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憋氣多長時間

  Stig Severinsen,外號被稱作‘不需要呼吸的男人’,在潛水專案中保持著多項紀錄,而他控制呼吸的關鍵就是他的‘禪態’技術。在2012年十月,Severinsen先生便在倫敦的一座游泳池裡以頭沒入水下長達22分鐘的時間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2010年,丹麥人Stig Severinsen跳進滿是鯊魚的水池中屏氣20分鐘零10秒,重新整理了水下憋氣吉尼斯世界紀錄。 兩年後,勇敢無畏的Stig再一次挑戰自己,這一次水下憋氣時長22分鐘,打破了他自己非凡的紀錄。  2012年,當Stig試圖打破自己水下憋氣的世界紀錄時,只有他的哥哥隨行陪伴。他是一名醫師,整個過程中隨時觀察監控Stig的身體狀況。排除掉空氣中的氮和二氧化碳後,他的肺部裡滿是純氧,這樣才更有把握完成挑戰。不過,為了儲存寶貴的氧氣,池中的水溫被特地調為30℃,如此他才能把心率降低到每分鐘僅30次。到了20分鐘零10秒的時候,他已經打破自己的紀錄了,但是他還想在冰水中多呆一會,就是覺得好玩。最終,他成功地憋氣達22分鐘。

  憋氣能憋多長因人而異,相差很大。一般人1-2分鐘沒問題,經過鍛鍊的人要長很多,最長多少沒有統計,傳說中能夠潛水過江的,至少也在5-10分鐘了吧。一般將是越長越好,因為說明肺活量大,儲藏的氧氣多,也和身體耐受缺氧的能力有關。

  憋氣對身體是有害的,和深呼吸是兩種概念。

  所謂憋氣是指呼吸和調整呼吸的時間過長,嚴重的是會傷害呼吸器官及其它神經系統的,所以千萬要注意。換句話說,就是憋氣時身體是處於缺氧狀態, 但鱉氣可以增加肺活量,只是不要憋到極限, 比如說,任何武術的鍛鍊都有兩個極限,一個是普通運動的極限,就是累到不行了那種還有就是生命的極限,就是累到不行了還要堅持,有些人試圖挑戰第二種極限,雖然精神可嘉,但是一定會造成傷害,比方說憋氣吧,如果你憋到不行了還要硬憋,腦細胞會由於缺氧而迅速死亡.

  普通人能練到3-4分鐘。但是訓練憋氣要小心,因為經過訓練後的憋氣事實上身體是處在非常缺氧的狀態下,而且你自己很明顯的體會就是沒有任何不適,好象根本就不想喘氣。所以如果不注意或者心臟和肺功能不好的話,長時間不呼吸會暈過去,這樣人的意志就沒了。好的自由式潛水愛好者以及憋氣高手也時刻面臨這樣的生命威脅,所以如果你按照方法練習憋氣的話一定要當心,不要一味逼迫自己延長時間。

  而正確的初步練習方法是:先深呼吸,每一口都吸到不能再吸,再呼到不能再呼,整個過程要平靜勻速。到大腦微有眩暈或睏倦,再到這種感覺完全消失,大概中間要5分鐘左右,這時候開始閉氣,並看時間。你會發現即使是第一次練習,憋氣1分半到兩分也是很容易的,如果覺得不適比如憋不住了,或者腦袋又有些暈,就立即停止,不要勉強。每天練習幾次就行,但中間間隔最好1小時以上,很快就會進步到3分左右。但是如果睏倦感和眩暈感加強,就不要再練習,以免腦缺氧。而且不要強迫自己加長時間或加大訓練量。

  或深或淺的吸氣後,緊閉聲門,作盡力地呼氣動作,稱為憋氣。通常在完成最大靜止用力的運動時,需要憋氣來配合,如大負荷的負重、舉重運動、角力、拔河、“扳手腕”等,憋氣對運動良好的作用有:憋氣時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張力的增加,可為有關的運動環節創造最有效的收縮支撐條件。但人們只看到憋氣對運動有利的一面,並不知憋氣還會對人體產生負面的作用。憋氣的不良影響主要有:一是憋氣使胸腔內壓上升,造成靜脈血迴心受阻,進而心臟充盈不充分,輸出量銳減,血壓大幅下降,導致心肌、腦細胞、視網膜供血不全,產生頭暈、噁心、耳鳴、眼黑等感覺,影響和干擾了運動的正常執行;二是憋氣結束時,會出現反射性的深呼吸,造成胸膜腔內壓遽減,原先滯留於靜脈的血液迅速回心,衝擊心肌並使心肌過度伸展,血壓也劇升,這對兒童的心臟因承受能力低而易使心肌過度伸展、鬆弛,對老年人因血管彈性差、脆性大而容易使心、腦、眼等部位的血管破損,都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

  由此看來,憋氣對運動有利有弊,有些時候需要通過奮力和憋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麼必要和正確合理的憋氣方法應該是,憋氣前的吸氣不要太深;憋氣結束為使胸膜腔中的內壓有一緩衝漸變小的過程,撥出氣應逐步少許地、有節制地從聲門中擠出,即喉嚨發出“嗨”聲的呼氣;憋氣應用於決勝的關鍵時刻,不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過程都作憋氣。

