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森林

  熱帶森林主要分佈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佈可延伸至15°—25°,那麼在哪裡?下面就讓我給您說說!

  

  亞馬遜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驕傲。它浩浩蕩蕩,千迴百轉,蜿蜒流經祕魯、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滋潤著8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祕的“生命王國”。   亞馬遜河兩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溼熱的氣候和長時間的強烈日照,給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一地區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森林面積為3億公頃,佔世界現存熱帶雨林的1/3,其中87%%在巴西境內。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繁複雜,生物多樣性儲存完好,有“生物科學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譽。

  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毫無節制的開發已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隨著巴西本國經濟的發展,大量移民湧入亞馬遜雨林邊緣地帶。為了向大自然要地要糧,人們使盡了各種手段和各種工具,奪林造田。隨著公路和鐵路幹線的不斷延伸,農民更易深入原始密林中砍燒墾殖。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森林,將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林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大多數養分並不在土壤裡,而是儲存於活著的植物中。森林燒光後,大部分養料就隨風散去。在清理出來的土地上耕種,過一兩季後,土壤不是耗盡肥力就是被雨水沖走,剩下的就是寸草不生的一片砂礫。跨國大企業則是看中當地豐富的鐵、銅、鋁土和其它礦產資源,不惜投入重金,大肆開採。

  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亞馬遜地區每年遭到破壞的雨林面積達2萬3000平方公里。在過去30年中,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區的1/6已遭到嚴重破壞。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專家指出,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範圍內的環境惡化。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濫伐亞馬遜的森林,並沒有給巴西人帶來更多的財富。他們只是填飽了肚子,帶來的卻是對大自然永遠的創傷和難以彌補的傷害。森林的過度砍伐使得土壤侵蝕、土質沙化,水土流失嚴重。巴西東北部帕拉州、阿瑪帕州的一些地區由於林木被砍伐,生態被破壞,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   亞馬遜熱帶雨林植被豐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多達1200種。然而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數年後,至少有50萬至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對此,巴西政府愈來愈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先後制定了多項環保政策,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林區環境的保護與監測。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政府的優先目標之一。

  巴西政府先後頒佈了全國環境法和亞馬遜地區生態保護法。在1988年所頒佈的新憲法中,加入了有關環境問題的條文,規定亞馬遜地區是國家遺產,國家負責為該地區的持續發展尋求出路。同時出臺了保護生態平衡的相關細則,提出了政府和公民在保護環境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巴西國家林業發展局也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對毀林燒荒給亞馬遜森林造成嚴重災害的個人或機構,將以破壞生態環境罪予以起訴,給予嚴厲的法律制裁和鉅額***。與此同時,巴西政府加大了相關資金投入。1991年—2002年,政府為保護亞馬遜地區生態和自然資源,累計投資近1000億美元。

  亞馬遜———這片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上蒼賜予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藏。她是美麗的,而如何儲存她動人的光彩,則是留給人們的永恆思考。

  森林分類

  熱帶雨林:主要分佈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佈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佈;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佈。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佈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佈。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佈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溼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溼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溼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