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伽利略是誰

  伽利略是第一個將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伽利略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伽利略的簡介

  伽利略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為了證實和傳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並被終身監禁。他以系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純屬思辨的傳統的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他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他的工作,為牛頓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伽利略的歷史貢獻

  ①力學

  伽利略是第一個把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他利用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學定律。1582年前後,他經過長久的實驗觀察和數學推算,得到了擺的等時性定律。接著在1585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離開比薩大學期間,他深入研究古希臘學者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據槓桿原理和浮力原理寫出了第一篇題為《天平》的論文。不久又寫了論文《論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實質並給出準確的數學表示式,因此聲名大振。與此同時,他對亞里士多德的許多觀點提出質疑。

  在1589~1591年間,伽利略對落體運動作了細緻的觀察。從實驗和理論上否定了統治千餘年的亞里士多德關於“落體運動法則”確立了正確的“自由落體定律”,即在忽略空氣阻力條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時同時落地,下落的速度與重量無關。根據伽利略晚年的學生V.維維亞尼的記載,落體實驗是在比薩斜塔上公開進行的:15***某一天,伽利略將一個重10磅,一個重1磅的鐵球同時拋下,幾乎同時落地,在場的競爭者個個目瞪口呆,在大笑中聳聳肩走了。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並未明確說明實驗是在比薩斜塔上進行的。因此近年來對此存在爭議。

  伽利略對運動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詳盡研究並給出了嚴格的數學表示式。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有了加速度的概念,力學中的動力學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靜力學部分有定量的描述。

  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過慣性定律***見牛頓運動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規律,這為牛頓正式提出運動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礎。在經典力學的創立上,伽利略可說是牛頓的先驅。

  伽利略還提出過合力定律,拋射體運動規律,並確立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伽利略在力學方面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這在他晚年寫出的力學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中有詳細的描述。在這本不朽著作中,除動力學外,還有不少關於材料力學的內容。例如,他闡述了關於樑的彎曲試驗和理論分析,正確地斷定樑的抗彎能力和幾何尺寸的力學相似關係。他指出,對長度相似的圓柱形樑,抗彎力矩和半徑立方成比例。他還分析過受集中載荷的簡支樑,正確指出最大彎矩在載荷下,且與它到兩支點的距離之積成比例。伽利略還對樑彎曲理論用於實踐所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工程結構的尺寸不能過大,因為它們會在自身重量作用下發生破壞。他根據實驗得出,動物形體尺寸減小時,軀體的強度並不按比例減小。他說:“一隻小狗也許可以在它背上馱兩三隻同樣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馬也許連一匹和它同樣大小的馬也馱不起。”

  ②天文學

  他是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學家。這些成果包括:發現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星***現稱伽利略衛星***,太陽黑子和太陽的自轉,金星、木星的盈虧現象以及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等。他用實驗證實了哥白尼的“地動說”,徹底否定了統治千餘年的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動說”。

  ③哲學

  他一生堅持與唯心論和教會的經院哲學作鬥爭,主張用具體的實驗來認識自然規律,認為經驗是理論知識的源泉。他不承認世界上有絕對真理和掌握真理的絕對權威,反對盲目迷信。他承認物質的客觀性、多樣性和宇宙的無限性,這些觀點對發展唯物主義的哲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於歷史的侷限性,他強調只有可歸納為數量特徵的物質屬性才是客觀存在的。

  伽利略因為支援日心說入獄後,“放棄”了日心說,他說,"考慮到種種阻礙,兩點之間最短的不一定是直線",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思想,暫時的放棄換得永遠的支援,沒有像布魯諾那樣去壯烈,但卻可以為科學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伽利略的生平簡介

  1564年,伽利略出生於比薩,自幼受到父親的影響,對詩歌、音樂、繪畫和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且不迷信權威。十七歲時,伽利略被父親送到比薩大學學醫,不過相比醫學,他對物理、數學與機器製造更感興趣。1585年,伽利略因家境貧困退學,一邊擔任家庭教師,一邊奮力自學,發明了流體靜力學天平,可以測定合金成分。1585年,伽利略寫出了論文《天平》,因此被稱為“當代的阿基米德”。15***,伽利略的一篇論固體的重心的論文為其帶來了心的榮譽,時年二十五歲的他被比薩大學聘為數學教授。

  此後的伽利略曾先後在比薩大學、帕多瓦大學任教,後移居佛羅倫薩,1611年到羅馬擔任林嗣科學院的院士,1633年因“反對教皇,宣揚邪學”而被羅馬宗教裁判所判處了終身監禁,1638年之後,伽利略逐漸雙目失明,晚年比較淒涼,1642年去世,直到三百多年後,羅馬教皇才不得不做公開集會上宣佈當年對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