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新聞採訪論文

  新聞採訪是新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為基礎的內容,只有做好新聞採訪工作,才能使新聞工作更具客觀性、真實性和中立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電視新聞採訪攝像問題分析

  摘要:採訪是電視新聞的基礎,拍攝是電視新聞的關鍵,因此,只有用心拍攝和採訪,才能保證電視新聞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才能倍受觀眾的歡迎和喜歡,這就需要拍攝者必須具有良好的拍攝專業能力。本文就電視新聞採訪中應注意的攝像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電視新聞;採訪;攝像

  電視新聞採訪實際上就是一個拍攝的過程,對拍攝者的技術要求特別高。這就要求電視新聞採訪拍攝者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專業能力,還要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拍攝出優質的畫面,為後期剪輯節省時間和成本,保證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水平和質量。

  一、深入新聞現場

  新聞本就是瞬間的,變化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象,事件發生便會成為過去,所以新聞採訪拍攝一定要切實記錄場景。電視新聞採訪的拍攝對新聞播報的整體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攝像者則是電視新聞採訪報道的決定性人物。因此,想要使新聞採訪報道具有優質的質量,攝像者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明確的新聞觀念,在拍攝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挖掘新聞現場,從而加強電視新聞的視覺和聽覺衝擊力。在報道重大新聞時,各個媒體機構都會極力爭搶現場拍攝,這就需要拍攝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首先要選取恰當的拍攝位置,選擇全面化的拍攝角度,在保證畫面質量和鏡頭完整的基礎上,使畫面更加豐富多彩,抓到獨家新聞。

  二、記錄好現場音

  電視新聞的真實性要求電視新聞採訪必須保留現場音,現場音大體上分為兩種,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一般性的現場音就是在記錄影象時,記錄下來的聲音,這種現場音一般不會特別清晰,也不會特別完整。而特殊性的現場音主要包括了鼓掌、說話以及現場的音樂音響等等,這種特殊的現場音,一定要完整清楚。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聲音在後期製作和編輯時,不會配置相應的解說,主要就是播放現場的聲音,因此必須清晰。而且如果特殊現場音的記錄不清楚、不完整,會給後期製作帶來巨大的麻煩。

  三、畫面的構圖美

  電視新聞採訪是即時性和紀實性的,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後期製作和編輯,所以拍攝一定要保證畫面的整體美感,給觀眾帶來一個賞心悅目的畫面。這就要求拍攝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將畫面的構圖做到最好,給觀眾一種美好的視覺享受。

  四、擅長抓住細節

  電視新聞採訪的拍攝主要是記錄整個過程,這就要求拍攝者必須不斷更新報道觀念,對動作性的狀態進行強化描述。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通常拍攝的場景就只有一部分,缺乏相對應的動作場景和具體描述。但是描述其實是影響新聞採訪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的關鍵因素,所以必須加強對動作描述的高度重視。拍攝者可以嘗試在拍攝過程中,加入一些擁擠鏡頭和場景近鏡頭,更容易引發觀眾的感受,進而更好地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誘發觀眾對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改進傳統拍攝

  在電視新聞節目時間限制的影響下,電視新聞的採訪時間都很短,並且為了保證採訪的整體質量,適應時間短的特性,後期的製作通常要進行長時間的剪輯,以及鏡頭的切換,通常還會進行鏡頭補拍,這就使得會有很多瑕疵。電視新聞採訪節目應該嘗試改善傳統的採訪拍攝,採用一些不間斷的拍攝方式方法,儘量避免拍攝一些空鏡頭,為後期製作節省更多的時間,播出完整的拍攝現場,這樣不僅能夠給觀眾一種真實感,還能保證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

  六、強調編輯意識

  伴隨著電視行業的快速發展,電視新聞採訪中的傳統播出方式和編輯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了。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為了增加自身的真實感,開始嘗試採用直播的方式,這就要求電視新聞採訪中的拍攝一定要具備強烈的編輯意識。拍攝者在發現能夠拍攝的物件時,要充分調動自我主觀能動性,將自己放置在編輯的位置上,再進行拍攝。並且在拍攝的過程中,加強對鏡頭連線的重視,這樣既能為後期編輯製作節省更多的時間和成本,還能進一步提高拍攝的數量和質量。電視新聞採訪中的拍攝是非常關鍵的元素,所以,必須加強對拍攝的高度重視。拍攝者在進行新聞採訪拍攝時,要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思維狀態,對拍攝鏡頭、拍攝現場、人物活動要有全面的瞭解,注意拍攝中的關鍵問題,才能拍攝出更加優質的新聞畫面。而由於電視新聞採訪攝像本身就是即興創作,所以拍攝者要具有果斷性,儘量做到避免後期編輯,進而實現直接播出的最高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振宇.電視新聞拍攝中的剪輯意識[J].科技資訊,2015***01***.

  2.張政委.電視新聞攝像的編輯意識[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05***.

