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努力獲取成功的例子

  倘若你沒有經過努力,就想不勞而獲,是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的。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一個父親和他跛腳的兒子站在一幅金字塔畫前,兒子被畫上金字塔的雄偉所震撼,他問父親這是哪裡。父親淡淡地說:“別問了,這是你永遠不能到達的地方。”二十年後,已經年老的父親收到一張照片,背景是和二十年前同樣雄偉的金字塔,拄著柺杖的兒子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燦爛,照片背後寫著一行字:“人生不能被保證。”

  跛腳的兒子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我能行!”心動不如行動!當我們憧憬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只要我們有足夠的信心,並努力去踐行,就一定會有笑容燦爛的那一天!

  約翰·庫緹斯先生是一個殘疾人,並身患癌症,他沒有雙腿能潛水,沒有雙腳能駕駛汽車,他是諸多個體育專案的冠軍得主,獲得國家二級教練的榮譽。

  約翰·庫緹斯雖然沒有腳,但他走過了比其他人都要長都要艱辛的道路;約翰·庫緹斯雖然沒有其他人高,但是他達到了許多平凡人都達不到的事業高峰。他對人生充滿了愛,用真摯的愛去對待生活。許多人被他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意志所感動,都忍不住好奇地問:你的業績令人不可思議,你是怎麼成功的?約翰·庫緹斯回答說:永遠別對自己說不可能,想到就努力去做!正是這種信念,促使了約翰·庫緹斯的成功。

  生活有一條法則:有些事你要做隨時可以做,要見也隨時可以見到;有些事你一生也許只會有一次做的機會。要是你希望見到又能做這件事,你必須抓住那個機會,否則良機一去不復返。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應該做的事,不是我們沒有想到,而是我們沒有努力去做。時間一過,就把它忘了。

  行動的人改變世界,及時行動的人才容易獲得成功。

  有些事,並不是我們不能做,而是我們不想做。只要我們肯多付出一分心力和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實在有許多未曾使用的潛在本領。

  也有些人在面臨一項新的工作時,會為它的繁重與困難而心情緊張、沉重、不安。這些人大多是較為拘謹而責任感又重的人。去除這種緊張、沉重與不安的辦法,只有立刻著手去做這件事。當開始工作之後,我們會很意外的發現,事實並不那麼困難,而對自己也有了信心。

  “想到就立刻去做”不是一件難事,我們只是需要明快、果決有信心。但是,一件事情既然已經開始,是否能夠有始有終,則要靠毅力與恆心。許多事往往在一開始時,憑一股衝力做了一陣,然後就漸漸覺得厭倦。加之任何工作總難免遭遇一點困難或外力的干擾,這時,不但興趣消失,信心也沒有了。很多工作因此而中途停頓。而只有那些能克服這中途障礙的才是成功的人。

  開始一件工作,所需的是決心與熱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是恆心與毅力。缺少熱誠,工作無法開始。只有熱誠而無恆心與毅力,工作不能完成。所以,要成功,“想到就立刻去做”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想到就努力去做”。

  篇2

  在波蘭的一個城市裡,肖邦家客廳裡的燈光特別明亮,好多孩子都穿著漂亮的衣服,在鋼琴的伴奏下,圍成一個圓圈跳舞。只有一個3歲的男孩沒有跳舞,他圓睜著明亮的眼睛看著媽媽彈鋼琴時手指的動作,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肖邦。他那麼出神地看著,好像入了迷一樣。晚會結束後,媽媽送走了參加晚會的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樓下突然傳來了一陣清脆的琴聲,媽媽覺得很奇怪,這麼晚了,誰還在彈鋼琴呢?

