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自然科學的文章

  自然科學的科學屬性與人文屬性是涉及自然科學本質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自然科學具有科學屬性與人文屬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科學與自然

  時間過的真快,已經開始正式放寒假了,今天下午,大家去領了成績,對了,我們還跟各科目的老師領了禮物呢。我今天打算向全班所有同學推薦一本好書,書名叫:科學與自然。

  它是貝貝熊系列叢書,但別小看它,它一共的頁數有整整一百九十二頁呢!它可不是那種很薄很薄,只有二十多頁的貝貝熊系列叢書,它還有一點沉重呢。 人物簡介:科學家知識熊,他可是這個時代一流的熊科學家哦!小可愛小熊妹妹,她可是這個時代一流的熊小可愛哦!小機靈小熊哥哥,他可是這個時代一流的熊小機靈哦!

  心善良熊媽媽,她可是這個時代一流的熊善良心哦!超搞笑熊爸爸,他可是這個時代一流的熊超搞笑哦! 這本書一共有三個主題,它們都很有趣,這三個主題它們是:熊王國日曆還有走進大自然,最後是科學展覽會。第一個主題,熊王國日曆主要講的是一年當中的四個季節和一年當中的所有節日。

  第二個主題,走進大自然主要講的是大自然當中的許多許多動物和大自然當中的許多許多植物還有我們的家,地球本身。第三個主題,科學展覽會主要講的是科學當中的無數機械是什麼?它們是怎樣工作的?科學當中的趣味實驗和科學當中的超搞笑熊爸爸。 我很喜歡這本書,我已經把這本書三遍了,因為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在又有趣又好玩的前題上,讓我們高高興興,開開心心的學到科學的知識。我希望你們看過這本樹以後,也像我一樣快快的喜歡這本又好玩又有知識的書!

  :我的第一篇自然科學小論文

  ——淺談“最大公約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我們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的數學課本,講到了“最大公約數”的問題。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下面,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最大公約數”的概念: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麼叫“約數”。我們說,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b≠0***整除,那麼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例如:12能被1、2、3、4、6、12這六個數整除,那麼12就叫做這六個數的倍數,這六個數就分別叫做12的約數。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那麼,什麼是“公約數”呢?我們說,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就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例如:12的約數是1、2、3、4、6、12;18的約數是1、2、3、6、9、18;那麼12和18“公有”的約數1、2、3、6,就叫做12和18的“公約數”。這四個“公約數”中,1最小,6最大,那麼1就叫做12和18的“最小公約數”,6就叫做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由此可以看出,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它們的“公約數”中最大的一個。

  二、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先分別求出每個數的“約數”,然後找出它們的“公約數”,再在“公約數”中找出最大的一個。這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質數”和“合數”。課本上的定義是: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例如:2、3、5、7、11都是“質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合數”。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數”。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例如:60=6×10=2×3×2×5;28=4×7=2×2×7。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也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像這樣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就叫做“分解質因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可以用“分解質因數法”和“短除法”中的任意一個。一般為了簡便,常常採用“短除法”來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所謂短除法:就是先用一個能整除這幾個合數的最小質數***除數***,同時去除這幾個合數,得出的商如果有一個是質數,則這個除數就是這幾個合數的“最大公約數”;如果得出的商都是合數,就照上面的方法繼續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有一個是質數為止,然後把各個除數相乘,就是這幾個合數的“最大公約數”。

  三、“最大公約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下面舉一個例子說明如下:

  “一張長方形的鋼板,長75釐米、寬60釐米。現在要把它切割成若干塊小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邊長為整釐米數,有幾種切割法?如果要使切割的正方形面積最大,可以切多少塊?”

  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求“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的方法。因為切割的正方形邊長必須能同時整除75釐米和60釐米,這就是求75和60的“公約數”的問題;要使切割成的小正方形面積最大,也就是要使它的邊長最大,這就是求75和60的“最大公約數”的問題。

  解題:

  1、用“分解質因數法”求出75和60的“公約數”:

  75=3×25=3×5×5; 60=2×30=2×2×15=2×2×3×5

  75和60的“公約數為:1、3、5、15,所以,有4種不同的切割方法。

  2、用“短除法”求出75和60的“最大公約數”:

  3|_ 75__60_

  5|_25__20

  5 4

  所以,75和60的“最大公約數”是:3×5=15

  要使切割成的小正方形面積最大,可以切割的塊數是:

  ***75 ÷15***×***60÷15***=5×4=20***塊***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現在所學的各種知識,都是和社會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要建設好我們的國家,就要從小學好各種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05年5月2日

  :自然與科學

  提起大自然,我們再熟悉不過,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可是,大自然中的奧祕,你又知道多少?又該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呢?

