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環境措施_保護生態環境的舉措

  生態環境是各種物種在地球上的生活環境,它包括所有我們需要的資源,如果不採取措施好好保護生態環境,那地球會加快走向滅亡。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生態環境及其現狀

  生態環境指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係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複合生態系統。

  環境是一個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我們破壞了環境,這等於破壞了我們的生存條件。

  目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水資源。據有關資料報道:排水系統的鋪設和清潔劑的使用有增無減,消耗水中的氧,使魚類死亡,生態系統惡化。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汙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汙染。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的汙水排入河中,汙染了5.5億的淡水。

  這是多麼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啊,保護環境是人人有責的,為什麼要破壞呢?

  森林面積減少。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地球上幾乎1分鐘就有超過20000平方米的森林被毀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時間,全球的森林面積減少了1/2。

  多年來,為了保護珍貴的森林資源,我國建立了嚴密的森林資源管理監督機構,組織開展了各類不同程度的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侵佔林地專項行動,雖取得一定成效,但由於諸多因素影響,我國林政案件的發生仍舊呈上升趨勢,違法徵佔用林地的行為屢禁不止,林地流失狀況依然嚴重,林地保護管理形勢嚴峻。據統計,2007年上半年,

  全國林政案件20.95萬起,其中違法運輸木材案件佔60%;共查處林政案件20.75萬起,查處率為99.02%。與2006年同期增長3.4%,非法收購經營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違法徵佔用林地案件增加12.3%,違法運輸木材案件增加5.5%,盜伐濫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07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損失21.7萬立方米,其中,48.7%因盜伐濫伐林木案件造成。另外,森林火災對森林造成的破壞尤其嚴重。

  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類惟一的家園,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發現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惟一家園.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將其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在這個家園裡,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們人類以外,還有許許多多有生命的物質,如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這些生物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組成了這個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離不開水.人體中所含的水分約佔體重的65%,如果人體損失10%以上的水分,就會導致死亡.空氣,是人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無時無刻不在呼吸空氣.氧氣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各類植物是氧氣的加工廠.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植物,我們人類和其他生命將不復存在.野生動物依賴於植物,也可以保護植物.以鳥類為例,90%的鳥類以昆蟲為食,許多益鳥是莊稼,樹木的衛士,是害蟲的天敵.100條樹蟲十幾天便可以吃光一棵大松樹的樹葉,而一對大山雀一天可以吃400多條蟲子.如果沒有這些

  益鳥,害蟲就會氾濫成災.在地球上,人類植物和動物,實際上是一個互相依賴的"生物圈"、"朋友圈",誰也離不開誰.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為生態平衡的緣故.地球給我們人類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供了一個生命支援系統--空氣、水、適當的光和熱、以及能源等等.事實上,這種原始的生態平衡從全球範圍來看是極其難得的,我們今天或許只能在人類未曾涉足的地方才得以看到.自然環境提供人類生存發展的環境資源的同時,遭到了人類機大的破壞.只有當自然環境處與一種生態平衡的和諧狀況時,人類的前景才是樂觀的.

  大力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理念;多闢渠道、形成機制;形成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的局面。這既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更是徹底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只要全民動員起來,群策群力,積極行動,持之以恆,就一定能鑄起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長城,中華大地就一定會山川秀美、江山如畫。

  保護環境方面的侷限性,並不是要否認科學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的侷限性,並不是要不論科學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們突破技術決定論的侷限,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放在文明轉型和價值重鑄的大背景中來加以思考。承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並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無論以全球範圍,還是以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人類文明都發展到了保護生態環境階段。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要實現保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們要調整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當代人與後代人的關係,以及當代人之間關係。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首先必須改變當前人類的發展模式和道路。發展不能僅侷限於經濟發展,不能把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割裂開來,更不應對立起來。發展應是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1972年人類環境會議上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或為人類環境保護工作的轉折點,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環境汙染問題。從全球來看生態環境破壞此環境汙染更嚴重。衝破了就環境的狹隘觀點,把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緊密聯絡起來,協調人類與環境,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才能從整體上解決環境問題。當代人之間能否公平地分配環境保護的成本與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勵人們的環保行為的制度安排,這直接決定著人與自然和諧這一目標的實現;如果當代人之間尚且不能實現某種最低限度的公正,那麼,我們就很難指望他們會真正關心遙遠後代的利益,因此,當代的集體努力與人人選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我們共同的未來》把滿足貧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這是由於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這是人作為人所享有的基本權利。貧困是對這種權利的剝奪,它使人作為的價值得不到實現。同時,貧困與破壞環境往往是互為因果的。因此,消除貧困,減少貧富差距是實現代內平等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綜上所述,要達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保護好環境。

  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向自然提供相應的補償。當然,如此確定權利和義務的範圍,是以人與自然之間原本存在著和諧為前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的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在這個事實中,人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的範圍必須相應調整。在達到新的和諧之前,人對自然的開發方式,開發深度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人在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的同時,應當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補償,以恢復其正常狀態。使人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從我做起,愛惜環境

  當我們這樣一群小孩兒為著環保而無可奈何時,突然發現,只要盡力,任何事情都能辦到。

  有時,會看見一兩個人彎腰拾起垃圾,但這是很少看見的。在那麼一大批人中,只有一兩個人會自覺地把手中的垃圾扔進垃圾桶。

  看著碧綠的山林轉眼變成沙土,看著清澈的溪水瞬間變成汙流,看著青翠的草原被沙漠吞噬,我們焦急而無奈,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環境的懲罰!斗轉星移,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要。看見無限美麗的風光被毀,看見一條千萬年形成的生物鏈就這麼斷掉,你能無動於衷嗎?

  我不明白,把垃圾扔進桶裡,這個動作就很難嗎?如果不是,那麼為什麼呢,難道我們願意生活在骯髒的環境裡,生活在灰暗的世界裡麼?

  為了我們生長的環境不被汙染,為了美麗的山川不被垃圾堆滿,我們每個人都要參加環境保護。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廢物,可以在其它的場合被利用而成為資源。垃圾分類回收可以變廢為寶,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回收利用,都可以成為寶貴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汙染,減輕垃圾處理的壓力。例如:白色垃圾——泡沫、塑料袋經過處理後可以變成油;廢電池可以提煉出貴重的金屬;廢紙可以製造再生紙;廢玻璃可以用來再製造玻璃;果皮、菜渣等可以用來製造很好的有機肥料„„

  ***一***大力去制止那些公害的發生,大量種植樹木,保護原始森林,保護珍惜的動植物,綠化空氣綠化我們的地球媽媽;

  ***二***不讓工廠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大海,河流,小溪中去。否則藍藍的海洋,清澈的河流及小溪將會變成一片汙水,直接會傷害到人類。

  銀杉是高20米的樹木,僅生存在我國。目前只有2000多株,被稱“植物中的大熊貓”。大自然中的水,空氣,土壤,植物,動物等是相互聯絡的,一個方面遭到破壞,其他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威脅人類。同學們,當年恐龍因為吃光了地球上的食物,吸乾了地球媽媽的乳汁,而導致死亡。這悲慘的一幕,我不希望在我們人類身上重演!

  1、節約資源 減少汙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儘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汙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汙染。

  ***2***購買低砩家用製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汙染。

  3、重複使用 多次利用

  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汙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迴圈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迴圈再生,造福人類。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周圍的環境,只要人人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下一頁更多精彩“保護生態環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