  媽媽走下樓來一看,原來是小肖邦在彈琴。小肖邦穿著睡衣,坐在鋼琴前面彈得可認真了!媽媽驚喜地問:“小寶貝,你在彈什麼呢?”肖邦說:“我在彈你彈過的曲子呢!”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子對鋼琴這麼熱愛,心裡高興極了,第二天,就請來了一位音樂家教他彈鋼琴。

  自從有了老師,小肖邦學鋼琴更認真了。他整天坐在鋼琴前面不停地彈呀彈呀。可是,肖邦的歲數小,手也小,這怎麼辦呢?小肖邦就在自己的手指縫裡夾上木塞子,好使指頭間的距離大一點。這是很疼的,有時小肖邦晚上睡覺的時候疼得直哭,但他還是堅持了下去。就這樣,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小肖邦勤學苦練,進步快極了。他6歲的時候,鋼琴已經彈得很不錯了,並且還會寫鋼琴曲。8歲的時候,小肖邦第一次登上劇院的大舞臺演奏鋼琴,成千上萬的聽眾都被從小肖邦指尖流淌出來的優美的琴聲迷住了,劇場中不時地響起熱烈的掌聲。第二天,波蘭首都華沙到處都傳頌著肖邦的名字,大家都稱讚肖邦是神童,這是小肖邦自己辛勤學習獲得的成績呀!

  篇3

  “馬杜羅,你跟我出來一下。”

  自習課上,當同學們聚精會神寫作業時,馬杜羅卻趴在課桌上打瞌睡。他跟在邁克老師後面,無精打采地走出了教室。

  “你相信石頭會開花嗎?”老師的手掌裡,躺著一枚光滑的鵝卵石。馬杜羅不肯開口說話,只搖了搖頭。兩年前,因為一次偶然的患病,他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因為擔心被別人嘲笑,他變得自卑,很少說話,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老師讓馬杜羅坐下來,拿出一把小巧的工具刀,埋頭開始雕刻。很快,石頭的上面,一朵小花栩栩如生。“你看,石頭其實是可以開花的,只不過需要你轉變一下思路而已。”老師又說:“我知道你一直喜歡看書,好故事應該與大家一起分享。週末的班會上,我希望能聽到你的聲音……”

  馬杜羅告別老師時,心情很複雜。回到家裡,他開始認真練習,對著鏡子糾正自己的發音,一遍,兩遍……週末那天,因為口吃總是躲在角落裡的馬杜羅,居然主動站到講臺上。雖然他緊張得大汗淋漓,說話也不是特別流暢,大家卻送給了他最熱烈的掌聲。

  多年以後,大學畢業的馬杜羅,早已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長為俊朗的小夥子。酷愛看書的他,夢想成為一名職業作家,整天躲在租來的房子裡寫文章。不料,所有投出去的稿子,或者毫無音訊,或者收到退信,從來沒有一篇能夠發表。

  那天,馬杜羅發現口袋裡的錢只能再勉強維持幾天的生活了。他懷著沮喪的心情,獨自在街頭漫步,竟然在街頭邂逅了多年不見的邁克老師。與當年不同的是,老師早已經離開課堂,成了一位著名的雕刻家。

  當他一口氣說出心中的煩惱時,老師微笑著說:“你知道我手裡那塊石頭為什麼能開花嗎?首先,因為我酷愛雕刻,每天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另外,不管做什麼事情,僅有喜歡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適合。就像我,每次將雕刻刀握在手中時,靈感總是如約而至……”

  馬杜羅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想起自己每次寫字時的艱難,那種搜腸刮肚的痛苦,忽然就明白了,自己喜歡文字,卻只適合當一名讀者,而不是一位作者。

  不久,馬杜羅就按照街頭的廣告,跑去一家廣告公司應聘。一年後,他又成為一名公交車司機。為人謙虛、熱情大方的他,受到同事們的尊敬,被選為行業工會領袖。於是,在工作之餘,他又多了一項任務,那就是為爭取普通工人的權益而奔波。從此,他慢慢步入了政壇,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旅程。

  2012年10月10日,尼古拉斯·馬杜羅被任命為副總統!這個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委內瑞拉的每個角落。幾乎所有熟悉馬杜羅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真的是當年那個口吃的馬杜羅嗎?會不會搞錯?

  記者們蜂擁而至,面對他們連珠炮般的提問,馬杜羅從容地反問:“你們相信石頭會開花嗎?我信。”說著,他微笑著伸出手來,掌心裡躺著的,正是邁克老師當年贈送的那塊鵝卵石,隔了這麼長的光陰,刻在上面的花朵,依然那麼栩栩如生,一如年少時的夢想,從來不曾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