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不能服用的藥物

  春季來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除了自行用藥之外,高血壓患者更應該警惕以下五類易使血壓升高的藥物。

  :使血壓升高的藥物

  例如麻黃鹼,垂體後葉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麻黃鹼與它相近似的類似藥物,例如治療感冒,哮喘,和止咳等的藥物或合劑中,往往有少量這類藥物,必須注意。有些滴鼻藥水中也會有此藥,鼻粘膜也會吸收藥物,應該注意。

  :腎上腺髮質激素類藥物

  常用的有潑尼鬆,地塞米松等。在不少疾病中應用它,往往是長期應用。會使血壓升高,應該也屬禁忌藥。

  :治療哮喘的藥物

  如氨茶礆和β-受體激動劑等一類藥物,都會使血壓升高和心率增快。高血壓病人不宜應用。

  :部分中藥製劑

  甘草流浸膏,複方甘草合劑,久服會引起血壓升高,因為甘草有激素樣作用。

  :對腎臟有毒性作用的藥物

  腎臟損害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腎功能衰竭的病人,幾乎都有高血壓。高血壓病人,不能應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這種藥物很多,不勝列舉。像免疫抑制劑環孢黴素,它對腎臟有毒性作用,可使血肌酐升高,血壓升高。

  專家提醒,患者在服用藥物的同時更應恪守"春捂秋凍"的古訓,氣溫回暖時不宜過於積極的減少衣物,戶外活動時尤為如此。

  用藥注意事項

  1服藥要用溫白開水

  小陳牙疼得厲害,隨手從辦公桌上拿起早上泡的一杯茶,就著茶水吃了一片止痛藥。半個小時過去了,按說以往這個時候牙疼應該已經緩解了,可此次卻收效甚微。

  “服藥用水最安全的是溫白開水。”鄭州人民醫院藥物科主任李曉華介紹說,茶葉中含有上百種結構複雜的化學成分,如茶鹼、鞣酸、苷類化合物、可可鹼、咖啡因等,與許多藥物可發生反應,比如止痛藥呈酸性,如果用茶水送服,就會使酸鹼中和,失去藥效。

  “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於胃腸吸收。”李曉華說,牛奶中的鈣、磷、鐵等可與藥物成分發生作用或結合而影響療效,或沉澱而影響吸收,而乳品中的脂肪和蛋白還會影響某些藥物的吸收。

  2幹吞藥物或刺激食管

  很多人都覺得吃藥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了,雖然藥品說明書上一般都寫著用溫開水送服,但有人圖省事,會幹吞藥物或僅喝一口水,認為只要把藥物吞下肚去就達到了服藥的目的。其實,這種服藥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口服的藥物***如片劑和膠囊***在服用時,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溫開水送服。”河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秦玉花說,如果幹吞藥物或喝水不夠的話,雖然也達到了使藥物進入體內的目的,但其實藥物並不能馬上進入到胃內,它會長時間滯留在食管中,由於藥物濃度過大,特別是一些有刺激性的藥物,會對食管黏膜產生比較大的刺激,甚至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

  “幹吞藥物或喝水不夠,對藥物在體內的吸收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李曉華介紹說,服藥時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藥物在胃內的溶解速度,還可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及減少胃酸對藥品的破壞,“服藥時除要遵醫囑外,還要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一般有特殊服用要求的,說明書上都會註明。”

  3服藥時間需注意

  “口服藥物的服藥時間須根據用藥目的、吸收排洩情況以及藥物對胃腸道有否刺激而定。”秦玉花說,從服藥時間上,一般可以分為餐前、餐中、餐後、睡前等。

  “餐前服藥是指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凡是要求藥物充分、快速吸收,而無刺激性的藥物均應在餐前口服。如促進胃動力藥的胃復安、多潘立酮等。”秦玉花介紹說,餐中服的藥主要是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酵母片等降糖藥,“餐後服的藥是在飯後15~30分鐘後服藥,除必須在飯前服下和必須在睡前服下的藥物,其餘都可在飯後口服,特別是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水楊酸鈉等需在飯後服用。”

  “睡前服藥是指在睡覺前半小時左右服藥,像催眠藥、緩瀉藥、驅蟲藥、抗過敏藥等適合睡前服用。”秦玉花提醒說,由於體內激素的作用,人體晚上的血壓偏低,因此,降壓藥不宜在晚上服用。

