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名著的歸屬

  大家可知道世界上最長的名著有多麼大嗎?今天小編為你們揭曉

  

  《追憶似水流年》馬塞爾·普魯斯特 1903~1905開始寫1925完成第七部 歷時20年。瓦倫坦·路易·喬治·歐仁·馬塞爾·普魯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法國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小說的先驅與大師。1984年6月,法國《讀書》雜誌公佈了法國、西班牙、聯邦德國、英國、義大利王國報刊據讀者評選歐洲十名"最偉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魯斯特名列第六。

  普魯斯特生於法國奧特伊***Auteuil***市拉封丹街96號,為長子。父親是名醫,母親是猶太人。信仰羅馬天主教。九歲時初次氣喘發作,因此常缺課,但到青年時期修讀哲學,文采漸漸散發出來。18***入伍,1890年退伍之後開始替雜誌撰稿,大學畢業,當上圖書館員,但因健康轉壞,患有嚴重氣喘,不能接觸屋外的空氣,足不出戶,開始撰寫小說。中學時開始寫詩,為報紙寫專欄文章。後入巴黎大學和政治科學學校鑽研修辭和哲學,對柏格森直覺主義的潛意識理論進行研究,嘗試將其運用到小說創作中,可以說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藝創作的導師。他和同窗好友創辦雜誌《宴會》,從1892年起,在該雜誌發表短篇小說和隨筆。1896年他將已發表過的10多篇作品收整合冊以《歡樂與時日》為題出版,法朗士為之作序。1896~1940年,他撰寫了長篇自傳體小說《讓·桑特依》,寫的是童年時代的回憶,但直到1952年才出版。他還翻譯了英國美學家約翰·羅斯金的著作《亞眠人的聖經》***1904***、《芝麻和百合花》***1906***。1903~1905年普魯斯特父母先後去世,他閉門寫作,除寫了闡述美學觀點的論文《駁聖·勃夫》,並開始了文學鉅著《追憶似水年華》的創作。自此,他的畢生精力都投入到這部作品的創作修改之中。1912年,他將小說前三部交給出版商,受到冷遇,1913年他自費出版了第1部《斯萬之家》,反應冷淡。1919年,小說第2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們身旁》由卡里瑪出版社出版,並獲龔古爾文學獎,作者因而成名。1920~1921年發表小說第3部《蓋爾特之家》第1、2卷;1921~1922年發表第4部《索多梅和戈莫勒》第1、2卷。作品的後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逃亡者或失蹤的阿爾貝蒂娜》***1925***和第7部《過去韶光的重現》***1927***,是在作者去世後發表的。這部小說的故事沒有連貫性,中間經常插入各種感想、議論、倒敘,語言具有獨特風格,令人回味無窮。這部作品改變了對小說的傳統觀念,革新了小說的題材和寫作技巧。普魯斯特作為意識流小說流派的開山鼻祖而在世界文學史上留名。普魯斯特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十分依戀,青年時代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巴黎貴婦沙龍中一出手豪闊的常客,熟悉上流社會人物的形形色色。他在寫作時認為題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觀世界"如何反映在"主觀意念"中。透過他特殊的敘事風格,營造出一個獨特的個人世界。他的敘述時時中斷,小說中夾雜了大量的議論、聯想、心理分析,一個失眠的夜可以花40頁來描述,一個三小時的聚會可以用掉190頁的篇幅。時間可以做無限的鋪陳,自然也可以隨意壓縮;過去、現在、未來可以在意識流中顛倒、交疊、相互滲透。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歡樂與時日》***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1903年父親去世,1905年母親去世。雙親的去世促使他以文字來追尋童年,一般學者認為他是在此時構思寫作《追憶逝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年年底出版了《追憶逝水年華》的第一部"去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隔年又出版第二部。1919年10月遷入阿姆蘭街44號,在此直住至逝世。1922年秋天,普魯斯特因肺炎病危,他拒絕了醫生的治療,自行飢餓療法,只吃少量的水果、冰淇淋。據說普魯斯特11月18日彌留之際,曾派司機去麗茲酒店買他最喜歡的冰啤酒。他將最後的精力花在《女囚》***La Prisonnière***草稿的校改。在1922年普魯斯特去世前,一共出版了三部。《女囚》、《女逃亡者》以《阿爾貝蒂娜不知去向》、《重現的時光》***Le Temps Retrouvé***陸續出版,直到1927年才完整的出齊,共15冊3200頁。這本書被譽為法國文學的代表作。其中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1918年出版***曾獲得了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普魯斯特的特色在於他精細的描寫每一個感知,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寓言,而且在他的書中你能感覺到那流動的真實感,從他的童年開始一直追尋到青年,不管是城市,人物都有可追蹤的痕跡。一般認為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對他的影響很大,奠定了他以直覺串流寫作思緒的基礎。其根據意識寫出的著名問卷《普魯斯特問卷》,寫出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後人影響甚大。普魯斯特的好友,阿爾封斯·都德***Alfonse Daudet***作家父子在壟古爾文學獎中力挺"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這部作品,使得他能以6比4的票數得到獎項,讓出版商有信心出版這部鉅著。根據本書的最後一部改編的法國電影《時光重現》***TimeRegained***和小說一樣,影片並沒有中心故事情節,影片開始,"我"躺在病榻上,翻閱著自己的作品,讀到自己對往昔生活的細緻入微的再現,愛人、情敵、朋友,一個個躍然幕上。在一幅幅優美的畫面中,敘事者將一戰前後巴黎上流社會的生活和思想狀態,維妙維肖地敘述出來。雖然和平即將不再,但習慣閒適和優雅生活的人們,仍在談論著大到國家和個人的未來、小到私人情感的事情。其間,又穿插了"我"對人生複雜情感的領悟,過去對他人的愛慕、嫉妒、模稜兩可的感覺都已隨著時間的流逝沉澱在了心底。

