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學生勵志文章

  如今,影視製作方喜歡把節目包裝成青春勵志劇或勵志電影以吸引更多的觀眾。人們常常會在熱門圖書排行榜上看到勵志類書籍的影子。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正越來越頻繁地採用勵志的方式為荒蕪的精神家園尋找寄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你沒有變強,只因你不夠努力

  作者:王石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強者,一種是弱者。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你為什麼沒有變強?

  日思夜想要把自己變得更強,感覺自己百般努力卻還是停滯不前?到底是什麼“拖了你的後腿”?別再埋怨現實太“骨感”了,根本原因在於你!當人在處理令自己感到不適的事情時,大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藉口與誘惑,驅使我們選擇做更容易的,令自己舒服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拖延症。其實,從生理上來講拖延症是一種生物本能——“趨利避害”,面對自我定義為“不舒適”的事情,我們便會本能地想方設法避開它!雖然如此,但我們依然可以克服拖延症。

  比如,投身健身、學習新語言、探索未知領域等拖延症“重災區”,從意識上改變對它的認識,告訴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征服,你便會使自己變得更強。要知道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但是痛苦的過程並不會持續很久,直到你習以為常,所有的不適都會隨著你良好習慣的形成而消失。

  如何把自己變強?

  都說世界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既臨大敵,你是不是會感覺永遠無法戰勝呢?

  事實上,“打敗自己”並不難。因為“不適感”可以通過訓練被減弱,當我們將一件不適的事情變成習慣,它便由不適變得舒適,讓你成為更強的自己。那該如何做?

  1.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情會讓你有點不適,但是做成了以後你會收穫很多。

  2.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分解成若干個獨立的事件,要確保每個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適程度內。你可以先測試一下你盡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後減去20%,從這個值開始。

  3.開始去做,並且不要強迫自己,把它當做一種樂趣去挑戰。

  4.隨著你能力的增強,逐漸增加分量。

  這個方法的精髓在於把一個很大的痛苦分解成若干份小的不適,然後將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養成習慣,將不適轉變成舒適。我們通過上面的這種方法,可以培養一些好習慣。要變強,就不要讓自己過得“太舒服”!

  :每個角落都有人正在奮鬥

  作者:趙星

  上週日是我研究生課的開學典禮,早晨6點半起床趕去遠在30公里以外的中科院。我以為這個週日早晨的地鐵應該是空蕩蕩的到處是空座位,因此做好了上車再補覺的準備。可誰成想,到地鐵口的時候,已經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一群賣早點的小攤,跟平日裡我正常上班八九點時候的樣子差不多。地鐵上雖然不是人滿為患,但根本沒有空座,站著很多人。我有些驚奇,大家都起這麼早,不在家裡睡覺,都要去幹什麼呢?

  在這個城市生活了8年,我很久都沒有在週末早早起床趕去做什麼,也沒有在晚上加班到深夜才回家了,因此也慢慢忘記了,在我熟睡的時候,這個城市其實隨時隨地都有醒著的人。我想起幾年前有一次趕早班飛機,5點鐘出家門的時候,遠遠看到每天賣雞蛋灌餅的小攤夫婦,正在準備他們的餐車,支起頭頂大大的油膩的遮陽傘。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們到底是幾點出攤的,也明白了為什麼自己9點出門的時候,他們時常已經收攤回家了。車開過他們身邊的時候,兩個人聊天說笑,比起我神情恍惚的臉,他們的表情是那麼清醒,又充滿生活的希望。可能過不了幾分鐘,第一個雞蛋灌餅就會被一位趕著上早班的年輕人買走,他們不僅僅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早起,也為這個城市每一個正在奮鬥中睜開朦朧睡眼的年輕人提供一點點暖和的慰藉。

  我經常會收到這樣的來信,那就是覺得自己不是在500強公司,不是事業單位公務員,就覺得自己的工作低賤得不值一提,甚至是在浪費生命,特別是如果自己的工作不是朝九晚五,就覺得自己特別不高階也特別不滿意。我能理解這種想法和感覺,因為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開始慢慢審視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坐夜班飛機或者半夜落在機場的時候,那些安檢人員,那些在海關檢查證件的工作人員,那些跑來跑去的小地勤,我時常偷偷看他們的眼睛,是什麼支撐他們選擇了這樣一份沒日沒夜的工作?如果是我,能不能在半夜12點還耐心地解釋,為什麼某種東西不能帶上飛機?比如在大冬天拍TVC的時候要早晨4點到片場,3點半搖晃著起床狠狠地想辭職算了,但趕到片場時攝影師的老婆裹著軍大衣伸手遞給我暖暖的豆漿和燒餅,酒店場地的工作人員神清氣爽地對著我呆滯的臉激動地告訴我一切都準備好了讓我放心。慢慢地,我開始明白,那些跟我不一樣性質的工作,那些需要比我付出更多時間的工作,不卑微,不低賤,他們跟我們一樣重要,甚至比我們這種坐在辦公室裡,吹著空調敲敲電腦就能完事的工作更加重要。不要以為自己的背景裡有點看起來像光環的東西,就以為自己在這個世界很重要;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多一點的錢,就可以看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這世界誰都不比誰高明多少,不信你試試早晨出門沒有雞蛋灌餅,半夜到機場廁所都沒人打掃。他們的工作可能在你忙碌的生活裡不起眼,但正因為他們的默默,才成就了你我安穩從容的生活。

