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的含義是什麼

  景觀是指一個地區的景象,不同地貌、時間、人文會構成不同的景觀,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1、 景觀的視覺美的含義: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1.1景觀作為城市景象

  在西方,景觀一詞最早可追溯到成書於公元前的舊約聖經,西伯來文為"noff",從詞源上與"yafe"即美 ***beautiful***有關。在上下文中,它是用來描寫所羅門皇城耶路撒冷壯麗景色的***Naveh,1984***。因此這一最早的景觀含意實際上是城市景象。可以想象,這是一個牧羊人,站在貧瘠的高崗之上,背後是充滿恐怖而刻薄的大自然,眼前則是沙漠綠洲中的棕椰與橄欖掩映著的亭臺樓閣宮殿之屬。因此,這時的景觀是一種鄉野之人對大自然的逃避, 是對安全和提供庇護的城市的一種憧憬,而城市本身也正是文明的象徵。景觀的設計與創造,實際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築的城市。

  景觀作為視覺審美物件的含意,一直延續到現在,但該詞所包含的內涵和其背後所傳達的人類審美態度,卻經歷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第一個變化來源於文藝復興時期對鄉村土地的貪慾,即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其二則來源於工業革命中後期對城市的恐懼和憎惡,即景觀作為對工業城市的對抗。

  1.2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和附屬

  人們最早注意到的景觀是城市本身,"景觀的視野隨後從城市擴充套件到鄉村,使鄉村也成為景觀" ***Cosgrove,1998,P70***。文藝復興之前的歐洲封建領主制將人束縛於君權之下,人被繫於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滿神祕和恐怖,且又為人類生活之母,對土地的眷戀和依賴,使人如母親襁褓中的嬰兒。城市資本主義的興起使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土地的價值從生存與生活所必須的使用價值,轉變為可以交換的商品和資源,人與土地第一次分離而成為城裡人。新興的城市貴族通過強大的資本勾畫其理想城市,同時不斷向鄉村擴充套件,將其作為城市的附屬。新貴族們想用理想城市的模式來組織和統領理想的鄉村風景,實現一種社會的、經濟的和政治的新秩序。而畫家***更確切地說是資助畫家們的新貴族***眼中的城市理想社會和人與自然新和諧的"理想城市"是嚴格幾何的、紀念性的和完全基於透視學的。理想城市模式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樣,遵循了嚴格的比例關係和美學原則。而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也被用同樣的審美標準來設計和建造,因此有了以凡尓塞為代表的巴洛克造園。

  1.3景觀作為城市的逃避

  景觀作為視覺美的含意的第二個轉變,源之於工業化帶來的城市環境的惡化。工業化本身是文藝復興的成果,但至少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在歐洲和美國各大城市,城市環境極度惡化。城市作為文明與高雅的形象被徹底毀壞,相反成為醜陋的和恐怖的場所,而自然原野與田園成為逃避的場所。因此,作為審美物件的景觀也從欣賞和讚美城市,轉向愛戀和保護田園。因此才有以Olmsted為代表的景觀設計師***Landscape Architect而非Gardener***的出現,和景觀設計學***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而非Gardening***; 因此才有以倡導田園風光為主調的美國城市公園運動,和以保護自然原始美景為主導的美國國家公園體系;因此也才有霍華德那深得人心的田園城市和隨後的田園郊區運動。

  至此,文明社會關於景觀***風景***的態度經過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轉變的軌跡從逃避可怖的大自然而嚮往壯麗的城市,到設計與炫耀理想的城市,並把鄉村作為城市的延伸和未來發展的憧憬,進而發展到畏懼城市、背離城市,而把田園與郊野作為避難之所,從而在景觀中隱隱地透出對自然田園的珍惜與憐愛。

  景觀的這一審美內涵上的遞變,也明顯地反映在景觀保護、設計、創造及管理的態度上

  二

  2、 景觀的棲居地含意:內在人的生活體驗

  2.1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觀都是人類居住的家,或者說是潛在的"家"。中國古代山水畫把可居性作為畫境和意境的最高標準。無論是作畫或賞畫,實質上都是一種卜居的過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也是場所概念***Place***的深層的含義。這便又回到哲學家海德歌爾的棲居***Dwelling***概念***Heidegger, 1971***。棲居的過程實際上是與自然的力量與過程相互作用,以取得和諧的過程,大地上的景觀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生活而對自然的適應、改造和創造的結果。同時,棲居的過程也是建立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過程。因此,作為棲居地的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在大地上的烙印。

