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預言四大地震是哪四個

  隨著中國各種地震的爆發,李四光當年做出的四個地震的預測也逐漸浮出水面,在網上廣為流傳。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李四光預言四大地震,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四光預言四大地震

  據說當時李四光曾經預言中國60年內與四個地方將會發生大地震,分別是唐山、四川、邢臺、臨沂,其中前三個地方都已經發生過地震了,因此這在網上曾經引起過不小的恐慌,但是其實這種說法並沒有事實上的依據,沒有哪本書可以證明當年李四光做過這種預測。

  李四光一直以來都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他在考察了中國各地的地質狀況之後,曾經對於中國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做出過預測,認為在中國的東南部沿海地帶、西藏青藏高原和附近的四川地帶、華北的一些地區還有新疆甘肅等地容易爆發地震,認為之後的研究學者需要重點關注這些區域,來檢測當地的地理現象提前對於地震的爆發作出預測。而所謂的那四個地方的地震預測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只是網上的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小人散步的謠言罷了,我們應該要相信科學,而不是所謂預言的迷信。

  李四光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地質學家,在新中國崛起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他的一生有過很多有趣的故事,早年的時候因為不捨得多買一張表格,就改名成為了李四光,不想這個名字竟然跟隨著他一生,後來更是一心致力於研究中國的地理現象,探索中國各地的地質結構,總結了中國容易發生地震的一些地帶。

  關於李四光的地震帶

  李四光在我國地質力學上的研究成果顯著,李四光在1966年邢臺發生強震之後,認識到,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危害,不及時家園破壞,居住地受損,生命得不到保障,更大的是精神上的打擊。

  李四光決定投入地震的研究工作,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李四光花了很大的心思在地震的研究和預測上,他認為地震雖然可怕,它將地表撕裂,房屋損毀,還會帶來一系列連鎖災難,但是地震並非是不可預見的。

  因為地震是一種地質現象,既然是地質現象,就必定會有規律可循,通過對對構造應力場的研究、分析觀測,他對渤海灣和唐山等地區會發生地震做出了大膽預測,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

  李四光預測了我國有四大地震帶,分別在東南部的臺灣福建沿岸,華北的太行山沿線一代,京津唐整個地區,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和它的邊境也就是四川、雲南的西部,還有一個區域是在新疆,中國的西北部。

  李四光認為,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首先就是華北地震區,這裡匯聚了我國大量發達城市,人口居住十分密集,是我國經濟政治的中心,然而這裡卻是我國地震發生第二頻繁的地震帶,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帶,所以格外受到關注。

  我國的首都位於這一區域,要是遇到地震而且沒有一點防備的話,損失將不可估量,李四光的預測在唐山大地震中展現了真實性,讓人們認識到地震這種自然災害的關注,同時對其他地震帶的安全設施的加強與鞏固也開始採取行動。

  李四光的理論

  李四光是我國地質力學理論的創立者,地質力學是我國科學家創立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地質構造理論,作為創立者這是李四光一生心血的結晶。這一理論的研究為我國上升時期所需的能源提供了保證,為國家重大功臣的地質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

  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核心思想是構造體系,1926年他發表著作是李四光地質力學理論里程碑的標誌,李四光吸收了當時國際上先進的地質學家思想,40年代初的時候,李四光將力學思想引入地質構造學,發表著作《地質力學之基礎方法》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個名詞。

  當時中國國內的地質力學理論初具雛形,但還不夠成熟,李四光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寫成了《新華夏海之起源》的論文。1948年的時候李四光出席來了倫敦的國際地質年會時,宣讀了這篇轟動世界的論文。造成了國外科學家很大的反響。

  之後的論文中,李四光著重強調解決大陸問題,要立足於確是可靠的構造現象,就是對於構造體系的研究,構造體系這一概念的提出和運用是地質學的精華,也是最關鍵的部分。是李四光畢生研究中意義最深刻的,用途最廣的貢獻,這一思想在今天仍舊是幫助地質學家研究的重要工具。

  對於地質力學的研究讓李四光在挑戰我國“貧油論”大帽子上成為先鋒。他根據自己的研究加上多年的實地考察,發現中國東部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是油田質量很好的油區。新中國成立後,李四光的研究理論極大推動了中國石油勘探者的腳步,因為這一個理論我國的石油才被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