愛牡成癖”,所以在一年一度的春季賞花節上,人們賞花的熱度、深度,一點也不比那些大城市差,或許更勝一籌呢!

  我們是開著車來的,快到植物園時,就聽女兒說:“每次來看花最頭疼的就是停車”。果真如此,植物園門前長達近兩公里的地方,盡被車輛和人流佔滿,我們只好把車遠遠地停在一個小區的門口。

  時值中午,公園內已是人山人海,扶老攜幼的家人,抱孩子的年輕夫婦,手執照相機的攝影愛好者,把百餘畝大的一個牡丹園擠得滿滿的,花園中間的各個小道上都是奔瀉的人流。那盛開的牡丹,紅黃藍白紫各色,在麗日的映照下千嬌百媚,流光溢彩。我開啟照相機,貪婪地為這些花朵,為女兒一家,為可愛的小孫女,拍下了無數張留影。

  “別光顧照相呀!你看前面,那些場面說的、畫的、唱的,全是牡丹啊!”一個朋友走過來對我說。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啊!真是,那牡丹園的東園、北園和西園的迴廊裡、樹蔭下,全都擠滿了人,還不斷地傳來熱烈的掌聲。

  “話說古代有一個牡丹的粉絲,名叫常大用。”這是一個老人在遊廊上說《聊齋》,“此人酷愛牡丹的國色天香,日夜留連於牡丹園中,目注口詠,作詩百首,歌頌牡丹之嬌美。園中兩株名為葛巾和玉版的牡丹為之感動,化為兩個絕色美女嫁給了大用弟兄兩個,演出了一場愛恨情仇的悲喜劇。”人們被老人生動的說講所吸引,紛紛歡呼叫好。接著就有不少人在園內說著笑著尋找葛巾、玉版。葛巾在中園裡找到了,不過標牌上寫的是“假葛巾紫”,霎時這裡成了照相的焦點;玉版沒有找到,只好由南園裡的“鳳丹白”代替了。

  在園中一片濃郁的樹蔭下,一個繪畫專業人員擺下了畫案,在現場寫真。她用線條勾畫了亭亭玉立的兩株牡丹,著色之後,一株為花形碩大、花瓣紛繁的紅牡丹,一株為花形清瘦、花瓣較少的綠牡丹。旁邊一位中年書法家捉筆題款曰:“紅玉耀彩輝,綠竹潤廉潔”。此時,在圍觀的人群中走出一位鬍鬚飄白的老者說:“此畫大有深意,賣給我好嗎?”女畫家笑著說:“這畫不賣,老先生若喜歡送你好了!”那老者走到畫案前捲起畫紙說:“我不客氣了,不過潤筆費還是要給的。”隨手撂下二百元錢揚長而去,任那位畫家怎麼呼喚也沒有回頭。

  此時,西園中隱隱傳來悠揚的歌聲。喜愛音樂的小孫女拉著媽媽要去聽歌。那裡一個女青年正在音樂的伴奏下,高唱《牡丹之歌》,那高亢的頻率,優美的歌詞,迎來了人們的一片讚譽之聲。小孫女竟隨著音樂的節奏手舞足蹈地跳起舞來,那稚嫩的小手,粉白的臉蛋,陶醉的神態,在滿園鮮花的映照下,顯得煞是可愛。一對年輕夫婦走來誇讚說:這才是“百花叢中最鮮豔”的花朵啊!

  兩個多小時過去,遊興猶未盡,而紅日已西垂。回程的路上,心尚留在牡丹園中,默仿李清照的詞作《醉花陰》,反其意為詞一首,以記今日之盛:

