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短打二十四字祕訣

  少林功夫是一個龐大的武術體系,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門派或拳種。中國武術結構複雜,門派眾多,其中以流傳於豫也即中原地區的少林拳、流傳於閩也即東南沿海地區的南拳、流傳於翼也即京津地區的北腿、流傳於粵也即廣東地區的詠春拳等少林功夫以其悠久歷史、完備的體系和高超的技術境界獨步天下。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屬少林祕譜,它是少林武僧在長期實踐和擂臺交手實戰中心血凝結的精華。由於其簡潔明快,內容豐富玄妙,實用性極強,故歷來備受門內珍愛。現在特將師傳技法一一整理成文,並稍加詮釋,以使讀者一窺此祕譜絕學。讀者倘能稍有所得,則不負餘撰此文之願耳。

  【總訣】   扳喚攪撂,移身閃站,有無虛實,   筋擎懈綻,呼吸動靜,迎風轉換。

  方法/步驟

  方法/步驟一、扳喚攪撂

  扳者反手打去,喚者叫也。叫之動而觀其可以來也,叫之動而即動,則將迎風轉換,妙其術以取之可也。叫之動彼不動,即使先人一招,緊人一步,遂使日月無光,而盲乎莫睹也。攪者陰也,見其來而阻之,使不得前進也;撂者摟也,乘其勢而撂之,使不得後退也。扳喚使於未動之先,攪撂使於已動之後。必須觀其頭先來,手先來,腳先來,或高或低,或左或右,隨勢打勢,得門飛入。能叫一思進,莫叫一思存,最忌思悟,手起撩陰,足起望膝,膝起望懷,肘起護心。  詩曰:  未用扳喚先秀身,眼位身法要定真,  迎風使去方為妙,接來送去始知神。

  方法/步驟二、移身閃站

  移身者將身移於一旁也;閃者,閃其猛來之勢也;站者,我必存勁,我步以站立住,而不至於傾跌也。蓋交手之際,彼來若緩,接法易見;彼來若猛,來勢將直衝,必恍惚難以提防。故見其撲身而來,即將我身移於一旁,閃其勢懈其力,而乘機取之也。昔人云:移閃之法最為奇,戰鬥中之妙技,計謀中之仙招也。然亦貴乎善用焉,彼未來而先移,則失於早,早則見我移而不來,或變勢而來。彼已動而後移,移而失於晚,晚則我欲移而不得,必要身受其毒害。用此術者,須將眼位講明,身法辦明,步法分明,手法說明,提贅術熟,呼吸氣煉,迎其風而閃之,乘其間而取之,一存一盡,一動一靜,而動捷矣,所謂捶打人不防也。  詩曰:  捶把妙術在移閃,動靜呼吸一氣連,  來來去去需隨便,玄妙盡在接取間。  同背名移閃,心意號騰挪,  近移接取便,遠挪找不著,  一氣通天地,兩氣隔山河,  密雲蔽日月,總為妙術多。

  方法/步驟三、有無虛實

  有力至也,無力抽也。虛勢中有玄而若虛也,實勢中無玄而若實也。蓋人已交手之際,將勢踏定,看著無力而勢虛,卻又有力而勢實,以為勢實而有力,卻又無力而勢虛,時有時無,忽虛忽實,運用之妙施於一身,而抖擻之威靈於一心,即所謂不滯於有不論於無,運實變虛以虛為實。如與人相交不可妄動輕進,要將我身困住,上提下贅手不離口,前領後追足緊隨身,退存進盡;眼為見性時常迴圈,耳為靈性時常報應,心為勇性時常驚省,蓄吾勢以養精靈之神。則見可進而進,接取必符。不然恃其強壯,而無門可進,有不為人所悟者寡矣。  詩曰:  拳把莫輕言交人,滯氣不化最可怕,  若能會透變化理,妙術不落他人下。

  方法/步驟四、筋擎懈綻

  筋者,接其來而筋之也;擎者,執肱而輕扶之,以忖其來力去力也;懈者,散也,散其來力而使不得來前也;綻者,過硬擋,即反手轉進也,然筋懈之也,綻之以閃懈之也。推之或則點退,或斬截,或則移身轉身,以及攪撂摟劈,挑押鉤掛,撥駝架,衝握括翱等,凡接取之妙無非懈也。其法要貴善用焉。  詩曰:  上提下要贅,身進腳手隨,  接取合呼吸,定送暴客回,  莫忘撩陰手,勤走十字路,  拳把玄妙理,盡在此中伏。  人言捶打十分力,一遇懈手不敢出,  驗過四兩撥千斤,方知他力助我力。

  方法/步驟五、呼吸動靜

  呼吸者氣也,動靜者心也。心一動而氣一吸,則無力而勢虛矣。心一動而氣一呼,則有力而實矣。然靜要專一,動要精神,吸必緊急,呼必怒發,心為元帥,氣為先行,目為旌旗。目若恍惚,指示不明,則動靜失宜,呼吸倒置,陣必失矣。習此藝者,先要講明眼位,視之不至恍惚,則目之所注,志必至之,志之所至,氣必隨之,心一動,而百體從令,振其精神,揚其武威,動靜呼吸之間,而接法取法盡納於一氣中矣。所謂“捶把尚一氣,兩氣不打人”者,此之說也。身之起落,步之進退,手之出入等,法活而氣煉,來速而去疾,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矣。  詩曰:  拳把若不知煉氣,總有仙著不足恃,  頭束肩提步存盡,一動一靜一呼吸。

  方法/步驟六、迎風轉換

  迎者向前接也,風者彼來帶之風氣也,轉換者即是改換也。眼見彼之來,接其風而改其術,則再取之。如初用扳進,見其來接,即換綻進,或改摟劈,或帶攪撂,接取之術變化無窮,不可執一而論也。  所謂目前用撥拍,扶攪帶回撂,摟劈與鉤掛,挑、押、走、搓、摩,上顧使沖天炮,下顧拳用握,前後用梢錘,左右使透括,上括下須撩挎,前掃後用括,前來宜進跺,後退宜回跺,棒架向高起,按捺往下落,下打用劈山,上起必挑攉,單鞭與邪形,有開自有合,拳內要用蹉,後人俱不知,若能得其意,妙哉斯敵神,順橫兩相制,貴則身法活。  詩曰:  上法須知先上身,腳手齊到斯為真,  接來送去得妙法,藝到變化斯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