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應用兒童插圖中的色彩

  色彩是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它使插圖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賦予美輪美奐的插圖以生命。隨著時代的發展,兒童插圖的應用範圍也更為廣泛,繪製插圖的前提,是要對色彩有一定的瞭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插圖與兒童插圖

  插圖,西文統稱為「illustration」,源自於拉丁文「illustraio」,意指照亮之意,也就是說插圖可以使文字意念變得更清晰明確。《辭海》對“插圖”的解釋是:“指插附在書刊中的圖畫。有的印在正文中間,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

  兒童插圖則是針對兒童所創作的,多用在書籍、期刊、雜誌、報紙等一系列孩子們所接觸的讀物中,用來補充說明文字內容,增加文字的視覺感和藝術氛圍的藝術表現形式,幫助兒童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吸引孩子們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並取得教育和美育的效果,其要求也就更具特殊性――顏色活潑鮮豔,畫面生動有趣,造型簡約可愛,形式獨特創新。

  兒童插圖中色彩的作用

  色彩是兒童插圖的重要組成元素,作者可以通過色彩描述本文內容,表達特定的文化內涵、傳達思緒情感和其他資訊,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真實感,在兒童插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瑞士畫家伊頓曾經說過:“色彩就是力量”,不管是何種藝術形式都非常重視色彩的表現力,兒童插圖也不例外。

  色彩能通過人眼的生理功能和衝擊作用影響到心理,產生情緒的波動,能夠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文字內容,達到身臨其境之功效,從而使讀者愛不釋手,產生購買慾望。科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觀察景物時,無論男女老幼,視覺的第一印象就是對色彩的感覺。它是人體視覺諸元素中對視覺刺激最敏感、反應最快的視覺資訊符號,常常具有先聲奪人的力量,由於人類對色彩的注意力佔視覺的80%左右,對形的注意力僅佔20%左右,因此人們觀察物體時,視覺神經對色彩反映最快,其次是形狀,最後才是表面的質感和細節。

  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品質的提高,色彩已不知不覺地躍上現代生活的舞臺,成為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享受。而藝術家們更是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在設計作品中充分運用了色彩這一手段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和內涵。兒童插圖更是如此,因為孩子們識字範圍有限,多數是通過看圖片來理解故事內容,如果色彩處理的得當,他們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且通過畫面的氛圍體會故事內涵,但如果色彩處理的不恰當,他們就沒有興趣閱讀,兒童插圖便失去作用。這更加充分地說明了色彩在兒童插圖中的重要意義。

  兒童插圖中色彩的合理運用

  小朋友們從四個月大開始便對彩色有了初步的識別能力,對彩色十分敏感,但他們的視覺能力還不夠完善,只能對原色和純色感覺敏銳,所以插圖師們都會抓住孩子們的這一特點,投其所好,大膽而合理的運用色彩。說到大膽而合理的運用色彩,使我不禁想到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奶奶――柯薇・巴可維斯基。她的作品既是可愛的插圖,卻又不乏設計元素。她對色彩有著深刻的認識和掌控能力,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她運用紅、黃、藍、綠等鮮豔的顏色繪出非常誇張可愛的人物、動物造型,使人過目不忘。她把對藝術深厚的熱忱、多年來積累的豐厚經驗和驚人的想象力完美地展現在繪畫作品中,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更讓每一個人不得不驚歎:這樣富有童趣的生動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之手!

  其實兒童對色調是非常敏感的,大多數人都簡單的認為小孩子就是喜歡鮮豔的顏色,於是經常會看到好多插圖中堆砌的各種各樣的顏色,雖然看起來五彩繽紛的,卻缺少了一種和諧美。梵高曾說過:“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那怎樣才可以使色彩處理得當呢?

  1、統一中求變化

  在一幅插圖作品中,色彩的和諧統一是最重要的。運用同類色和相近色把畫面統一在一個色調裡,視覺上會給人舒服的感覺,並且可以使整體的畫面內容更加的融合,產生一種和諧美。但是,過度的統一又會使畫面顯得沒有生機,就如‘紅花也要綠葉配’的道理,我們需要做一些適當的變化,使用一些互補的顏色豐富畫面效果,使畫面完整。

  2、有序中求節奏

  每個作品都有相應的規律存在,不能是雜亂無章的,無論是在在色相、純度、明度上分,還是從冷暖對比上看,還是從造型的大小關係或是空間的虛實設計上,都要遵守一定的秩序,然而最完美的秩序是躍動的,像音樂中的韻律一般,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這種必不可少的視覺韻律就是畫面中的節奏感,它不僅可以吸引人們的眼球,也可以激發人們的心理情感,使人產生聯想。

  3、均衡中求重點

  一個好的畫面其整體顏色佈局需要達到一個均衡的效果,但也少不了一個重點強調的區域,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興趣。以小而精緻的繪製平衡整個畫面的力量,因此,合理的運用強調手法是突出整個畫面主題必不可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