  影片導演忠實於普魯斯特對時間的感受,在影片裡探討了時光對思維和記憶產生的巨大影響。小說《追憶似水流年》有七部之多,在書中,作家對愛恨情仇的深刻刻畫使人們讀後不得不佩服他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在最後一部書中,作家用了大量的閃回手法,交叉的敘事常使讀者無所適從,這也使得電影對小說的改編變得極為困難。對導演勞爾·魯茲來說,這次改編就像一次長途跋涉,不過好在他得到的好評如潮。電影大師伯格曼在《野草莓》裡曾說過"人不可能同他的回憶對話",是在《時光重現》裡,兩個不同年齡的普魯斯特在銀幕上同時面對著過去,這恰恰成功地表現了《追憶似水流年》對時間和回憶的理解。影片的結尾令人心碎:三個不同年齡的主人公同時坐在海邊的沙灘上,疾病纏身的作家認為:生活和藝術的意義在於回憶的力量,是回憶讓人們重新抓住流逝了的時光。永恆的"現實",不停地在過去和現在之間轉換。該片導演勞爾·魯茲1941年出生於智利,70年代流亡到法國。魯茲從1960年起拍片,青年時受費里尼的影響很大,到現在他已經執導了81部影片。這位多產導演還是迄今世界上少有的長期堅持先鋒和實驗藝術探索的電影人。他的電影如《三隻憂傷的老虎》、《狗兒的對話》、《生活即夢》、《正午時的黑暗》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片《時光重現》中,魯茲採用了全明星陣容。在片中扮演開朗、大方的吉爾伯特的是法國著名演員埃曼紐爾·貝阿,她曾出演《碟中諜》、《唐璜》和《傷感的宿命》等片。享譽國際影壇的法國演員凱瑟琳·德納芙扮演吉爾伯特的母親格瑞茜,她剛在《黑暗中的舞者》裡與比約克合作過。英俊的文森特·佩拉茲曾與德納芙共同出演過《印度支那》,此次他在片中扮演了作曲家莫瑞爾。約翰·馬爾科維奇扮演了性格古怪的查理斯,他時而高聲喧譁,時而陰沉憂鬱,充分展現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扮演普魯斯特本人的是法國演員莫賽羅。在片中,當曙光出現時,一戰後的歐洲將何去何從?昔日的美麗就像一張張被我們悉心收藏的精美相片,"瞬間"變成了永恆。或許這就是普魯斯特的小說和電影《時光重現》要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