  城市的龍山或靠山,村落背後的風水林,村前的水塘,房子後門通往山後的小路,還有梯田和梯田上的樹叢,甚至是家禽、家畜、蔬菜、瓜果,都是千百年來人與自然力相互作用、取得平衡的結果,是人們對大自然豐饒的選擇和利用,也是對大自然的刻薄與無情的迴避和屈服。桃花源的天人和諧景觀並不是歷來如此,也決非永遠如此,正是在與自然力的不斷協調過程中,有時和諧,有時不和諧,最終自然教會了人如何進行生態的節制,包括如何節約土地和水,保護森林,如何選地安家,如何引水築路,如何輪種和配植作物,懂得"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孟子·梁惠王***;懂得"仲冬斬陽木,仲夏斬陰木"***周禮·地官***。

  城市中的紅線欄杆、籓籬城牆、屋脊之高下、門窗之取向,農村的田埂邊界、水渠堤堰,大地上的運河馳道、邊境防線,無不是國與國,家與家和人與人之間長期競爭、交流和調和而取的短暫的平衡的的結果,即Jackson所謂的政治景觀***1984***。

  2.2景觀是內在人的生活體驗

  景觀作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體的人與具體的場所聯絡在一起。景觀是由"場所構成的,而場所的結構又是通過景觀來表達***Norberg-shulz ,1979,P8***。與時間和空間概念一樣,場所***地方***是無所不在的,人離不開場所,場所是人於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處,場所使無變為有,使抽象變為具體,使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個認識和把握外界空間和認識及定位自己的出發點和終點。哲學家們把場所上升到了一個哲學概念,用以探討世界觀及人生***Casey,1998;Heidegger,1971***;而地理學家、建築及景觀理論學者又將其帶到了理解景觀現象的更深層次。對場所性的理解首先必須從場所的物理屬性,主體人與場所的內-外關係,以及人在場所中的活動,無所不在的時間,四個方面來認識.這四個方面構成景觀作為體驗場所的密不可分的整體。

  ⑴場所的物理屬性

  場所由空間和特色兩部分構成,也可理解為空間和資源特徵。關於空間的結構的分析,一個是點--結--線--面模式,最典型的是Lynch的節點-標誌-路徑-邊沿-區域模式***1969***,和"內--外"***Outsider-Insider***模式。後者可通過底面、頂面、圍合、豁口、邊界等元素來分析,並通過向心性、指向和節奏來強化空間感。在中國人的景觀認知模式中,場所現象的空間更象"盒子中的盒子",無論是風水模式、中國畫中的空間構圖、宗教神話中的洞天福地,都體現了這種空間模式的存在,可把它稱為葫蘆模式***俞孔堅,1998***。點--線--面模式與葫蘆模式是可以結合的,這種結合將更有利於我們對空間的把握。

  而空間的特色則是由更為具體的物質成份及其狀態所決定的,它具體描繪了構成空間的元素或成份,物體質地,光線色彩,形式等,形成地方特色的氛圍。如哈尼族村寨景觀中蘭色的天空,白色的雲,黑色的土地,墨綠色的森林,長著青苔的房頂,著紅衣服的哈尼少女,趕著老黃牛回家的老人的吆喝聲,竹筒飯的消香……。所有這些共同鑄成了一個場所的特色和氛圍。這些都形成了景觀的地方個性,或地理性格。

  ⑵關於主體人的內-外關係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觀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景觀的表達,而後者是景觀的印象。後者以一種走出景外看景的距離感和主客觀分離的姿態來研究景觀,導致了景觀作為風景的藝術觀,以及景觀作為實證地理學的區域概念和系統概念的科學觀,人文地理學及現象學則強調對景觀的地方性的認識必須是人在景中的,Jackson***1984***對景觀的理解正是基於此。他認為景觀存在於人類的生活之中,而它不是人們觀看的物件;景觀是一種社會生活的空間,景觀是人與環境的有機整體,這與實證主義的主-客觀分離的觀點是完全相反的;景觀的評判是作為一個生活和工作的空間,而且是站在那些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的立場和角度來評判和認識的;所有景觀都表達了一種理想,一種經世不衰的,在大地上創造天國的理想。

