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涉水後的安全隱患盤點

  由於雨季的來臨,很多地方都會出現大概規模的積水,很多車主都是直接涉水通過。那麼,車輛涉水後會有哪些隱患?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車輛涉水後的安全隱患,希望你喜歡。

  車輛涉水後的安全隱患

  1、車輛底盤

  下雨天時,道路上的積水都是很髒的,裡面有汙泥、油汙、雜物、髒水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在車輛涉水的過程中,底盤會被骯髒的積水沖刷,髒東西就會附在底盤或車身下方的縫隙中。若不及時清理,這些髒東西會令底盤出現鏽蝕情況,一些枯枝敗葉和廢棄塑料袋還會纏繞軸承和懸架,形成安全隱患。

  2、車燈

  車燈是在雨霧天氣及夜間行車時的重要裝備,其工作狀態的好壞將對行車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假如車燈罩的密封程度不佳,積水很容易在車輛涉水時灌入車燈內,在車燈內形成水霧,影響燈光的透射效果。

  3、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所在的位置屬於發動機的門戶,從進氣口進入的空氣經過空氣濾之後就會進入發動機內;當車輛涉水時,積水也有可能從進氣口處進入發動機內。

  4、剎車片

  涉水後及時排除剎車片水份尤其是鼓剎制動的汽車,否則車輛在涉水後會失去制動,造成嚴重危險或事故。具體操作是:低速行駛同時踩油門並輕踩剎車,不會一腳兩用的人可以多次踩剎車,此時注意車速一定要慢。反覆多次,使剎車鼓與剎車片通過摩擦產生熱能蒸發排幹水分。

  5、線束介面

  打開發動機蓋,我們能看到發動機艙內有不少用絕緣和耐熱材料包裹的線束,這些線束是汽車電路中十分重要的部件。不同型別的線束在發動機艙內的位置有高有低。車輛涉水時,位置較低的線束介面很容易被積水浸泡,不及時處理的話,日後汽車電路可能會出現偶發性故障,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

  汽車涉水駕駛技巧

  一、涉水前要做好充分準備

  1、汽車涉水前,應查明涉水路段水的深度、流速、流向和水底情況***泥沙底還是石塊底***,以及上下岸的道路情況。

  2、選擇水淺、底硬、兩岸坡緩、水流穩定、距離最短的地方涉水,水面較寬時,應設立標杆,指示行車方向和涉水界線。

  3、如水深接近汽車最大涉水深度,應採取相應的防水措施。當水深超過最大涉水深度時,不宜冒險涉水。

  二、涉水中應低速平穩行駛

  1、涉水時,應用低速擋,使汽車平穩地駛人水中,以免水花***發動機。

  2、行駛中要保持車速平穩,一氣通過,中途儘量不要換擋、停車和急打方向。

  3、行駛中如發生車輪打滑空轉,應立即停車,不要勉強進退,更不可猛踏加速踏板,以免越陷越深;不要熄火,應果斷組織人力或其他車輛協助駛出。

  4、多車涉水時,不可同時下水,應待前車上岸後,後車方可開始涉水。

  三、涉水後應儘快恢復制動效能。

  汽車涉水中容易使車輪制動器進水,降低制動效能,為確保行車安全,涉水後應用低速擋行駛,並連續輕踏制動踏板,以清除制動器中的殘餘水分,待制動效能恢復。

  關於涉水的注意事項

  涉水前:不能魯莽/做好準備工作

  越野不是撒野,在做各種看似凶悍的動作時都是需要足夠的經驗和駕駛的技巧的,而不是魯莽行事,那樣玩兒的不是越野,玩兒的是命!

  而 涉水在越野專案中也算是比較高難度的,首先我要奉勸平時對於涉水接觸比較少的朋友不要輕易嘗試和挑戰涉水,在平靜的水面下有太多的未知和危險,需要在必要時需要涉水,那麼在車輪入水之前我們需要做好足夠的準備和應急措施,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一些實用經驗。

  1、摸清水下情況

  這 是最重要的一點!涉水與城市中下暴雨的那種涉水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在城市中遇到水下有特殊情況的機率很小,其中一種情況是水下路面的井蓋被沖走了;而 在非城市道路的路段涉水,水下的情況就會有更多的情況,所以最傳統也是最踏實的辦法就是:用一根長棍探清楚水的深度,一般來說撿起一根長樹枝就可以實現。

  2、預估對於車輛的影響

  除了對於水下情況要了解清楚,還要結合駕駛車輛對於困難做一個大致的預估,一是觀察積水是否會否浸到車廂內的地板或排氣管,二是觀察積水是否超過輪胎中線,如果超過以上兩個標準,就容易對車輛發動機和電腦等部件造成嚴重的影響。

  3、涉水險賠付是有條件的

  另外還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您的愛車購買了全險或者涉水險,在車輛涉水後就一定能得到賠付,如果是車輛因操作不當導致進水而引發損壞的,保險公司是不予理賠的。

  涉水過程中:車要慢/路要探

  對於任何路面的涉水來說,都要牢記一個要點就是慢。涉水中濺起水花看起來很帥,但這對於車輛和安全來說都沒有好處。

  另外在對於看起來比較危險的水面,還是建議做好探路工作,探水深的過程要儘可能仔細,不能以偏概全,如果要做到萬無一失:“走一段,探一段,再走一段”,最完美的是兩個人配合進行涉水,一個人在前面探水深一個人駕車慢速跟隨通過。切忌不知道前方情況盲目下水!

  涉水後:輕踩剎車保安全

  涉 水後不能一走了之,在抵達安全的路面後要對車輛進行一個簡單的檢查。因為剎車系統在過水之後剎車效能會受到影響,所以出了積水路面後,車輛仍應低速行駛一段路程,並輕踏幾次剎車踏板,讓剎車片與剎車盤發生摩擦,將附著上面的水蒸發或甩幹,使其儘快恢復正常的制動能力。

  打開發動機蓋檢查發動機工作情況,檢視水箱散熱片上有無樹葉之類的汙物,再順便檢查一下輪胎是否有損壞情況、底盤下面有無塑料袋之類髒物纏繞等。另外建議涉水之後到4S店或維修店再次進行一次檢查和清洗。

  關於涉水的改裝

  對 於在城市中通過道路積水來說,不用特殊改裝,主要觀察好是否會淹沒車輪中線或發動機進氣口即可。而對於野外涉水來說,要視實際情況來進行改裝,如果預計會通過可能超過發動機進氣口的水面,那麼改裝涉水喉***加高的進氣口***則是很有必要的,有備無患,畢竟發動機一旦進了水,就徹底罷工了,除了影響使用之外還要承擔高額的發動機維修費。

  而對於更為專業的涉水,還需要對於懸架高度、輪胎尺寸進行改裝,增加在水中的操控性,另外還需要對於車載電腦、發電機、繼電器、保險絲盒這些關鍵部件進行防水處理。

  自救

  “玩 兒心跳”難免有不測,作為基本的逃生技能也是需要我們瞭解的,對於涉水來說,一旦失敗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被困在已經陷入深水的車中,這時候因為水壓的原因很有可能無法正常開啟車門,而想要破窗而出也是一件比想象中要困難很多的事情,就像在2012年7月21日發生在北京的“暴雨淹死人”事件,死者就是因為沒 有找到可以破窗逃生的方法而不幸離開了人世。對於水下逃生的方法,我們也學會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