  憐香心結何時解?瘋狂賞花節。清明連穀雨,梅櫻燦爛,牡丹妖冶。 傾城圍觀競踴躍,畏春去芳歇。老幼共歡悅,人流奔瀉,花嬌情更切。

  :醉花陰

  淡菊濃桂溶韶華

  含淚飲琵琶

  蒙朧似得見 梨園曉唱

  歌舞弄繁華

  蹁躚古韻步花下

  似美人如畫

  夢霓裳羽衣 飛燕凌躍

  終是幻影剎那

  :醉花陰

  朝雲飛散,斜光穿戶。簾角外,紫藤花架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藤蔓纏結,影影綽綽,靜靜地瀉下一地春光。北歸的春燕也不莫負如此好的時光,若一根長長的絲線連綴在一起。匆匆穿簾而過,像似去奔赴誰的約會。一隻、兩隻、三隻……默默數著,數著,卻漸漸飛成了一隻,消逝在眉角處。放下簾角,獨自兀坐,空對著玻璃杯裡發出的嫋嫋輕霧出神。

  芳草又綠春又歸,青翠的顏色疊壓眉頭,喃喃自語,滿園春色誰為主,為何年年惹恨幽?連天芳草,茫茫無涯。誰人會憑欄意?輕吟,“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是啊,斗轉星移,花有重開日,人呢?一樣的清歌美酒,一樣的樓臺亭閣,奈何內心分明有絲絲訴不清道不明的惆悵,怎能不生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無限喟嘆!

  一個人對著鏡子,痴痴地笑,那笑卻是如此的牽強,如此的不相宜!今日面容姣好,明日、後日……多少個“似曾相識”的日子在凝視中悄悄流逝啊!明明知道所有的空嘆只是徒勞,沉沉的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憑添些許憂愁罷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依舊嗟嘆,人生能有幾回春?

  “無可奈何!”多麼具有諷刺意味的詞啊,心,若杯子的溫度在手心一點一點冷卻。不由想起那句,有一隻鳥,從空中飛過。須臾,又返回來。但已不是前面的那隻鳥了。這,就是日子。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多麼象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啊!奈何去亦去,來亦來,來去之間,又有誰察覺到了那無法逆轉的微妙變化!匆匆,太匆匆。

  是誰換了我們的日子?我想,應該是有一個黑色的匣子吧,將所有的流光悄悄裝起,然後將鑰匙藏在了某處。應該是的,要不然,怎麼會有揮之不去的似曾相識之感呢?某時,某刻,某一個瞬間,它將鑰匙偷偷地放在我們的手心,開啟神奇的盒子,遊絲般的痕跡逃逸而出。當我們沉浸在恍若隔世的失神裡,它又將我們空白的剎那悄然裝起,悄然合上。留我們站在空蕩蕩的屋子裡,不知該如何是好。走了的,永遠走了,幾番行,幾番醉,幾番留,終究是一場錯覺罷了。

  欲覓舊春,輕輕推開門,輕寒的春風吹斷成線的淚珠。穿透薄衫。不知何時,天空中薄霧濃雲,越壓越低。是感應到了失意人的心情嗎?立於翠陰深處,一串串花穗含煙飲露,緣木而上,垂掛枝頭,若女子下垂的鬢髮,又若一串串風鈴,不,它不像風鈴因風的驚擾而騷動不安,就這樣靜靜地盤旋著,漸深漸淺地綻放著,宛若要開到地老天荒,方肯罷休。

  望著紫藤屈曲蜿蜒之伏,不禁在腦海中一遍遍搜尋關於紫藤的記憶。莫名有種似曾相識的衝動。在哪兒見過呢?對了,正是那次校園演講比賽中自己所朗誦的那篇,不由脫而出,“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不知是對紫的依戀,還是對那段美好時光的眷顧,每個字都記憶猶新,忘乎所以地沉醉在這一抹若瀑布般直瀉而下的紫色沉澱中,紫色的心,在藤條上蔓延著,流動著,垂墜著……站在原地,恍惚間回到了過去,真的還會的去嗎?

  紫藤花自顧自地美麗著,密密匝匝地盛開著,全然不顧風雨戲雲,陰雲飄卷。是啊,知道又怎樣呢?該來的總會來,該去的總會去,不如盡情地綻放此刻的風韻。醉倚綠陰,柔情繾綣,雲木端,風壓輕雲貼水飛,心情,漸漸變淡,變淺,變輕,若濺起的水花,化作一片流雲,嫣然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