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感動的鄰里之情敘事散文

  編者按:鄰里之情是城市中無法體會到的人情味,作者住在村中受到鄰里之間的照顧,在離別之際作者寫下這篇文章抒發自己的不捨之情。

  ***一***

  陽光強烈地照射在屋簷下,給冬日增添了無限暖意。娘和對門的大媽,隔壁的嫂子,還有斜對面的曹家嫂子,天天就坐在放過的禮花紙筒上拉家常、岔心慌……

  三年前由於七村整體拆遷過渡,我一家便租住在灃河西岸的秦鎮,秦鎮是千年古鎮,尤以大米麵皮名滿天下。未搬來時常常想:人生地不熟,漫長的三年將會是多麼難捱?年邁的孃親該是多麼孤獨?豈料入住後,新鄰居們都很和善,待我們如同親人一般,凡事都照應著我們一家老小,由此的種種感動時常駐留在我的心裡……

  三年半來,每當我們夫妻不在家時,東隔壁的嫂子必定要給娘端飯過來,或者她做些好吃的飯菜時,也常急急忙忙送來讓娘一飽口福!我感謝她時,她會笑著說:“嬸年齡大了,能吃多少呀?”,“你們能住我隔壁,這都是緣份呢……!”。當早上她清掃衛生時,也會連同我的門口一同清掃,並且倒掉垃圾。娘在農忙時也常幫她撕玉米、晒收麥子,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她在市場賣布,我妻子也常幫她把布拉到市場去……與嫂子相處極為融洽。對門曹家嫂子亦是熱心人,***曹哥是西安國畫院簽約畫家,更是當下戶縣農民畫的領軍人物之一。***嫂子姓韓名秀蘭,平時她要版印農民畫,所以很忙碌,但每天仍要來家幾次問這問那,甚是操心。當我們有時因做工忘買油鹽醬菜時,她會第一時間送來以解急需,更會把自家給孫女買的小食品拿過來與我小兒子分享,每每憶起令人心生感激。連續三個除夕我們是與曹哥一家人渡過的,吃罷年夜飯,嫂子會在零點領著我妻子去村北三裡外的平等寺進香,我則會藉著醉意在"曹門弄斧",大諞書畫之道,其實盡是妄言,而曹哥會一邊笑一邊點頭……曹哥也經常叫我一同外出參加各類書畫活動,去他畫室做客。三年多來我幾乎無一天不與曹哥諞,瞭解並知道了許多他從事農民畫、國畫創作過程中的趣聞軼事,且受到不少益處。

  最令我感動地當數對門薛家老媽媽,她長娘三歲,但思路敏捷經常講些過去的事,也常常要求我要好好行孝。她說:“娃呀!當孃的都受過難、遭過罪,如果誰不對老孃好,那他必定什麼都不行,我也會瞧不起!”老媽媽天天要坐在我門口幾次,娘也每天去老媽家幾趟,倆老人象親姊妹一樣地來往著。老媽的兒子們都在外幹事,女也嫁到鄰村,所以和娘簡直形影不分,他的兒女回來看她時,也還要給娘帶些東西。她的女兒幾次在我們門口給娘買些包子、豆腐腦之類易碎的食物,這些都深印於我的腦際。

  隨著新房的分配,鄰居更顯情濃,他們叨叨說:你們要回了,真捨不得!尤其我的房裝修已近尾聲,天天拉些零碎東西回去,每次看到開車門,老媽媽臉上的表情就很凝重,當我正對門的鄰村老郭搬家那天,薛家媽媽便老淚橫流,聲音哽噎。這幾天她天天坐在我家門口,說三年多了要分別,我真難受!言語間眼淚就滾下來。老媽媽每每看著我:“娃,媽媽給你說,回去後上下樓把你媽攙上,不要讓她獨自出去,小心鎖到電梯裡、小心你貼的地板磚滑……”她說話時就象我娘馬上要離開她一樣,緊緊拉著孃的手,還不停哭。看到這情景,兩個嫂子也會掉下淚來……更有西邊修理鋪那嬸,她告訴娘:“嫂子,你回去後我會把老姐們帶上去看你的!”這時娘會哭出聲……

  誰說背井離鄉是慘兮的?我始終慶幸我選擇的地方,我更感謝我的新鄰居們,是你們的陪伴使我覺得世界很溫暖,覺得走到哪裡都是自己的家!秦鎮你是我第二故鄉,你將是我永遠的記憶……

  ***二***

  一大早送孩子上學回來便開始裝東西,把提前打包的衣物、棉被等逐一塞進車箱。天色不是很明,霧霾籠罩,且十分寒冷。老孃囑咐把她任何舊東西都不要扔,我心裡老不高興,想著那碎布斷線拿回去能有何用?但怕老孃生氣,還是不落一件,在妻子的埋怨聲中,我只一個包袱一個包袱的往車裡塞著……

  隔壁的芳娥嫂子可能聽見了動靜,便開了門過來。她拿一個包子正吃,看見我拎著包裹,站在門道問:“你們今就要走了嗎?”,我回答:“還早!嫂子,等娃放寒假了再回去。”她忽然就嗚咽著對娘說:“嬸,我捨不得你們走!,我們住一起多好……”她緊緊拉著老孃的手,抬起拿饃的手臂就拭眼角。娘這時也嗚嗚地說:“芳娥,還有幾天!咱娘們們還能住一些日子……”她們倆人正說著,薛家媽媽從外邊走進門,急切地問:“他嬸,你這是不是就要回呀?”,娘伸出另一隻手挽著她:“老姐,不走!娃拉東西呢。”老媽哽噎著:“你要走了誰天天陪我呢?,三年就這麼快地啊!”……其實,我知道離別的日子真不遠了,不敢想象娘與她們分別時的情景。

