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傳媒集團如何加強秩序建設

  摘要:現代傳媒集團的秩序建設比起其他企業的秩序建設,更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要準確把握“現代傳媒集團”基本內涵。構建與現代傳媒集團相適應的內部秩序,尤其要重視產業秩序、組織秩序和辦公秩序等方面的建設。企業的秩序建設要為企業創造價值和效益服務。

  關鍵詞:傳媒集團 秩序建設 創造價值

  一個池子裡如果有一條魚覺得不幸福,那是這條魚的問題;如果許多魚覺得不幸福,那肯定是水的問題。在企業的生態環境裡,“水的問題”從巨集觀到微觀,分別是體制問題、機制問題、秩序問題。

  中國的媒體或媒體集團轉製為企業的時間不長,真正開始把自己當企業看的時間更短。因此,現代傳媒集團的秩序建設比起其他企業,更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現代傳媒集團的內涵

  秩序建設,簡單說,就是結構建設、制度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構建與現代傳媒集團相適應的內部秩序,首先要準確把握“現代傳媒集團”的基本內涵。所謂“現代”,主要指與高新技術相融合,與新興產業相嫁接,與時代文化相呼應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裡的“傳媒”,主要指與單一媒介相區別的複合型、多介質、寬領域、全覆蓋的全媒體;這裡的“集團”,指的是相關多元化的利益主體組成的聯合艦隊。

  在現實中,很多傳媒集團最缺乏的不是傳媒意識,而是集團意識、企業意識和產業意識。對很多黨報集團這種“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傳媒企業來說,骨子裡最缺乏的還是企業意識。我國傳媒集團有其基本特質:一是傳媒集團是企業,但又不是一個可以完全市場化的企業。企業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經濟效益高於一切。而身負特殊使命的傳媒企業則要謀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二是傳媒人與企業人之間有一定不相容性,現代傳媒集團要處理好文化人與企業人的關係。因此,傳媒集團的秩序建設,既要遵守一般性原則,更要重視傳媒企業獨特的使命擔當和相關的文化背景。

  二、現代傳媒集團秩序建設的三個著力點

  現代傳媒集團的秩序建設包括三大基本範疇:經濟秩序、行政秩序和輿論秩序。其中,經濟秩序和行政秩序是所有企業都必須具備的秩序,而輿論秩序則是傳媒集團所獨有。這些秩序各自又可再細分出三個子項,各個子項都包括結構建設、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三個方面的內容。現代傳媒集團秩序建設的基本範疇如下圖所示:

  一個傳媒集團要進入理想化的執行狀態,其前提條件是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上述九個內部秩序。其中,產業秩序、組織秩序和辦公秩序是基礎,經營管理和行政管理秩序是保障,營銷秩序和輿論秩序是特徵。

  1.現代傳媒集團的產業秩序建設。從資源配置上來說,產業秩序是集團內部各大產業多次洗牌之後形成的優化組合。產業秩序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產業結構。正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但因為它們的結構不同,一個堅硬無比,一個溫軟潤滑。

  組合也好,結構也罷,實際上就是一種內在秩序。秩序不同,結果迥異。秩序需要排列,秩序需要組織。優秀的人才和優秀的媒體就是現代傳媒集團的“稀有金屬”和“微量元素”,只要有獨具慧眼的傑出“科學家”,它們就能夠被合成為企業無往不勝的核武器。當然,如果沒有恰當的組合,它們也只是普通的物質而已。對單個的人是這樣,對單個的媒體或產業公司也是這樣。

