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歷史與簡介

  編者按:依據劇中人物姓名,附會色調,確定臉譜。如齊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臉,青面虎因“青”字勾綠臉,浪裡白條張順因“白”字勾白臉,黑風利、烏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臉。

  下面小編給你們介紹

  京劇***Beijing Opera***又稱平劇、京戲,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曆史,享譽海內外,有“國劇”之稱。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它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另外,“京劇”也是一個網路用詞,意思同“驚懼”。

  中國京劇臉譜起源於生活,每個人面部器官的形狀、輪廓相似,生理佈局也都有一定的規律,面部肌肉的紋理與人物的年齡、生理、經歷、生活的自然條件也都有密切關係,所以京劇臉譜的勾繪是以生活為依據,也是生活的概括。

  臉譜雖然來源於生活,但又是實際生活的放大、誇張。如生活中常說的人的臉色,晒得漆黑、嚇得煞白、臊得通紅、病得焦黃等,既是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精神狀態的揭示和生理特徵的表現,又是確定臉譜色彩、線條、紋樣與圖案的基礎。演義小說和說唱藝術對歷史人物的誇張、形象的描寫,也是京劇臉譜的依據來源。

  如關羽的丹鳳眼、臥蠶眉,張飛的豹頭環眼,趙匡胤的面如重棗等,所有這些描寫,都被戲曲化妝吸取下來,在京劇舞臺上的表現尤為明顯、突出。京劇臉譜在創造與發展的過程中,來源眾多,除上述者外,還有如下幾種:

  1、借鑑生活中血統遺傳的原理。如張飛之子張苞,孟良之子孟強,焦贊之子焦玉,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等,襲用其父臉譜,關羽的兒子關平等約定俗成,漸成定例。

  2、依據劇中人物姓名,附會色調,確定臉譜。如齊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臉,青面虎因“青”字勾綠臉,浪裡白條張順因“白”字勾白臉,黑風利、烏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臉。

  3、以訛傳訛;一些劇中人物的臉譜來源於“訛傳”***音訛、義訛***,加以附舍。如文天祥因與聞太師之“聞”同音勾紅臉。鋼屬黑色,剛與鋼同膏,因此京劇舊例,凡性格猛烈剛強之人多勾黑臉,如《草橋關》劇中的銚剛,***徐策跑城9劇中的薛剛***《慶陽圖》劇中的李剛,均因名字中有“剛”字而勾黑臉***京劇界素有“三剛不見紅”之說***。《八蜡廟》劇中的關泰,《收關勝》劇中的關勝,僅因與關羽同姓而勾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