  4忘吃藥不能加倍補

  對於長期吃藥的人,偶爾忘了吃藥是難免的。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如何補救呢?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陳天朝說,如發現較早,一般採取補服辦法。但有些藥毒副作用較大,或藥品說明書中明確提示漏服後不能補服,則不要補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服藥的間隔時間一般為4~6小時,萬一漏服了,發現時間如在吃藥間隔時間的1/2內***即2~3小時內***,可以按量補服,接下來仍可以按照間隔時間服藥。”陳天朝說,如果已超過服藥間隔1/2的時間,則不必補服,只要下次按時吃藥即可。

  “當然,這些方法不是對所有的藥物都適用,最好在發生漏服時,諮詢醫生或藥師。”陳天朝說,漏服藥物後千萬不可在下次服藥時加倍補服,以免因藥物過量而引起中毒,“但服抗生素時,為確保血液中藥物濃度的穩定,需嚴格按每6至8小時服藥。”

  5服用抗生素應忌酒

  對於服用抗生素類藥物的患者來說,少量飲酒或飲用含酒精性飲料,都有可能引發雙硫侖樣反應,出現頭痛、嘔吐、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狀況。

  “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有頭孢類抗生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秦玉花說,對於服用抗生素的患者來說,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和停藥後7天內***有些藥物在人體內代謝比較緩慢***,最好不要飲酒,不要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和藥品,同時要避免用酒精進行面板消毒或擦拭降溫,儘量避免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

  “富含維生素C和鉀的柚子,最好別在服藥期間吃。”李曉華解釋說,人體的小腸內有一種酶,能催化多種藥物代謝,柚子裡的某些成分會干擾這種酶的作用,影響他汀類藥物***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和抗組胺藥非索非那定的吸收,“另外吃止痛藥期間不宜大量喝咖啡,服鐵劑時不要喝豆漿,少吃油。”

  6藥咬不咬碎有講究

  藥片難下嚥,能掰開吃嗎?“這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是控釋、緩釋片劑藥物,就不能掰開吃。”陳天朝說,此類藥片被分割後控釋膜或控釋骨架被破壞,藥物會迅速釋放出,就達不到控釋緩釋和速效長效的目的,有時還可以引起體內藥物濃度驟然上升,造成藥物中毒,“常見的控釋、緩釋片劑藥物有心血管藥物中的硝苯地平、非諾貝特、美託洛爾、氨茶鹼,止痛藥中的***、鹽酸曲馬朵等常被製成緩釋、控釋製劑,甲硝唑、格列吡嗪、氯化鉀也有這種型別的製劑”。

  陳天朝說,對於腸溶片,不能壓碎或掰開,服用時也不能咀嚼,否則藥效會被破壞,並引起胃部的不適,臨床上常用的腸溶片有阿司匹林、胰酶片、吲哚美辛、奧美拉唑、胸腺肽和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等,“一個簡單的辨別方法是,藥片中央若有切痕的,大多可以掰開服用”。

  “對於膠囊和糖衣片要看情況,使用前仔細讀說明書,看是否標有緩釋膠囊、控釋膠囊或腸溶膠囊。如果是,就不能壓碎使用。”陳天朝說,膠囊和糖衣一般都有降低藥物口腔刺激性,或減少苦味的作用,所以最好完整吞嚥,“其他普通藥片在壓碎後最好一次服完,以免在空氣中分解或氧化,影響藥效。”

  李曉華介紹說,常見的需要嚼碎服的藥物有:治療消化道潰瘍病的藥物,如蓋胃平、胃舒平、硫糖鋁、鋁碳酸鎂等,適於胃疼發作時或飯前半小時嚼碎服用;鈣製劑如果嚼碎,可以增加吸收率,比如鈣片、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助消化藥類的乾酵母,如不嚼碎易在胃內形成黏性團塊,影響藥物的作用;用於過敏性鼻炎、結膜炎、過敏性哮喘、日光性皮炎及其他過敏性反應的色羥丙鈉,宜在飯前半小時嚼碎服下;果導片用於治療便祕,服藥後4~8小時排出軟便,咀嚼後服用效果更顯著,睡前服為宜;控制哮喘急性發作的喘息定、治喘靈在舌下含服時,宜將藥片嚼碎,然後含於舌下,否則達不到速效。

