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我快樂手抄報簡單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讓多讀書漸成風氣,提升自己的修養和素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資料1:讀書給我帶來快樂

  什麼是快樂?我認為讀書就是快樂。

  書中記載著無數的知識,其中我的最愛是歷史與科技。

  書中的故事無窮無盡,它讓我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疑惑和驚讚。例如:“魔鬼三角到底有什麼巨大的奧祕?”“世界上就真的曾有雅瑪文化嗎?”“為什麼一座城市會在一夜之間消失”……那麼多的問號來自何方?書中。是書讓我有一種探索的成就感。

  同時,我愛讀書還因為我喜歡辯論。在每次辯論中,我總用大量的詞彙和歷史、科技例子把對方反駁得目瞪口呆,我不用事先查資料就可以臨場發揮,令對手毫無還擊之力。我覺得,那種勝利的感覺真好,真讓我傾心不已。

  而這都是書的功勞,但他的優點不止這些,更重要的是他能令我瞭解許多課堂上老師沒有講過的知識,我每天都像一條小魚暢遊在書與知識相交融的海洋中。

  也許有人認為我說得不符合實際,也許有人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類,在你沒有碰上你熱愛的書類之前,也許真可以說你不喜歡讀書,但我卻比較幸運,三、四歲時媽媽就培養了我對歷史的興趣,所以讀書對現在的我來說,是一種享受。作文

  但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事實上我至今為止有一類書我是不喜歡讀的教科書!哈哈!

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資料2:魯迅的讀書方法

  大文豪魯迅非常講究讀書方法。魯迅在博覽群籍的基礎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讀書方法。現向學生讀者介紹數種:

  1、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閒的時候,要“隨便翻翻”。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2、硬看。對較難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

  3、專精。他提倡以“泛覽”為基礎,然後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門或幾門,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則,讀書雖多,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4、活讀。魯迅主張讀書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並重視實踐。他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他還主張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

  5、參讀。魯迅讀書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以便了解其所處的時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6、設問。就是拿到一本書,先大體瞭解一下書的內容,然後合上書,可一邊散步,一邊給自己提一些問題,自問自答:書上寫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要是自己,這個題目又該怎麼寫?魯迅認為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全書,效果會更好些。

  7、跳讀。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經過鑽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8、背書。魯迅的背書方法與眾不同,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籤,上面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裡,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籤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默誦一會兒,等把書籤上的10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9、剪報。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他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的親筆批註。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的雜文。魯迅曾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可成一學者。”

  10、重讀。這是指讀過的書,隔些日子再重讀書中標記的重點,花的時間不多,卻有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