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奇石的收藏價值方式

  奇石是收藏領域中的一朵奇葩,那怎樣去鑑別奇石的收藏價值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鑑別奇石收藏價值的方式,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鑑別奇石收藏價值的方式

  一、奇石的天然性。奇石是大自然的產物,比之人工,叫做“天然生成”。它不依賴於人的意志和作為,人們關於它所能做的,就是“發現”。它與一切人工的技藝區別開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由於長年裸露自然或是泥沙包裹水土浸潤的原因,石的表面已經形成了一層“皮”。如果已經不讓你看那層“皮”的,那就是已經告訴你那不是天然的了。鑑別這層“皮”,要靠經驗和眼力。

  二、奇石的稀有性。奇石所以為奇,就是因為它稀有、罕見、異乎尋常。在其質、形、色、紋方面,奇石都是石中的少數。少到什麼程度呢?罕見。當然,事物的存在是相對的,是比較而言。誰能發這個“言”呢?應該說是“業內人士”。“外行”看來,石玩都是獨一無二,又相差無幾。可是,奇石之妙,正在於“差之毫釐”的區別上。抹殺這種區別,就會混淆奇石與否的天壤之別。另一方面,由於人們對石玩的不斷採集和基於人們發現的眼光即審美理念的提升,因此,奇石與否,又是一個變化的審美物件。至於從收藏的角度講,“曾經的奇石”如果喪失其稀有性,但是還具有收藏價值,那麼,可以把它作為石玩的其他種類來收藏,而不再是作為奇石收藏就是了。

  三、奇石的完整性和完好度。只要是天然形成的,什麼樣的奇形怪狀,都不是奇石的缺損。相反的還會增加它的美感和收藏價值。奇石的缺陷在於後天的損壞。沒有一個標準可以統一地劃定什麼比例下缺損的奇石會失去收藏價值,因為還要現實地考慮缺損的部位,缺損與作為奇石收藏價值含量的比較。當然,最好是沒有損壞,完好無缺。有的奇石是組石,兩枚、三枚甚至於多枚配合為一組。比如那些“歲寒三友”、“十二生肖”等的組石。得其中的部分,就是不完整的。

  四、奇石的賞玩價值。核心地講,奇石的收藏價值與其賞玩價值是密切相連或呈正比例關係的。奇石的賞玩價值大,則收藏價值亦大,奇石的賞玩價值決定其收藏價值。奇石的賞玩價值,是以其質、形、色、紋、勢的存在形式展現,並由人們去品其奇、巧、怪、美、韻的味,由此獲得玩石的審美體驗和美的享受,並由此奠定了奇石的收藏價值。奇石的品味,有極強的個體差異性,這種差異,就是奇石收藏價值大小的分別,是由奇石審美的理念來說明的。

  五、奇石的體量和硬度。作為收藏的奇石,雖然有其或大或小的個人偏好,但是至大,也要區別于山峰,也不包括那些只能存在於大自然中的奇形怪石。因此,作為收藏的奇石首先要滿足於天然地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形式,和不因環境的變化喪失“奇”的特徵的屬性。通常的情況,奇石的收藏要選擇適度的和適合個人收藏條件的體量。作為奇石的硬度,則是奇石收藏必須考察的一個指標。奇石的硬度是奇石的質所決定的,它決定其抵抗外力刻畫、壓入、研磨的能力,直接關係到奇石收藏的保藏價值。奇石的硬度高,則石的密度大,質感好,賞玩價值亦大。硬度高者概括為一個“堅”字。奇石質堅,給人的質感是:細、潤、光、潔。硬度是一個地質學的概念,其指標,從一至十級,級別越高硬度越大。作為收藏的奇石,硬度起點應是4度***以螢石為參照系***至於以上,是奇石收藏的基礎要件。六、奇石收藏的人文因素。同很多的收藏品都有這個附加值一樣,奇石收藏也要看原收藏者或是使用人,奇石收藏也離不開收藏的這個基本規則。一件奇石,會因收藏者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含量多少的附加值。當然,這需要有相應的記載。於奇石本身,是不能“附加”的。因此,考察以往的藏石,會有很大的難度。這在當代,有了攝影和出版,為今後鑑別奇石收藏凝結的人文價值提供了歷史的幫助。

