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藥膏注意事項

  變天了,風溼性關節炎發作了怎麼辦?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用膏藥來緩解。其實貼膏藥不是技術活,可以說人人都會,但是膏藥並不是萬能藥,也是需要對症的,否則還可能損壞身體。中國貼膏藥治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其中絕大多數人認為貼敷只是小事一樁,殊不知其中的學問可不少。

  用膏藥應對症

  膏藥的種類繁多,而且功效各不相同,當身體出現不同症狀時,應及時判別病症再貼上對應的膏藥。但是很多人把膏藥當萬能藥,哪裡痛貼哪裡。其實這是很傷身體的。以前就有一個病例,患者因手腕痠痛,自行貼上傷溼止痛膏兩三個小時之後患處發癢,但未做處理。一兩天後,患處紅腫且有不少水皰,疼痛難忍,活動受限。就診時醫生表示,這是傷溼止痛膏過敏了。

  專家指出,每種貼劑都有獨特的藥理作用,不能通用。就比如,風寒引起的腰痛和跌打損傷,應用狗皮膏藥,能起到散寒、舒筋的作用;而由於熱毒鬱結引起的癰疽初起時硬結不消、紅腫疼痛、膿成不潰者,最好用拔毒膏拔毒消腫、去腐生肌。

  貼膏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此外,在用膏藥前也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有些特殊情況是不宜用膏藥的:

  1.

  平時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不要立即用傷溼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於受傷部位。

  2.

  孕婦應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藥。特別是孕婦的臍部、腹 部、腰骶部都不宜貼膏藥,以免區域性刺激引起流產。

  3.

  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除拔毒膏外***,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

  貼膏藥雖是緩解疼痛快又方便的方法,但是藥物並不比別的,用不對反而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