  ⑶關於場所的功能或人的活動:定位和認同

  場所***地方***是人與自然秩序的融合,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體驗的最直接、最具體的中心,與其說場所是通過其地點、屬性或者社群所定義的,不如說它們是通過人在特定場合下的體驗所定義的***Relph,P141***。場所在英文中的含意與發生,產生***Take place***相聯絡,世界上大多數民族和文化中關於世界創生的傳說都是把混沌無秩作為世界前的狀態。當天地分開,晦明有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鳥、獸、人文開始成形之時,便有了場所。所以場所使無變為有,從無秩走向有秩,所以場所的形成在於對世界的組織,將世界分化為性質上各有區別的獨特的中心,並使其有結構以反映和引導人們的體驗。而要獲得場所,感覺到場所的存在,則依賴於人的體驗,這決定於兩個方面:即:定位和認同,前者說明人是否感覺到以某地方為中心或節點的秩序的存在,後者則表明人自身秩序是否能與客觀的秩序發生共鳴與和諧。如果兩者是肯定的,則場所是有意義的,或者說是有場所感的。否則,要麼是在空間和茫茫宇宙中人不知所在,無所適從;要麼所從不適,而茫然不知所去,這便是場所感的喪失***Placeless******Relph,1976***。

  a.首先關於定位,它主要和空間的結構特徵相對應,中國文化景觀中的葫蘆模式,如以穴位為中心的四神獸風水圖式,便是一個傳統中國人的空間定位模式。基於這一模式,中國大地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地方系統,或國土定位系統,在最大尺度上的定位結構是仰觀天象、星座,地分經緯,以崑崙為祖山,長江、黃河、五嶽為四至和環護,次級定位系統則圍繞州府、縣衙,辯龍山、龍脈,以分玄武朱雀,明朝山案山、水口,偶爾標以風水亭塔。都是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間定位座標,使棲居者明白其在天地中的位置,猶如座胎於母親子宮中的胎兒,依偎於自然母親的懷抱中,獲得安寧的棲息***圖10***。中國人的葫蘆模式是一個棲居的模式,是一個基於農業生產方式的空間定位模式。林奇的點線面模式則給運動於景觀中的人一個空間定位系統和參照,通過這些空間元素,形成整體城市的印象,指導人在城市中的運動。節點的向心性,道路的指向性以及空間的節奏和變化,都使場所的秩序感得以強化。

  b.場所對人的活動的作用的第二個方面是認同,它是與地方的特色和個性相對應的,認同即與特定的環境成為朋友,或者說是使自己歸屬於某一場所,和這一個地方上的社會群體。認同於一個場所,是一個適應於這個地方的所有自然過程與格局以及社會的過程和結構的結果,是個體人的秩序與其腳下的土地,頭頂的蒼天,以及周圍的自然和人的秩序的諧同,當對方告訴你是來自哀勞山的麻慄寨時,他實際上帶給你的是哀勞山半山腰上的那個村寨,寨子上頭的那片密林,林子上的雲霧,以及寨子下面的梯田,和梯田上的那叢樹,那一堆巨石;他實際上還帶給你那又長又粗的竹筒煙槍,男子頭頂的紅頭巾,少女身上的黑底白紋繡花,還有竹筒米飯的清香,以及蘑菇房、長街宴、神樹上的祭臺。這裡,人成為場所的一部分,場所也成了人的一部分。

  正如場所的方向與定位功能取決於場所的空間結構屬性,人對場所的認同則是對應於地方的物質特性。物質屬性、人的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含義是構成場所整體個性特徵的基本元素。