  7服藥後不要立即仰臥

  許多人有在臨睡前或臥床服藥的習慣,認為服完藥後立即休息,能幫助藥物吸收。

  “其實,服完藥馬上就睡覺,特別是當飲水量又少的時候,往往會使藥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進入胃中。”李曉華說,有些藥物在食道溶解後,會腐蝕食道黏膜,導致食道潰瘍,嚴重者可能傷及血管而引起出血,“許多患藥物性食管潰瘍者就是因為近期睡前服過膠囊類藥物,如抗生素膠囊、感冒膠囊”。

  “服藥時應坐著或站著,服藥後不要立即仰臥,稍停留片刻,利用藥物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快速通過食道,以免在食管內滯留,而延緩藥物的作用及損傷食管黏膜。”李曉華說,服藥時多喝點水,最好活動二三十分鐘再躺下睡覺。

  有些咳嗽病患者,喜歡在睡前服用止咳藥,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止咳藥主要作用於咳嗽中樞、呼吸道感受器和感覺神經末梢,抑制咳嗽反射。”鄭州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於洪濤說,雖然止咳藥止住了咳嗽,但它造成了呼吸道中痰液的滯留,容易阻塞呼吸道,“同時,入睡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使支氣管腔變形縮小,加上痰液的阻塞,會導致肺通氣的嚴重不足,易造成人體缺氧,出現心胸憋悶、呼吸困難等現象,加重不適。”

  “咳嗽病人切忌盲目使用止咳藥,痰濃稠者宜用化痰類止咳藥。”於洪濤提醒說,那些有中樞抑制的病人,服止咳藥時更宜謹慎,“如果咳嗽嚴重,明顯影響睡眠而需服止咳藥時,應在呼吸專科醫生指導下服用。”

  8糖漿啟後勿久放

  “糖漿液含糖量較高,一旦被開啟,就失去了密閉的無菌環境,如使用和儲存不當,十分容易被汙染。”陳天朝說,在服用糖漿時,切忌把糖漿瓶口直接與嘴接觸,以免因瓶口沾上細菌而使糖漿液汙染變質。

  “服用糖漿後,應及時將瓶蓋擰緊,放置在陰涼、避光、乾燥的環境中。”陳天朝介紹說,如果短時間內不再服用,可放置在冰箱中低溫貯藏,冷藏以4℃~15℃最佳。

  “開啟後的糖漿液一般不宜久放,冬天不超過三個月,夏天不超過一個月。”陳天朝提醒說,再次服用時應該對著光線看,觀察溶液是否依然澄清,如出現大量氣泡、絮狀混懸物、沉澱物或變色、結晶,表明糖漿液已有酸敗現象,不能再服用。

  9喝中藥分溫服、熱服和涼服

  “喝湯藥不就是把藥煎好,等涼得差不多了,再一口氣喝下去,還能有什麼講究?”劉大爺雖然喝了多年中藥,但提起湯藥的服法,卻認為並不重要。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市中心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朱薇說,中藥的服用方法也有講究,正確服用能儘早治癒疾病;否則,就可能達不到治療目的。

  “湯藥的服用方法有十餘種,其中最普通的服法是溫服,即湯藥煎好後涼溫服用,多數中藥適合此種服法,服藥與進食間隔時間應在1個小時以上。”朱薇說,但是治療熱病的藥,如熱在腸胃,患者想喝涼飲者,可涼服,“那些治療寒證的如外感風寒的藥,宜熱服,而且熱服後應再喝些熱粥,蓋被出汗,以便藥效能得到顯著發揮。”

  10多數湯藥宜飯前服用

  “多數湯藥宜飯前服用,其原因是藥物胃腸吸收好,攻下藥、驅蟲藥及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則更加適宜,而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消食藥宜飯後服。”朱薇介紹說,補養藥宜在早晚空腹服,以利藥物的吸收,而瀉下藥宜在早上空腹服,“用於補心安神的中藥,應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內服用,以充分發揮藥效。”

  “一般來說,湯藥在早晚各服一次。”朱薇說,在煎藥時最好在第一次煎煮後,立刻加溫水煎第二次,將煎煮2次的藥液混合,分別於早晚服用,是為“一天兩次”的正解,偶爾漏喝一次也不要緊,“如果是重症患者可頓服,即一次將藥服完,迅速發揮藥效;還有些咽喉、口腔疾病的患者或者嘔吐較重的患者,可頻服,即不分次數頻頻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