  城市的每個角落裡,都充滿著匆匆忙忙的人;城市的每一秒時光裡,都充滿著為生活而打拼的人。他們可能正在乾洗店裡低著頭為你熨燙衣服,可能正癱在地鐵的一個角落裡耷拉著頭補覺,可能正為趕不上飛機心急火燎,可能正在為某一刻做錯的事哭泣。他們散落在城市的每個地方,正在為自己的生活和未來默默地打拼。在奮鬥的路上,每個人的靈魂與信念都是平等的,而每一份工作的背後,都是一顆正在努力的心。他們可能此刻很卑微,很不起眼,甚至被人頤指氣使,但別忘了,千萬個你我的奮鬥之路,都曾從這裡走過。

  :有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

  作者:meiya

  1

  起初,我們總是會害怕,害怕不能得到自己渴望的物質生活,害怕遇不到那個好好愛自己的人,害怕失去青春也換不回事業上的進步,害怕會做下一個讓自己悔恨的決定……可這一路,我們就是這樣踩著自己的害怕和悔恨走來,漸漸地,在害怕中一點點成長、充實,日益強大,對當初做下的決定釋然,最終迎接另一種不懼怕未來的自己。

  在這個時代,你要對自己寬容一點,允許自己迷茫,允許自己困惑,允許自己慢慢來。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必太過焦慮,但你需要了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願意把時間投入在哪一方面。如果你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都不知道,如何認識人生和世界?

  你若真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不要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直到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找到自己願意為之努力的夢想。

  馮唐想寫小說就去寫,想開公司就去開,一路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也只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一步步地跑,一字字地寫。

  人生從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做那麼一點點,時間一長,你就會看到自己的成長。

  2

  不管你想要怎樣的生活,你都要去努力爭取,不多嘗試一些事情怎麼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呢?

  你說你喜歡讀書,讓我給你列書單,你還問我哪裡有那麼多時間看書;你說自己夢想的職業是廣告文案,問我如何成為一個文案,應該具備哪些素質;你說你計劃晨跑,但總是因為學習、工作辛苦或者身體不舒服第二天起不了床;你說你一直夢想一個人去長途旅行,但是沒錢,父母覺得危險……其實,我已經厭倦了你這樣說說而已的把戲,我覺得就算我告訴你如何去做,你也不會照做,因為你根本什麼都不做。

  真正有行動力的人不需要別人告訴他如何做,因為他已經在做了。就算碰到問題,他也會自己想辦法,自己動手去解決或者主動尋求可以幫助他的人,而不是等著別人為自己解決問題。

  首先要學習獨立思考。花一點時間想一下自己喜歡什麼,夢想是什麼,不要別人說想環遊世界,你就說你的夢想是環遊世界。

  很多人說現實束縛了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一直都可以有很多選擇,生活的決定權也一直都在自己手上,只是我們缺乏行動力而已。

  如果你覺得安於現狀是你想要的,那選擇安於現狀就會讓你幸福和滿足;如果你不甘平庸,選擇一條改變、進取和奮鬥的道路,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你也一樣會感到快樂。所謂的成功,即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最糟糕的狀態,莫過於當你想要選擇一條不甘平庸、改變、進取和奮鬥的道路時,卻以一種安於現狀的方式生活,最後抱怨自己沒有得到想要的人生。

  因為喜歡,你不是在苦苦堅持,也因為喜歡,你願意投入時間、精力,長久以往,獲得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

  我從跑步中得到的東西有許多,比如,一個健康的身體,積極的生活態度,跑步時揮汗如雨的暢快感,認識了有共同愛好的朋友……沒有一步是浪費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用心生活,沒有一天會是虛度的,你總會有所收穫,你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抵達美好的未來。

  我漸漸意識到做一件事,開始的興趣帶來的熱情只是最初的火種,想要形成燎原之勢還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人是因為對一件事情幹得越來越好才越來越有興趣的,不是對什麼感興趣才幹得好的。小目標完成後給予及時的小獎勵,會促使自己去實現更大的目標,大目標完成後,更要好好犒賞自己一下。

  一生之中,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而我們常常把完全不一樣的每一天過得都一樣。摒棄重複無聊的日子,迎來未來精彩美好的生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期望,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生活簡直就是奢侈,因為我們習慣對自己日復一日的生活產生依賴感和麻木感,巨大的惰性會拖垮我們。我們寧願麻木不仁地生活,安全地受困,也不願意冒險改變,以至於沒有精彩美好的未來。

  有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