  舉一個例吧,太陽東昇西落;日月星辰繞著太陽運動,為什麼不會撞到一起?為什麼會有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為什麼會下雪,會下雨等等。古代的人類,認為下雨,下雪,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是天神發怒,是上帝對我們的懲罰。不是的,他們對科學沒有概念。自然對這些現象無法解釋。這些對現代的我們,當然是小兒科的問題了。因為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星體在各自的軌道上運動,相互吸引,從而形成了的天體系統。因為地球的自傳,使地球出現白天黑夜,因為近日點和遠日點。從而引起了四季變化,因為溫差,所以相愛會降雨,下雨,一切的自然現象,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

  曾經看到一個關於狼的紀錄片。蒙古草原上,白茫茫的白雪,把蒙古裝飾的華麗而淡雅。雪不停地下著,一群黃羊在吃著草原上僅有的一片草地。黃羊是草原的大害,跑得快,食量大,牧兄們辛辛苦苦省下的好草場被他們禍害一小半。而在黃羊圈外頭狼組織狼群包圍了羊群,狼群靜靜的等待著。幾個小時過去了,狼群依然沒動,是不是狼群打算放棄。而當地的老人說:”狼抓黃羊有絕招。在白天,一條狼町上一隻羊。先不動它,一到黑天,黃羊就會找一個背風草原的地方睡下。這會兒,狼也抓不住他,黃羊身子睡下了,可他的鼻子耳朵不睡,稍有動靜,黃羊蹦起來就跑,狼也追不上。一晚上狼就是不動手。趴在不遠的地方死等,等一夜,等到天白了,黃羊憋了一夜尿,尿泡憋脹了,狼瞅準機會就衝上去猛追。黃羊跑起來撒不出尿,跑不了多遠尿泡就巔泡了,後腿抽筋,就跑不動了,黃羊跑得再快也有跑不動的時候。只有最精明的黃羊,才能捨得身子地下焐熱的熱氣,子啊半夜站起來撒出半泡尿,就不怕狼追了。這是,大部分黃羊終於抬起頭來,黃羊的“腰鼓”更鼓了,有的黃羊撐的四條腿叉開,已經並不直,這時狼群已經開始悄悄收緊半月形的包圍的東北西三面,而南面則是一道大山樑。大山樑後有多少隻狼,能為主這麼多黃楊嗎?老人詭異的一笑說:“山樑後沒有狼,頭狼不會派一條狼去那兒的那道山樑後面是一個大雪窩。斜對面這面草坡是迎風坡,白毛風一起,這面坡的雪站不住,全刮到山樑後面去了,山那邊就西橫了大雪盆。背風窩雪,最邊上有半人深,裡面最深的地方能沒入旗杆,呆會兒,三面狼群把黃羊趕到山樑在猛勁往下壓,會怎樣?打仗,狼比人聰明。”偉大的文盲軍事學家成吉思汗,一集犬戎,匈奴,鮮卑,突厥,蒙古一直到女真族,那麼一大批文盲軍事統帥竟把出過世界的兵聖孫子,世界兵典《孫子兵法》的華夏泱泱大國,打得山河破碎,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大群偉大卓越的軍事教官,擁有這麼優良的清晰的直觀的實戰軍事觀摩課堂,還擁有這麼多精銳的狼軍隊長期的作戰實踐。同時,我也弄清了曾橫掃歐亞,創造了世界歷史上最大版圖的蒙古大帝國的小民族,他們的軍事才華從何而來?這就是自然與科學共同的結果。

  世界上的未解之謎太多太多,四大死亡谷,“希望”鑽石為什麼不會給人們帶來希望,埃及金字塔到底是誰間的,獅身人面像下為什麼會有一個龐大的宮殿,為什麼洪澤湖頻繁發生沉船時間,河底卻並未發現沉船?百慕大三角地下的金字塔從何而來?泰坦尼克號這艘不沉之船為什麼會沉?一個又一個的謎團,用科學,都可以解釋。只不過,等你來揭開!

  :走進自然 熱愛科學

  7月7日,是我興奮不已的日子。我們北海小學,從一到六年級每班選派一名代表參加2010年的暑期夏令營活動,我有幸也是其中一員。

  早晨,我早早地來到校門口,老師讓我們排好隊,我們乘坐大巴來到杭州自然博物館和科技館。走進了自然博物館,我彷彿進入了原始森林似的,裡面有奇形怪狀的樹木和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動物。。。。。。導遊阿姨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地方,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原來我們都看到了恐龍的化石,她告訴我們這些化石有幾個是真的,有幾個是人工造的。”“

  哦,原來是這樣。。。。。。"我們紛紛點頭。下午,我們來到科技館,那裡有一座城堡,城堡旁有豎琴、鋼琴、小提琴、大鼓等樂器,最有趣的要數那裡的機器人了。當我們選中一首曲子,再按上合奏,四個機器人便吹起長笛,拉起提琴,打起大鼓,搖起沙球,一首首動聽的曲子迴盪在我們耳邊。接著,我們又讓四個機器人單獨演奏,那聲音真令人陶醉。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我們便參觀完了科技博物館。從億萬年的恐龍時代到現代高新科技時代,人類的發展旅途真讓我大飽眼福,我為人類的科技而感到驕傲,我在心裡立下目標,長大要成為一位對人類有貢獻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