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靈領悟的人生感悟文章

  歲月總會讓我們失去一些東西,也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心靈對話錄

  一

  一富者對一貧者說:“如果讓你選擇金錢與妻子的話,你選擇哪個?”

  貧者說:“我選擇妻子,因為有了妻子,我們便可以同心協力創造金錢。”

  “如果讓你選擇呢?你選擇哪個?”貧者接著反問。

  “我當然選擇金錢,因為有了金錢,便會有妻子,便會有更多的女人。”富者如是說。

  二

  樂觀者和悲觀者坐在一起,樂觀者向悲觀者炫耀道:“飛機是我們樂觀者發明的!”

  悲觀者問:“如果飛機出了事怎麼辦?”

  “那隻好跳傘了。”

  悲觀者回敬道:“你要知道跳傘可是我們悲觀者發明的!”

  三

  上帝來到人間,看到人間繁華的商店,人民富裕的生活,不禁產生了留居之意,便與一凡者提出交換,期限為一年。

  一年後,上帝與凡者會面,他們談了彼此的感受。

  凡者說:“上面沒有人的七情六慾,沒有人間的愛情親情,對於一個凡人來說,這未免太苛苦了……”

  上帝不等凡者說完,便感慨到:“塵世間人們居心叵測,勾心鬥角。如此是非之地,又豈是我無慾者呆的地方。”

  四

  有人問一長者:“世上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

  長者回答道:“世上既沒有一個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壞人。”

  “那為什麼呢?”那人追問。

  長者解釋道:“再好的人在壞人眼裡也可能是壞人;再壞的人在他同類的眼裡也可能是好人。評論一個人是見仁見智的。所以,世上沒有一個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壞人。”

  五

  智者與愚者同行,愚者問智者:“您的智慧那麼高,卻為什麼總保持沉默?”

  智者回答道:“我之所以沉默,是因為我的智慧。”

  愚者回去後,便效仿而行,卻遭人取笑。一日,愚者又與智者邂逅,愚者問智者:“為什麼我終日沉默,卻被人取笑呢?”

  2.別指望別人那隻手

  大學畢業,參加公務員考試,我以優異的成績過了筆試關,但卻在面試時落選了。一時間,我意志消沉、精神委靡。我埋怨父母沒有提前去走走“關係”,要不然,為啥能力和口才都不如我的人卻能入選呢?

  一天中午,我去幫母親賣水果。我痛苦地問母親:“為什麼命運對我那麼不公?為什麼沒有人伸手拉我一把?”

  母親正往盆裡倒水,準備將那些較髒的水果洗一下。這時,忽然兩條蟲子掉進了水盆裡,母親指著這兩條蟲子說:“你看見它們了嗎?”

  我順著母親的手指望去,見兩條小蟲子在水裡苦苦地掙扎。母親拿起一根草伸向一條蟲子,那條蟲子就順著那根草爬了上來。

  母親拿著那根爬有小蟲的草說:“對於這條蟲子來說,我這根草就是它的救命草,它得救是因為我看見了它,也是在我心情不錯的時候。”這時,那條得救的蟲子已經很精神了,它順著那根草繼續往上爬。當它將爬到母親的手指上時,母親又說:“可是,我現在心情發生了變化,我不想救它了。”母親說完,又將那條蟲子放進了水裡。

  我靜靜地傾聽著母親的話,注視著她剛才的舉動。這時,我吃驚地發現,盆裡另一條蟲子已經爬出了水面,也就是說,它靠自己的力量已經脫離了危險。而剛才被母親救起又放進水裡的那隻蟲子,則在水裡奄奄一息。

  我怔怔地佇立良久,目睹著那隻爬上盆沿拌動著溼漉漉身子的蟲子,茅塞頓開。

  母親沒有正面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卻很智慧地告訴我:人必須學會做自己的上帝,依靠別人是不保險的,真正絕處逢生的契機,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

  陷入苦海時,千萬不要指望別人那隻手,只有靠自己力挽狂瀾的決心和智慧,才能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3.甜鹹我自知

  年輕時,吃東西講求“大甜大咸”。喝茶喝咖啡,一隻小小的杯子裡,卻得下足三大湯匙的煉奶;煮紅豆湯或綠豆湯,毫不考慮地將一大勺一大勺的白糖往內傾。每啜一口,都好似在將液體的白砂糖倒進喉嚨裡。吃東西時,不管端到眼前來的是什麼,都必須“敬禮”似的在上面倒一圈醬油。有時,嫌不夠味,還抓一撮鹽拌進醬油裡。每咬一口,都好像在咀嚼鹹得令人味蕾發顫的鹽巴。大甜大咸,充分地發揮了“敢死隊”的精神。

  對人,也是一樣的:大愛大恨。心裡喜歡,便覺得對方十全十美、無懈可擊;心裡討厭,便覺得對方缺點多如牛毛,一無是處。在那種年輕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裡,不屑也不願掩飾那一份“自以為是”的感覺,往往“誤傷良民”而不自知。

  漸漸地,人到中年。

  健康意識提高了,飲食口味改變,大量減少對糖分和鹽分的攝取,以“微甜”和“微鹹”作為烹調食物的準則。過去,對於那些甜鹹不分、味兒曖昧的食物,如甜酸肉、芒果鴨、蜜糖雞等,總是深惡痛絕。可是,現在不但接受了,而且也漸漸喜歡了——甜中有鹹或鹹中有甜,原本就是人生的寫照嘛!

  大愛與大恨,應該僅僅屬於舞臺的。真實的人生,該有更多的寬容和更多轉圜的餘地。儘管目前我離“不嗔不怨、不怒不恨”的境界還很遠很遠,但是至少我已懂得了在“大愛”和“大恨”之間,有個“中庸之道”。

  願以至誠之心,繼續領受歲月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