  作為一個景中人,你歸屬於某一場所,認同於該場所,你在景中的狀態越深入,你與場所的認同感就越強***Relph,1976,P49***。只有成為景中的人,歸屬於場所的自然過程、自然力以及場所的社會過程和地方之神,認同於它們,你才能獲得真正的場所感,一種自覺的場所歸屬感,而由場所構成的景觀才具有意義***圖11,12,13***。

  ***4***時間性

  自然過程是有時間性的,而人的存在影響了自然過程,這裡,人替代了時間而起作用,所以,Jackson說"景觀是人們有意識創造的、推進或阻礙自然過程的空間"***1984,p8***。景觀的時間性也意味著景觀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這種變化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的關係。即:人類的慾望、生產技術以及自然力。作為人類棲居地的景觀從和諧的田園,到不和諧的大工業城市,再到田園城市理想,最終走到花園郊區和高科技園,正是一個"慾望-技術-自然力"三者之間由平衡到平衡的打破,再到新的平衡的建立這樣一個過程。

  人類的慾望從最低階的求生慾望、繁殖慾望,到社會交流的慾望,從物質慾望到精神的慾望,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而人類的慾望又推動了人類生產技術和改造自然技術的變革,從木棍石斧,到牛拉鐵犁,再到蒸氣機、汽車、直到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使人類的物質與精神的慾望在一步步滿足之後,又一步步升高了更大的慾望。人與自然力的關係也從我-您到我-它,再到我-你的關係。對自然則從恐懼到掠奪,再到友善的轉變。景觀也從恐懼的,紀念性的,再到親切的,人性化與生態化的景觀轉變。

  三

  3、 景觀作為系統的含義:科學、客觀地解讀

  武陵人所見的桃花源除了其優美和諧的畫面和作為一個和諧社群的棲息地之外,它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是一個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生態系統。任何一種景觀:一片森林,一個城市,裡面都是有物質、能量及物種在流動的,是"活"的,是有功能和結構的。

  在一個景觀系統中,至少存在著五個層次上的生態關係。

  第一是景觀與外部系統的關係,如哈尼族村寨的核心生態流是水。哀勞山中,山有多高,水有多長,高海拔將南太平洋的暖溼氣流截而為雨,在被灌溉、飲用和洗滌利用之後,流到乾熱的紅河谷地,而後蒸騰、蒸發回到大氣,經降雨又回到本景觀之中,從而有了經久不衰的元陽梯田和山上茂密的叢林,這是全球及區域生態系統生態科學研究的物件.根據Lovelock的蓋婭***Gaia***理論***1979***,大地本身是一個生命體:地表、空氣、海洋和地下水系等通過各種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學的過程,維持著一個生命的地球。

  第二是景觀內部各元素之間的生態關係,即水平生態過程。來自大氣的雨、霧,經村寨上叢林的截流、涵養,成為終年不斷的涓涓細流,最先被引入寨中,人所共飲的蓄水池;再流經家家戶戶門前的洗滌池,匯入寨中和寨邊的池塘,那裡是耕牛沐浴和養魚的場所;最後富含著養份的水流,被引入寨子下方的層層梯田,灌溉著他們的主要作物--水稻。這種水平生態過程,包括水流、物種流、營養流與景觀空間格局的關係,正是景觀生態學的主要研究物件。

  第三種生態關係,是景觀元素內部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如叢林作為一個森林生態系統,水塘作為一個水域生態系統,梯田本身作為一個農田系統,其內部結構與物質和能量流的關係,這是一種在系統邊界明確情況下的垂直生態關係,其結構是食物鏈和營養階,其功能是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這是生態系統生態學的研究物件。

  第四種生態關係則存在於生命與環境之間,包括植物與植物個體之間或群體之間的競爭,共生關係;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及個體與群體的進化和演替過程,這便是植物生態,動物生態、個體生態,種群生態所研究的物件。

  第五種生態關係則存在於人類與其環境之間的物質、營養及能量的關係,這是人類生態學所要討論的。當然,人類本身的複雜性,包括其社會、文化、政治性以及心理因素都使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十分複雜。已遠非人類生態本身所能解決,因而又必須藉助於社會學、文化生態、心理學,行為學等學科對景觀進行研究。

  城市景觀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幾乎包含了所有上述生態過程,而成為城市生態學的研究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