  人體的呼吸也可以用意志來控制。但是,如果刻意屏住呼吸時間過長,就會造成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及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這時候人會逐漸昏睡,意志 力減弱,於是腦幹自動控制呼吸的機制就啟動了,並最終使血液中氧氣及二氧化碳濃度恢復正常。

  1、練習深呼吸。憋氣之前,“慢慢”的在隔膜深呼吸。這樣做會把肺部質量差的空氣排走。[1] 用5秒鐘吸氣,憋氣一秒,然後用10秒鐘呼氣。深呼吸兩分鐘,在呼氣時確保把每一“滴”空氣都排除來。

  呼氣的時候用舌頭頂住牙齒。這有助於控制空氣釋放。呼氣時應該會發出嘶嘶的聲音。深呼吸會幫助你吸收多餘的氧氣,然後儲存在血細胞中。這有助於你的身體在憋氣時還有持續供應的氧氣。

  2、淨化肺部的二氧化碳。憋氣時,肺部感到有壓力,但這並不是需要呼吸的訊號,而是二氧化碳增多,需要釋放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的二氧化碳會使疼痛感增強。為了使二氧化碳減少,則需要在憋氣前把原來存在在肺部的二氧化碳排出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用力呼氣,把肺部的空氣盡量排出來。呼氣時脹起腮部,想想你在吹水面上的玩具船。當你完全撥出氣體後,馬上吸氣並重復。呼吸時保持不動,避免用掉之前儲存起來的氧氣。

  3、吸氣然後憋住一分半鐘。這一步練習能調整你的身體以適應缺氧的感覺。用計時器計90秒,並不要憋氣超過這個時間。

  吸氣時不要吸入太多空氣;否則會增加你身體的緊張度並導致你花費更多的能量。相反的,你 只需要吸入肺活量的80%-85%來保留一點放鬆的空間。90秒到了的時候,慢慢排除肺部的廢氣,然後深呼吸三次。這叫做半淨化。

  4、重複深呼吸和淨化過程,然後憋氣兩分半鐘。當第一次90秒的練習完成後,重複深呼吸和淨化的練習。每次練習都持續一分半鐘。

  完成這幾次練習後,憋氣兩分鐘,用計時器計時。不要超過這個時間。時間到兩分半時,撥出廢氣並進行三次半淨化。這一階段是兩分鐘的深呼吸和一分半鐘的淨化。之後,你就可以嘗試憋氣更久。

  5、在臉上潑冷水。這時,在憋氣前你可以在臉上潑一些冷水。據研究發現,當人的臉碰到涼水會觸發慢脈,或者降低心率,這是哺乳類動物的潛水反射。[5]但這一步是可選做的。

  但你不需要真的把頭泡到水裡。只需要潑一點涼水到臉上或者用一條溼冷的毛巾擦臉。不要用冰袋代替;同一個研究表示,太冷的刺激會出發其他的反射。確保水溫在21攝氏度左右而身體的其他部位處於放鬆狀態。

  6、吸一口氣並儘量久地憋住。選一個舒服的位置坐下,深吸一口氣,把肺的80%-85%填滿。儘量久地憋氣,保持完全靜止以免消耗能量浪費氧氣。最好讓別人幫你計時,因為當你不看著時鐘,時間會感覺過得快點,而你也能憋得久一點。

  長時間的憋氣會帶來疼痛,因此你需要找個方法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一個常用的分散注意力的技巧是,按照姓氏首字母A到Z的排序,想朋友、名人或者歷史人物。著名魔術家David Blaine創造了水底憋氣17分4.4秒的世界紀錄,他也使用了這個技巧。不要把氣體存在腮幫子裡。這種方法叫做儲氣,這需要把肺部的氣體“排出”,換成腮幫裡的空氣。這也被稱作“迴圈呼吸”,是很難做到的,並會導致兩邊的氣體都漏掉。因此,最好不要使用這種方法。

  7、放鬆身上的所有肌肉。憋氣時徹底的放鬆和釋放全身的壓力是很重要的。閉上眼睛,把身上每一部分的壓力都釋放出去,從腳開始,慢慢往上移動,一直到頸部和頭部。這樣做可降低你的心率,延長憋氣的時間。

  把注意力集中在可以讓你放鬆的東西上。當你再也集中不了的時候,可以用手做些什麼來分散注意力,如用手指從1數到99。憋氣時儘量不要移動。移動會浪費你的氧氣,並縮短憋氣的時間。保持不動。

  8、慢慢呼氣。當你憋氣憋不住的時候,避免快速的撥出肺部氣體。首先,撥出20%的空氣,然後吸氣,以便氧氣能更快進入臨界部位。然後你可以進行深呼吸了。

  9、每次重複這些步驟3-4次。建議不要多做,因為這會對你的肺部和身體造成損害。你可以嘗試早晚各做一次。在掌握之前要保持練習,你將能夠保持憋氣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