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草的用法用量及宜忌人群

  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的乾燥地上部分,有收斂止血,止痢,殺蟲的功效。食用仙鶴草要注意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

  仙鶴草的用法用量宜忌人群

  內服,煎湯,9~15g***鮮者加倍***,搗汁或入散劑;外用搗敷。外用適量。

  非出血不止者不用。

  仙鶴草的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殘根,洗淨,潤透,切斷,晒乾。

  仙鶴草炭 取淨仙鶴草小段,置炒藥鍋內,用武火加熱翻炒至表面大半顯炭黑色,存性,並見有火星,噴淋清水滅淨火星,取出攤晾,制炭後可增強止血的作用。

  仙鶴草的藥材性狀

  莖直長。圓柱形,基部木質化,淡紫紅色,直徑0.4—0.6cm。莖上部淡黃棕色或綠褐色,被白色柔毛,莖下部有時可見托葉殘存,莖節明顯,節間距離2-2.5cm,愈向上愈長。奇數羽狀複葉,頂端小葉稍大,下面小葉3-4對,小葉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1.5—5cm,寬1-2.5cm,邊緣有鈍鋸齒。葉灰綠色,皺縮且捲曲。有時可見莖頂部的花序及帶鉤刺的小花或果。味微苦澀。

  仙鶴草的其他屬性

  入藥部位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rimonia pilosa Ledeb.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在枝葉茂盛未開花時,割取全草,除淨泥土,晒乾。[1]

  性味歸經

  【性味】 苦辛,平。

  ①《履巉巖本草》:"味辛澀,溫,無毒。"

  ②《滇南本草》:"性微溫,味苦澀。"

  ③《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平。"

  【歸經】 入肺、肝、脾經。

  地理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溪邊、路旁、草地、灌叢、林緣及疏林下。

  資源分佈: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