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怎麼樣的人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商聖的只有三個人,而范蠡便是其中一個,范蠡還是著名的軍事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范蠡在成功幫助勾踐滅了吳國重振越國後,便向勾踐辭官隱退,是一個非常有遠見之人,而在那個時代“士”為首,“商”為末,范蠡從官場退出心甘情願的淪為地位最低的商人。故其一生輝煌政績,卻因為棄官從商的事情使其不能與歷史名人同入史冊。

  范蠡從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的別具一格,懂得佔有先機,他認為在商場上要非常有眼力見方能獲得商機,也因為如此,范蠡在隱居的近二十載歲月中,曾三次聚財千金乃至萬金,成為富甲一方。而范蠡是位仁德之人,他將所得之財均散盡以支助他人,錢財猶如身外物,對范蠡來說可得之也可散盡,甚是自在。

  范蠡還是我國民間四大財神之一,是為“文財神”,他在商業領域上的作為更是帶動經濟發展,促進商業流通,他不僅有深邃的經濟思想還發明瞭秤的度量單位,特別注重消費者的感受,會結合其特點進行售賣。范蠡不僅涉獵農業,鼓勵耕種,還對養魚業有深刻的見解,因此范蠡還有“陶朱公”之稱。

  范蠡的生平簡介

  范蠡是越王勾踐成功復國的一個功臣,是為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為越王勾踐身邊的一名謀士,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為人博學多才,謙遜有禮,懂得明哲保身,深受世人好評。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三戶邑,雖然家貧但對從小便有大志,熱愛讀書,十分刻苦。

  公元前516年,二十歲的范蠡遇見好友文種,兩人趣味相投,在思想上也有著同樣的見解,後來兩人深知楚國政治腐朽,官府黑暗,他們空有一身本領卻不得起用,甚是失望。

  於是公元前511年,兩人相約共入越國,投身於越王。雖為越王的門下,但是范蠡卻沒有真正發揮自己的長處,當時越國和吳國交戰之猛,後越國敗於吳國,范蠡和文種方被起用。范蠡提出委身求和的策略,委身求全以換來他日反攻時日,並獻上滅吳九策。

  公元前490年。隱忍的勾踐得以反國,范蠡等人一同歸返,之後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在勾踐身邊為他輔佐提供策略,最終在公元前473年,大敗夫差,使其身亡,而在公元前468年,范蠡幫助勾踐重得霸業,成為一方霸主。

  同年,范蠡便辭官而去,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泛舟五湖四處經商,范蠡為出色的商人,有著驚人的經商之道,所得之財均散盡以救濟貧困之人,為世人所稱道。

  公元前448年,范蠡病逝,享年八十八歲。

  范蠡經商的舉措

  范蠡被民間稱為是文財神,以財神之位供之。出生貧寒的范蠡成功輔佐越王勾踐復國,也成功憑藉其精明的經濟頭腦躋身於富翁行列,所得之財曾數次散盡救助貧困之人,因此成名天下,被世人認為是位善於經營理財之人,也是位能廣散錢財的仁者,故將其奉為文財神。

  范蠡的經商之道為眾人所敬仰,其對於商業的發展很有見解,商人之財取之有道,被稱為“陶朱公”,後來也有用此形容有財富之人。范蠡艱苦創業,所得財物毫不吝嗇捐獻出去,作為一名能賺錢又能散盡濟眾之人,范蠡深得民心。

  本是越國復國的第一功臣,但是深知越王勾踐是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之人,便放棄高官厚祿,辭官而去,這是范蠡第一次散盡錢財。

  范蠡到齊國之後,沒有很多錢財,便帶著家人投入耕種事業中,瞭解當地氣候,在他人不濟之時,范蠡還會給鄰居他們贈送自己的糧食。於是沒過幾年,范蠡財產激增,名氣之大得到齊國人仰慕,任其為宰相,范蠡深知這達到自己最高地位,不能多待,避免不祥之事,遂散財辭官而去。

  於是范蠡選中交通便利,貨物流通的中樞地段定陶,定居於此,開始了他的經商路途,他以牲畜開始自己的貿易路,利用更好的牲畜餵食,使其牲畜肥碩靈活,甚有市場,因此開始漸漸達到財富過萬,為陶朱公,這次散財以救子。

  范蠡面對財物猶如身外之物,取之有道,散之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