  吃罷晚飯,妻子去曹哥家找秀蘭嫂說些事,我正拿著手機上全民唱歌,對門的曹哥在外邊高呼:“兄弟,兄弟”,便進了我的即將離開的家門。“曹哥,坐!”我招呼曹哥坐下,隨便遞給他一支菸。“兄弟!今年年三十咱弟兄倆喝不成了!”,“你們就高樓上頭喝去了”。我說能,到時我就來了……曹哥說些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聊了幾句我們便都不作聲,我想起馬上要與他們分別,心裡很不是滋味。曹哥則拿起我九歲孩子的毛筆,便開始寫起字來。“回去後把娃抓住,讓好好練字、作畫,一定要堅持再堅持!”,曹哥又道:“兄弟,妳先搬吧,這幾天哥給你趕副六尺山水出來,算是留作紀念,你回去後看到畫面,全當現在一樣一一咱倆面對面在諞閒傳呢”……忽然妻子急匆匆回來:“哎!嫂子剛說咱媽把將近兩千塊錢不知放哪了!,芳娥嫂搬咱家櫃子時,什麼也沒有,嫂子她們把孃的包袱找遍了也沒,咱去新房找找吧!”。聞言我隨即開車拉著老孃去了社群,幸好破布沒被我扔,錢都在!老孃忐忑一天的心終於安穩了,我嘟囔了幾句便回家向兩個嫂子說了聲,她們都說好!好!好!……

  不知道過幾天分別時,我會怎樣抬得動腳上車?但願淚水不要浸溼這些善良人的衣衫,不要讓老孃激動地令人擔心……

  ***三***

  今早起床看到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既興奮又埋怨。送孩子時,零散的雪花撲簌簌地落在車上,我想今天搬不成家了。

  連續幾日的捎帶,生活用品及小東西已基本拉完,剩些床,涼椅、茶几、冰箱、電視等大的物件只能叫搬家公司了。從有了回遷的跡象,家裡每天都來人問情況,問啥時能住回去。我和妻子也天天早上去社群,由於裝裱的活很多也都很急,一到工作室就要給鄉當們趕著做,所以到晚上才回。這樣,老孃的午飯就有些不方便了,但娘說她中午還沒餓一次肚子,都操心她著呢!我知道門大圓的媽媽,老嬸、嫂子……都會爭著端飯的。這也是我們能安心幹活的重要因素。

  晚上聯絡了一搬家公司,電話里約定明日上午九點半車到秦鎮。明天,汽車將裝載著物品連同秦鎮人的樸實、深情與善良,一同回遷至我興隆社群的新家,結束這一段難忘的租居生活。有些傷感中,吃完飯去了曹哥家,做作為“秦鎮人”的最後一次聊天,曹哥夫婦一見都笑了:“兄弟,我剛給你哥還說,你今晚肯定來!”,“這說曹操,曹操就到麼!”。我也笑著說:“剛在屋裡耳根發熱,以為誰罵呢!”。我順勢坐在坑沿上,對嫂子說:“明天徹底就回了,心裡怪不好受!”。曹哥便開口:“兄弟,以後諞就沒這麼方便了,也就是偶爾來……”我說會常來,言語間鼻子一酸,聲變調了。嫂子這時大聲說:“***又來了!你前天早上一說話,鳳娥嫂和我都哭了,這會可是這樣子,你好好的!”,“大男人家,妖精一樣,下輩當女人去!”。嘴裡叨叨著,眼淚卻滾落在臉上,她轉過身去……我給曹哥說想搬完後,中午過來叫上老媽媽和幾個嬸,還有東隔嫂子、西邊商店叔、連同他們一家吃個飯,曹哥卻說:“過段時間吧!明天吃,老婆們都受不了,”,“西民他媽八十六了,你媽、還有昌利他媽都八十多,一激動出事咋辦?”嫂子也附和說不敢,那就打消這個念頭吧!

  明早還是先把老孃接走,然後再來裝東西,讓幾個老姐妹別見面了吧!再見,秦鎮!再見,秦三村!再見,我心中永遠的親人……!

  ***四***

  一夜未眠,心緒無寧。從二O一二年六月三十日至今天,三年六個月零十二天,這是我住在秦鎮的準確日子!

  一會送孩子上學回來,我要和好多人一一道別。今天我不會流淚,不要因已而觸動眾人的神經,對每個人我會用笑容來與他們作別。自已不用的還算不上爛的東西也已送給好些人了,一張破桌子老媽媽要,說是將來給她當作靈桌。還有兩件老衣櫃,隔壁嫂子說她要破柴燒,一會分別給他們搬過去……三年多來,熟悉的往事歷歷在目,而今後我將不能與這條街再久處。我也不能每天早上沿著灃水的長堰晨練;不能吟詠出“長壩攔闊水,岸葉溼露重”的詩意來;更不能有“霧緲鎖靈臺,驚疑入蓬萊”的幻覺……今年的春聯,曹哥的紅宣是用不上了,兒子想吃“獨一味”的涼皮和肉夾饃也不能和店家的九歲孫子走後門了!那菲菲妹子每天“跳舞走,唱歌走”的嬉笑聲更不會聽到,西鄰梅梅喊兒子回家的聲音也將隨風而散遠……

  從今天開始將適應一種新的生活,農耕文化在兒子身上已不再延續,從此將邁入城市門,是福?是禍?不得而知……但願生活更加美好,唯願所有的人活地更幸福安康!

  作者| 王新榮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