  範文二:電視新聞採訪和寫作方法

  摘要: 要在新聞採訪中挖掘到事實真相,記者用什麼方式、提什麼問題關乎採訪成敗。面對當前媒體間的競爭,新聞記者必須提高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各種提問方式,為新聞寫作準備充足的素材。

  關鍵詞:新聞採訪;寫作

  一、電視新聞採訪和寫作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1、新聞採寫內容的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是電視新聞的根本價值和生命,真實、準確的新聞報道能夠有效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社會各層面的狀態予以真實再現,是確保新聞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因此,新聞工作者在進行電視新聞採寫過程中要以真實性為基本原則,堅守職業道德準則,不誇大其辭,在思想上樹立強烈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維護好新聞的真實性,努力做到所採寫的新聞與客觀事實的一致性。

  2、新聞採寫工作的獨立性原則

  新聞之所以吸引人的眼球關鍵點在於其獨特性,這是提升其影響力,也即點選率的關鍵所在,而這又從根本上取決於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採寫編工作中是否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能否以獨到的見解和分析,抓住新聞事件、問題的重點,滿足讀者的多元化新聞需求。一般而言,新聞獨立性強調挖掘新聞的深層資訊,不能人云亦云,照搬抄襲他人新聞,否則終將湮沒殆盡,走向消亡,最終影響的是新聞的價值和未來發展;同時,採訪和寫作方式不能流於平淡,要凸顯新聞本身的特點,找準採訪點,應該具備獨立的新聞熱點判斷能力、獨立的報道選材能力以及獨立的採寫能力,針對不同的新聞,採用不同的採寫方法,靈活調整,做到穩準狠。

  3、新聞採寫的延展性原則

  當前,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數字化媒體迅速發展,並搶佔了新聞市場的大半份額,也引發了新聞領域競爭愈演愈烈,而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重大獨家新聞無疑是最為有效和直接的途徑,但並不是唯一方式,尤其是在新聞素材共享的資訊時代下,要搶佔“新聞頭條”並非易事,這也成為新聞採寫中面臨的困境,而在“第一戰場”失利下,則凸顯了新聞延展性的重要性,新聞採寫編中如若能夠從新的角度和寫作手法上彌補原先的失利,並引發社會對相關問題的高度關注,也不失為一種新聞優勢。

  二、新聞採訪和寫作方法和技巧分析

  1、加強新聞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培訓

  新聞工作者採訪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基礎理論知識的鋪墊,從而理論聯絡實踐,層層深入。新聞工作的複雜性決定了新聞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多樣性,其不僅包含新聞學基礎性知識,更是包含了多題材、多角度新聞採寫編的相關專業知識,例如財經新聞多會涉及經濟知識,因此新聞採寫方法的學習和運用能力的提升需要重點從這兩方面出發,充分利用一切碎片和系統學習時間,加強多元化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博學多才能遊刃有餘,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未來新聞工作中做到事半功倍。

  2、推進閱讀和分析新聞能力的培養

  專業的新聞採寫工作者,不僅要具備深厚的新聞理論及各學科專業知識,更要有意識的培養閱讀、分析新聞的能力,提升對新聞的敏銳度和獨到見解,由此才能夠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一般而言,這方面能力,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所提升,可採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形成每天讀報的習慣,並能夠依據所報道新聞延伸、擴充套件相關新聞知識,分析其中新聞切入點和專業見解,從而在不斷積累中不斷掌握閱讀、分析技巧,以其提升自身綜合新聞素養。

  3、增強新聞採訪和寫作相關訓練

  新聞採寫能力在打好理論基礎的前提下,還需要在實踐的不斷磨練中才能夠得以顯著提升,因此應加強實踐訓練,從而積累有效的實踐經驗,如可安排採寫著自行策劃和採寫相關新聞題材,並將其與優秀新聞者的策劃結果進行比較,使其更加鮮明的發展自己的不足,並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同時,鼓勵和引導新聞採寫工作者關注身邊的新聞,結合自身所學新聞知識研究、分析新聞採寫要點,抓住關鍵所在,鍛鍊採訪和寫作技巧,增加實踐訓練,從而得以有效提升。

  4、注重運用採訪提問技巧

  要在新聞採訪中挖掘到事實真相,記者用什麼方式、提什麼問題關乎採訪成敗。面對當前媒體間的競爭,新聞記者必須提高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各種提問方式,為新聞寫作準備充足的素材。首先,注意“細節化”,新聞作品生動處的來源之一是細節,就是說記者在提問時要挖掘細微的閃光點,有了事實的細節,並找到細節的獨特之處,就保證了所採訪到的事實的唯一性,從而能獲得較大的新聞價值;其次,尊重受訪者記者的言語舉止、對採訪物件的態度深深影響採訪效果,而且也關係到採訪物件對記者所代表的媒體的看法。因此,記者在採訪時一定要注意禮貌,尊重對方,取得被採訪者的配合;再次,圍繞主題提問記者對採訪的目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確切知道應從採訪中得到什麼,如事先圍繞主題設計一些問題,明確哪些是基本問題、哪些是關鍵問題、哪些是困難棘手問題等。

  參考文獻

  1、論新聞採訪權的法律解析張振亮新聞大學2003-12-30

  2、新聞法講座之十四——記者同被採訪個人的平等關係——二說記者的採訪權魏永徵;新聞三昧200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