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注意事項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麵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昇天了。

  4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5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四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

  6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

  趙公明天師、財帛星君和范蠡為文財神、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7逛廟會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

  8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9其他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2.貼春聯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4.貼年畫 5.守歲 6.放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7.門神8.春節食俗,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中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包餃子  9.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