  奇石收藏注意事項

  奇石貴在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所以奇石的收藏非常講究“天然”。收藏過程中的陷阱主要表現為不法商販用人造品冒充。

  仿造者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徵,他們往往在平淡無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塊上,用現代加工工具,採用各種手段,對其進行人工處理。主要通過改變石頭的形狀和顏色來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使其身價倍增。

  大家在收藏奇石的時候,一要看外表,奇石在千百年的形成過程中,會產生一個風化層,行話叫“皮”。如果“皮”受到了損壞,甚至完全沒有了,那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明至少這塊石頭上有人工的痕跡。二要看顏色,有些人會用有色染料浸泡、高溫增色和酸洗退色,鑑別的方法也簡單,用沸水沖刷、浸泡就可發現其色澤發生變化。

  奇石的分類

  奇石的種類繁多,千奇百怪,妙趣橫生,但人們習慣於簡約與分類鑑賞。

  1、按採集地點分:山石,溪石***卵石或水衝石***,海石。

  2、按大小與供置分:

  1***、名勝風景石。如黃山、張家界、桂林、石林、三峽等名勝景區的巨型風景奇石。

  2***、園林峰石。置於公園、廣埸、花園、庭院中增添秀色的大型景觀奇石。

  3***、居室供石。置於廳堂、居室內以增添雅趣的奇石。

  4***、把玩石。用於修身養性,常在手中把玩的小型奇石。

  3、按成因分:火成岩石,沉積岩石,變質岩石,隕石。

  4、按鑑賞特點分:造形石,紋彩石,礦物晶體,化石。

  5、按奇石的類藝術***相對於人類的藝術創造***特點分:

  1***、具象石***多為形狀石***。主要從石的外形輪廓看,具有某物體的外形基本特徵。如自然景硯、人物、動物等。講究"似",逼真與神韻為隹,妙在形奇。

  2***、圖案石。形成圖案之石。如自然景觀、人物、動植物、文字等。講究"似與不似",美在意境與畫龍點睛。

  3***、抽象石。主要從兩個方面抽象:一是由形狀或圖案引起的聯想;二是由點、線、面及顏色的變化啟迪的靈感。講究"不似",隨鑑賞者的悟性及情操而昇華出意念之美。

  奇石的命名方式

  1、石種命名:由於地域或地質的差異,各地的奇石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自古以來,奇石愛好者們根椐某一石種的特點、形成地質結構或主要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形成年代或形成原因等方面考慮,並從科學性、藝術性、人文特徵等方面進行美學特徵概括歸納出石種的名稱。有的針對某一單一石種,有的針對某地所有石種進行命名。俗成方法大約有三種。

  1***、以產地命名的。多數以縣、鄉名稱命名。如靈壁石***安微靈壁縣***,太湖石***江蘇***,大化石***廣西大化縣***。因古時建治府與縣少,轄地較寬廣。現代設冶市與縣數量大增,轄地變小,一些新石種資源往往跨市或縣分佈,命名時,採用了地域特色名稱。如三峽石,既包括重慶萬州區,還包括湖北的宜昌市。戈壁石包括的地域更寬廣。

  2***、以色彩特徵命名的。如廣西的黑珍珠、三江彩、四川的綠泥石、葡萄石和長江紅***紅黃相間的蠟石***。廣東的陽春蠟石。內蒙巴林雞血石等。

  3***、以人文特徵命名的。如福建的九龍璧***故宮博物館一一皇宮中有九龍壁***,樂山福石***因樂山福佛奇石上的三個天然文字而取名,沒有得到公認。有的稱樂山石,有的稱犍為石,有的稱樂山大佛石等。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2、單個奇石的命名:鑑賞者要通過較長時間的人石對話,欣賞,體驗,乃至建立感情,認真抓住該奇石的形、質、色、紋、韻的美學***具象、抽象、意象***特徵,並結合鑑賞者***也可請石友***的知識與美學素養,採用"直述"、"反襯"、"寓意"等多種形式,抓住"似"、"似與不似"、"不似",用最簡明或辯證的***一、二、三、四字***文字命名。使其他鑑賞者感覺"切題又切意,妙趣天成,達到感覺美的昇華效果。


猜你感興趣:

1.最具收藏價值的四種石頭

2.古玩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