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硬碟有壞道該怎麼辦
在有些時候我們的電腦硬碟有壞道,這該怎麼辦呢?估計很多網友也不太清楚,下面就由小編來為你們簡單的介紹電腦硬碟有壞道的解決方法吧!希望你們喜歡!
電腦硬碟有壞道的解決方法:
有一種用“PartitionMagic”***分割槽魔術師,以下簡稱PM***修復硬碟的方法,不妨試試。
道理很簡單,通過對硬碟的重新分割槽,隱藏有物理壞道的硬碟空間,對其實行隔離。
具體的作法是:首先啟動PM,選中“Operations”選單下的“Check”命令,對硬碟進行直接掃描,標記壞簇後,選中“Operations”選單下的 “Advanced”→“bad sector retset”。最後把壞簇分成一個獨立的分割槽,再通過“Hide partiton”命令將分割槽隱藏,大功告成。
邏輯壞道的修復方法:
一般情況下,硬碟產生邏輯壞道的原因是一些正版軟體會在硬碟上某些扇區寫入資訊,其他的軟體則無法訪問這個扇區,這種情況下,硬碟檢測工具也會誤認為該扇區產生了壞道,一般這種情況無需進行修復,但是現在的軟體越來越少的採用這種加密方式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使用不當造成的了,例如硬碟在讀取資料時意外遭到重啟,則有可能產生邏輯壞道,情況嚴重的甚至會產生物理壞道。我們此時可以使用Windows自帶的磁碟工具對硬碟進行掃描,並且對錯誤進行自動修復。
具體步驟如下***以WindowsXP為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碟符後單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驅動器屬性視窗中依次選擇“工具→開始檢查”並選擇“自動修復檔案系統錯誤”和“掃描並恢復壞扇區”,然後點選開始
掃描時間會因磁碟容量及掃描選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Windows98甚至以上的作業系統中,並不能顯示每個扇區的詳細情況,所以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還是選擇DOS下的磁碟檢測工具Scandisk。Scandisk會檢測每個扇區,並且會標記壞扇區,以免作業系統繼續訪問這個區域。保證的系統執行的穩定和資料的安全性。
一般來說,通過上述的方法,修復完成之後硬碟上壞道仍然存在,只是做上了標記,系統不會繼續訪問了,但是隨著對硬碟的繼續使用,我們可能會發現硬碟壞道有可能擴散,所以這種方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較妥善的辦法是對硬碟資料進行備份,然後重新分割槽格式化硬碟,一般來說,如果硬碟上的故障僅僅是邏輯壞道,就可以徹底的解決問題。當然,建議在進行重新分割槽和格式化之後,使用DOS下Scandisk再次對硬碟進行檢測,確保硬碟邏輯壞道的完全修復。
物理壞道的修復方法:
如果按照上述步驟重新分割槽格式化之後,仍然發現硬碟有壞道,那麼硬碟很有可能就是有物理壞道了。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必急於對硬碟壞道是否可以修復下結論,還可以採用另外一個軟體對硬碟進行低格,在進行重新分割槽格式化,有些硬碟壞道也有可能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解決。
a、低階格式化硬碟
低格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主機板BIOS自帶的低格工具,一種是採用軟體的方式進行低格。通過主機板BIOS自帶的低格工具的方法會受到主機板的限制,有些主機板在BIOS中並沒有配備這樣的程式,並且目前新型號的主機板大多都沒有這個低格的功能了,所以推薦還是採用軟體的方式來進行硬碟的低階格式化。
Maxtor出品過一個低格工具low.exe,這個軟體可以對Maxtor硬碟進行低格,其實這個程式可以適用於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IDE硬碟。該軟體的操作相當簡單
啟動之後按“Y”進入軟體,只需選擇需要低格的硬碟,然後選擇開始低格選中的硬碟就可以了。
一般低格的過程比較長,所以需要耐心的等待。此外,需要提醒讀者的一點就是,如果你的機器上還安裝有其他的硬碟,在執行low這個低格程式的時候最好將這個硬碟卸下,以免資料丟失。
b、遮蔽物理壞道
如果低格之後仍然發現有壞道,那麼幾乎可以肯定的這個硬碟上有物理壞道了。由於物理壞道通常是由於硬碟使用中遭受撞擊或者突然斷電等情況產生的,在碟片高速旋轉時,磁頭有可能撞擊碟片,造成磁介質損傷而形成的,即使通過磁碟檢測軟體將壞道標記,作業系統雖然不會繼續訪問這個扇區,但是物理壞道通常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擴散,這是由於雖然壞道標記之後,但是硬碟仍然可能訪問到壞道周圍的扇區,從而引起壞道的擴散。為了避免壞道的擴散,我們最好是將壞道遮蔽到一個未使用的分割槽。
我們遮蔽壞道到一個未使用的分割槽,可以使用軟體PQMagic,這個軟體有DOS和Windows版本,但是由於我們通常是格式化硬碟之後發現仍然有壞區,而此時並沒有安裝Windows系統,所以推薦使用DOS版本的PQMagic***有中文版本***。
在採用PQMagic進行分割槽之前,我們首先要找到壞道的位置。我們可以先通過Scandisk進行磁碟表面的掃描,對硬碟的壞道大致位置有所瞭解之後,才能確定分割槽的方案。例如硬碟壞道在大約在C盤20%左右,我們就可以用PQMagic將硬碟上C盤的前面大致25%-30%的空間劃為隱藏分割槽。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由於DOS下的PQMagic不方便截圖,我們就以Windows的版本為例進行演示,操作大同小異***,啟動PQMagic,在圖形介面下在C盤的圖示上點選滑鼠右鍵,選擇“調整容量/移動”
就會出現一個可以拉動的工具條,我們只需將C盤從硬碟的起始位置往後移動就可以了。在拉動的工具條下方也有硬碟起始位置之後到C盤之前的自由空間的容量顯示
例如C盤容量為10GB,我們只需將這個自由空間調整為3GB左右就可以了,此時,C盤的容量就變為7GB了。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將遮蔽的空間選擇稍大一點,而不用斤斤計較丟失的容量,以免仍然將壞道劃分在C盤的空間裡。畢竟現在的硬碟動輒80GB到120GB,丟失這區區幾個G的容量但是就可以挽救一個硬碟還是值得的。確定之後退出,等待PQMagic移動分割槽,然後重新啟動之後,硬碟壞道就已經在隱藏的分割槽中,作業系統就無法訪問到了。筆者採用這種方法成功的將一個80GB硬碟的壞道遮蔽,使用至今仍然穩定。***注意:建議在完成壞道遮蔽之後對新的分割槽進行一下掃描,仍然推薦使用Scandisk,確保壞道已經完全遮蔽到隱藏的分割槽。當然,劃掉的空間如果你覺得可惜,也可以在壞道之前建立新的分割槽,當然前提是不要把壞道再次劃分到新的分割槽中,不過不建議這麼做,以免分割槽過多並且過於零散,會較大的影響磁碟效能。***
當然,遮蔽分割槽這個方法僅僅適用與硬碟壞道比較集中的情況,如果硬碟壞道比較分散就比較麻煩了,就建議更換硬碟以確保系統的穩定和資料的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