  這些年,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在產業佈局上形成了六大組合:一是以《湖南日報》、三湘華聲***《三湘都市報》與華聲線上為主體的報網融合體***、《文萃》為龍頭的三大現代傳媒叢集,通過互補的媒介形態創造需求,拉動需求,滿足需求,從“有版面就有需求”的報業經營模式逐步切換到“有需求就有版面”的經營媒體模式;二是以報紙印刷和商務印刷為主的印刷包裝產業;三是面向市場的物業服務和物流服務產業;四是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為主的報業房地產業;五是以洪江古商城保護開發為主的文化旅遊產業;六是以集團駐市州辦事處為載體的地方文化產業。實踐證明,這種產業秩序符合湖南日報報業集團實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現代傳媒集團的組織秩序建設。上級與下級之間、同事之間都需要秩序,部門與部門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也需要秩序。團隊之間和團隊的成員之間,有平衡才有平和,有平和才有平穩,有平穩才有發展,這就是組織的秩序。

  組織秩序體現的是組織結構和組織結構內部的關聯邏輯,其核心是一個“順”字。上下順手,左右順心,內外順利,和諧咬合,奮進共贏。有“順”則昌,有“順”則成,此乃古今太平盛世及天下名門望族不變之大道。

  現代傳媒集團的機構設定應該高度體現現代特徵、傳媒特色、集團特點,有人想事、有人做事、有人定事。

  現代傳媒集團的組織秩序的獨特性在於,它是一個由一群有營銷能力的政治家支撐起來的收放自如、縱橫捭闔、綱舉目張的巨集大體系和結構,也有一套文明開放、嚴謹有序的行為準則。它既有一般企業的“刻板”,又有創意企業的寬鬆,形散而神不散。
  3.現代傳媒集團的辦公秩序建設。辦公秩序主要是辦事、辦文、辦會的秩序。良好的組織秩序是良好的辦公秩序的保證。

  構建與現代傳媒集團相適應的辦公秩序,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很多傳媒集團都有這種現象:很多年來我們建立了很多制度,但很多人不知道或是忘記了這些制度;很多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於是,沒有規矩,大家我行我素。

  秩序總是通過一定的形式來表現的。因此,我們要從企業文化建設的高度來重視構建與現代傳媒集團相適應的內部秩序這樣一種意義重大的“形式建設”。沒有形式之美就沒有內容之實。形式之美就是在合乎規範的前提下賞心悅目。賞心悅目的往往有優良秩序,優良秩序才能贏得品牌美譽,品牌美譽才能帶來持續利潤。

  當務之急,各大傳媒集團一方面要加快系統性的整章建制;另一方面要讓已經建立起來的遊戲規則全民皆知,全民皆認,全民皆循。構建制度、頒佈制度、執行制度,是集團層面的各個職能部門的重要職能。

  三、秩序要為創造價值而設計

  現存秩序不一定都是好秩序,新秩序取代舊秩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這就像路口的紅綠燈一樣,要根據不同時期的車流情況適時變更交通組織。這樣的秩序才是高效的、節約的。因此,企業的秩序建設要為企業創造價值和效益服務。秩序中的非增值環節不僅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還會增加整個流程的時間和成本,甚至有的流程本身就是多餘和無效的。顯然,我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的秩序。高效率的流程可以通過節約成本給顧客帶來更多的價值,通過節約時間提高企業的市場響應能力,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科學的秩序總是為企業增值的。

  同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我們不能為規矩而規矩,更不能唯規矩論、唯秩序論。優良的秩序又往往是是簡潔明快的。企業越擴張,上層規矩越要簡化,不然就會打擊員工努力工作的意願和熱情,降低企業的市場敏感,束縛企業的發展。那麼,上層規矩怎樣簡化?形象地說,這種簡化就是在集團層面的設計上,把“賽馬場”做得足夠大,把賽道維護得足夠好,把場地邊上的壕溝挖得足夠深、足夠寬。至於細節的設計,那是下層甚至下下層設計者的事。這樣,在那跑馬溜溜的山上,跑馬的人心情很舒暢,整個賽場才能有條不紊。


參考文獻

  [1]張瑜.中國傳媒市場對外資開放程度的研究[J].新聞知識,2011***3***.
  [2]王潔.文化帝國主義駁難論之反思[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5***.
  [3]邵奇.試論當代中國電視劇傳播理念的嬗變[J].當代電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